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水泥等建材企業順應時勢穩妥“走出去”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06-03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中國建材報
核心提示:要實現發展的目標,需要企業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創新創造,不斷總結經驗教訓,理性邁出每一步。大企業在這方面,更是責無旁貸,要主動擔當使命。當然,也需要更多的企業一起合作,需要更多的企業家參與,在探路過程中,發揮各自的動力、實力和魄力,通過大家共同努力,形成綜合優勢,來構筑行業“走出去”發展的未來。我們期待,有更多的建材企業積極參與到“一帶一路”戰略的實踐中,順應時勢穩妥“走出去”,在推動國家經濟發展的同時,擔當起建材行業的歷史責任,進一步提升建材行業的價值。

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迅速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共同的感受是,這一戰略的實施為我國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給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打開了新的空間,顯示出了中國人的智慧、胸懷和大國的責任風范。一國的發展與別國的發展緊緊聯系在一起,實現共享共贏,這也完全符合時代的潮流。


那么,“一帶一路”戰略對我國建材行業來說,會產生哪些影響呢?建材行業又該如何順應歷史發展的潮流,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開拓思路,更新理念,深度轉型,開辟行業發展的嶄新局面呢?業內諸多人士都對此十分關心和關注,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長宋志平接受記者訪談時的分析和思考,對我們認識和理解這些問題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機遇與動力


對建材行業來說,“一帶一路”戰略是一次重大的歷史性機遇,也為建材行業加快國際化進程提供了最佳的舞臺。當下,正值建材行業處于比較困難的調整轉型時期,業內諸多企業家、領導和專家學者都對“一帶一路”戰略給建材行業帶來哪些影響表達了自己的意見,進行了積極樂觀的評價、解讀和展望,這些積極信號無疑讓行業轉型中的企業感受到了巨大的鼓舞和前進的動力。


春風又綠江南岸。利好的信息如春風一般吹來,建材行業沐浴著新的政策陽光,在市場競爭中更加充滿活力。


事實也正是如此,盡管產能過剩加重,盡管市場還在回落,盡管行業經濟效益還在下滑,但是,行業發展的信心并沒有動搖,筆者近期參與企業調研活動,與業內企業家、專家和領導有過不少交流與溝通,得到的都是冷靜客觀有信心的聲音和態度,更多的業內人士認為,只要把握好規律,進行科學調整,我們就一定能夠走出這片沼澤,度過暫時的嚴寒季節。


目前,我國建材主要產品中,水泥、玻璃、陶瓷等作為傳統建材的代表,產量都已是世界第一,產能過剩早已成為共識。如果利用好“一帶一路”建設的契機,可以一定程度上有效化解過剩。在“一帶一路”涉及到的區域內,水泥企業可以盯住高鐵、公路、港口建設項目,玻璃和陶瓷可以盯住當地配套的基礎設施和城鎮開發建設項目,“走出去”合作建企業是傳統建材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一個出路,既可以化解產能、資本過剩的問題,也可以發揮我國在建材產業技術和設備制造的優勢,實現一舉多得。


“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涉及范圍地域跨度周期等都是前所未有的。如何抓住這個機遇,專家們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議,首先是要冷靜思考,認清形勢,找準自己的定位和方向,其次是要練好功夫,把自己的事情做精細、做到極致,能夠適應外部建設市場的各種需求。特別是,技術要升級,產品要換代,流通要渠道,模式要創新。專家說,一個有思想、有智慧,也有了充分轉型升級的建材行業,才可以在“一帶一路”的建設中淘到更多金子,實現自己持續發展的夢想。


探索與實踐


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長宋志平談到,“一帶一路”建設,是國家對全球國際合作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全新探索,也是我國企業“走出去”的劃時代戰略。這樣的認識高度,是制定行業企業下一步發展方略的重要前提,是探尋發展道路的重要條件,是凝聚文化、積淀歷史的重要基礎。宋總的這些分析體現出了建材行業面對新機遇求得更好發展的自信和智謀。比如,經過30多年的發展,我國建材行業在水泥、玻璃、陶瓷和新型建材等基礎原材料領域的成套技術和大型裝備都是世界一流的。中國建材超薄玻璃生產線,已經生產出世界最薄的0.2毫米超薄電子玻璃。最新研制的智能化生產線在山東運行,水泥生產實現了控制室無人值守。還有,央企在國際化方面已經邁出了實質性的步伐,獲得了多國基礎建設項目建設的成功經驗。特別是中國建材集團已深深扎根在“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在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巴基斯坦、印尼、沙特、孟加拉、埃及等國建設了幾十條水泥、玻璃和新材料生產線。在新型建材、新型房屋、T700碳纖維、工業機器人等方面都有自己領先世界的技術和產品,品牌建設也在國際上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還有,成熟的電子商務平臺,以互聯網技術支持裝備和產品“走出去”。還有,積極創新國際化新路徑,如何認識和遵循國際化的基本原則,如標準化、法治化等都有了自己的實踐。中國建材還從賣裝備轉向了“國際產能合作”的實踐探索,開辟了“走出去”的創新模式。以上等等,諸多改革創新亮點頻頻閃現,不一而足。作為建材行業的龍頭老大,中國建材集團已經在改革創新發展的道路上邁出了步伐,進行了積極而富有成效的探索,成為行業企業的榜樣和典范,同時,也給我國的建材行業爭得了世界的榮耀與繁華,讓國人引以為豪。


期待與展望


機遇在前面,我們積極面對,但是,困難和矛盾遠比我們想像得要復雜得多。如何變機遇為現實利益,還需要我們付出巨大長期的努力。對此,業內人士也有清醒的認識和準備。


宋志平董事長也是如此,在給行業鼓勁的同時,告訴大家,其實我們面臨的困難還是蠻多的,不能掉以輕心,需要理性分析,用心做好每一件具體的事情,要徹底扭轉建材行業經濟運行中的不利局面,尚需大家共同付出心血和智慧,充分發揮行業優勢,用好硬實力,用好軟實力,還要用好巧實力,把我們的智慧發揮到極致。還提出要順應規律,把握行業發展大勢,主動轉型調整,善于發現和用好各種資源條件。宋志平是資本運作的高手,推動了行業大規模聯合重組,在中國水泥發展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而今天,他又進一步提出,要積極探索新的融資模式和組織模式,借助國家金融政策的力量,形成產業鏈縱向聯合、企業間橫向協作、政府引導推動、市場配置資源協調發展的新格局。


從央企的社會責任出發,宋總認為,建材行業雖然有技術和裝備的優勢,在“一帶一路”戰略推進的過程中,既要參與到位,又不能不負責任地把“過剩文化”輸送到國外去。中國企業“走出去”,最成功的標志,應當是有序健康,為走出國帶去實惠,帶去中華文明。所以,國內企業要加強橫向協作,統一布局,共進共贏。目前,中國建材、中國中材、海螺集團等不少國內大企業“走出去”中,都做出了很好的業績,但將來如何持續地走好走成功,的確還需要企業之間的配合,也需要政府的協調。


所以,“一帶一路”戰略是建材行業“走出去”的大好機遇,同時,也是對建材行業的一次大考。在這場大考面前,需要集中行業整體的智慧,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與安排,想方設法,減小風險,化解矛盾,克服困難,探索行業持續發展的路徑。


要實現發展的目標,需要企業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創新創造,不斷總結經驗教訓,理性邁出每一步。大企業在這方面,更是責無旁貸,要主動擔當使命。當然,也需要更多的企業一起合作,需要更多的企業家參與,在探路過程中,發揮各自的動力、實力和魄力,通過大家共同努力,形成綜合優勢,來構筑行業“走出去”發展的未來。


我們期待,有更多的建材企業積極參與到“一帶一路”戰略的實踐中,順應時勢穩妥“走出去”,在推動國家經濟發展的同時,擔當起建材行業的歷史責任,進一步提升建材行業的價值。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丰县| 岑溪市| 额尔古纳市| 土默特左旗| 司法| 辽中县| 星座| 鹰潭市| 惠安县| 马边| 泰安市| 南召县| 巴彦淖尔市| 遂宁市| 赣榆县| 新泰市| 正宁县| 鲁山县| 浮梁县| 平南县| 巨野县| 濮阳县| 周至县| 昌邑市| 莆田市| 郑州市| 青浦区| 潼南县| 象山县| 大悟县| 凤冈县| 安图县| 昌江| 白河县| 昂仁县| 石城县| 怀宁县| 永泰县| 河间市| 会同县| 锦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