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主導的亞投行接近正式成立之時,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5月21日表示,日本將在未來五年與亞洲開發銀行攜手實現總額約為1100億美元的基礎設施投資。
安倍在東京出席“亞洲未來”國際交流會議上向亞洲各國提出了上述倡議。“從長遠看,希望在亞洲擴展高質量的基礎設施。”他表示“在亞洲每年有超過100萬億日元(合8300億美元)的旺盛基礎設施需求,而且“需要質量,也需要數量”。
1100億美元的額度比日本此前對未來五年投資與貸款的規劃增加了約30%。這些投資將來自于三個渠道:日本與亞行攜手擴大貸款額度至約530億美元,其國際協力機構(JICA)將日元貸款等總額提高到約335億美元;而國際協力銀行(JBIC)將向官民一體方式的基建業務貸款或出資,總額達約220億美元。
日本媒體普遍解讀認為,安倍此舉旨在對抗中國主導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雖然他沒有直接提及中國,但明顯意在言外。安倍在演講中稱,亞洲不再需要“廉價劣質”,也不應該讓“政府部門的過度經濟活動排擠私營部門的多元化主意”。他還稱“亞洲不應該創造劣幣驅逐良幣的市場”,日本媒體分析稱他所指的“劣幣”是指仿冒產品。
日本的新表態恰恰出現在亞投行進入關鍵階段的時候。 5月20日起,57個亞投行創始成員國正在新加坡舉行為期三天的閉門會議。各國代表磋商包括出資比例、投票權、理事席位在內的具體問題,這也被視為亞投行正式成立之前最重要的會議。
目前日本對亞投行的態度依然是“謹慎地考慮是否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