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房地產行業蓬勃發展,商品混凝土得以迅速推廣,而百余城市禁止混凝土現場攪拌使預拌混凝土進入了高速發展時期。但因預拌混凝土質量不良導致的建筑工程壽命過早終結,將造成當前和未來一系列嚴重的社會和環境問題。2月3日,記者就此問題專訪了政協武漢市十二屆委員、武漢市技術質量監督局稽查局副局長詹濱。
“預拌混凝土產品質量是決定建筑工程壽命的主要因素,”詹濱對預拌混凝土質量不良憂心忡忡,“建筑工程壽命過早終結,不僅浪費大量資源,增加環境負荷,還將消耗大量能源,加劇環境污染,產生大量難以處理的建筑垃圾。”
詹濱表示,目前,武漢市預拌混凝土攪拌站近200家,生產能力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有所不同,設計最大生產能力達到80萬立方米每年。其中有些企業為了追逐利潤,不顧質量,搞“陰陽配比”。
所謂陰陽配比,顧名思義,就是陽配合比和陰配合比,前者是對外公開的、提供給施工企業的混凝土配合比,一般水泥用量較高;后者是隱蔽的實際生產用的混凝土配合比,一般水泥用量較少,以價格較低的礦粉偷工減料、摻雜使假、以次充好等制售偽劣預拌混凝土產品的違法行為。
針對上述情況,詹濱建議,首先要明確主體監督責任,加強對預拌混凝土攪拌站的質量監管;其次加大對預拌混凝土依法依規的抽樣檢測頻次,并向社會公布;第三加強對預拌混凝土投料成分比例的監控;最后加強施工過程中的預拌混凝土質量驗收的監管。
針對上述情況,詹濱建議,首先要明確主體監督責任,加強對預拌混凝土攪拌站的質量監管;其次加大對預拌混凝土依法依規的抽樣檢測頻次,并向社會公布;第三加強對預拌混凝土投料成分比例的監控;最后加強施工過程中的預拌混凝土質量驗收的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