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北戰略”有所收縮,華北市場是公司擴張重點。公司已經公告在建及擬建的15 條5000T/D 生產線,其中有4 條是在河北地區(唐山豐潤3 條、三友1 條)、5 條是在山西地區(聞喜1 條,保德、大同各2條),而且據我們從唐山市政府了解,公司在唐山地區還有一些生產線在審報(如灤縣二期1 條5000T/D 生產線),可以判斷,公司的“三北戰略”有所收縮,未來公司產能擴張的重點將放在華北地區。
河北、山西將是公司未來最有潛力的市場。
公司豐潤本部及三友公司的噸水泥凈利潤僅為15-20 元/噸,而內蒙古為50 多元/噸、陜西為30 多元/噸、東北為20 多元/噸、河北欒縣也在30 多元/噸,可見公司豐潤本部及三友公司的盈利能力明顯低于其它地區。我們認為未來隨著區域供求大幅改善,這兩個區域盈利將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一方面,曹妃甸、濱海開發區及南堡大油田等項目都將大幅拉動水泥需求,這些項目都在公司水泥的運輸半徑之內,公司將占據區位優勢,目前曹妃甸95%的水泥都是由公司供應;另一方面,根據我們對唐山水泥行業的調研來看(詳見《唐山水泥行業調研:落后產能淘汰如火如荼》),由于政府嚴把“等量淘汰”關,使得唐山地區新增水泥產能相對有限,而落后淘汰與官員政績掛鉤以及《水泥新標準》實施都將使得落后產能加速退出市場,我們預計“十一五”期間唐山水泥產能增長僅為7%左右。
山西作為我國主要的煤炭基地,2006 年水泥需求約為2160 萬噸,但山西省內水泥市場整合還處于初始階段,省內大型水泥企業尚未形成,省內比較大的水泥企業如獅頭股份目前的產能也就200 萬噸左右,目前國內主要水泥龍頭在全國其他省市基本都已布局,應該說公司率先進入山西市場,將在山西搶占有利據點,并在未來競爭及市場整合上占據先機。
產能擴張、水泥價格上漲及余熱發電推動公司業績快速增長。
從產能擴張來看,公司在建及擬建熟料生產線為15 條(具體情況及投產時間如表1),根據建設進程及產能發揮節奏,我們預計公司08-10 年的水泥銷量分別為2400 萬噸、3500 萬噸及4600 萬噸,銷量增長率分別為34.2%、45.8%、31.4%。
在新建產能增速相對合理及落后產能淘汰加速的背景下,我們認為水泥行業供需向好趨勢未改,公司的水泥價格也仍將穩步上漲。從08 年情況來看,在供需持續好轉的背景下,公司08 年以來華北地區水泥價格同比已經上漲30 元/噸(含稅),其它區域基本也都上漲15-20 元/噸(含稅),公司近日各大區域水泥價格再度上調,其中華北地區水泥價格上調30 元/噸(含稅),除陜西地區價格不調外,其它區域也都上調20 元/噸(含稅)。根據我們對唐山豐潤區的灰劍水泥調研情況來看,冀東水泥給他們的熟料價格已經從280 元/噸(含稅)上調到310 元/噸(含稅)。
公司原來的三套余熱發電機組(豐潤本部2 套及灤縣1 套)需要補燃,07 年發電量在3.4 億度左右,合計節約成本2340 萬元左右(補燃余熱發電節約成本僅為7 分/度左右),由于純低溫余熱則可節約成本0.22 元/度,公司目前正將這3 套機組技改成純低溫余熱,此外還有多套純低溫余熱發電機組在建(具體情況如表2),我們預計公司08-10 年發電量為5.7 億度、10.9 億度、11.8 億度(具體情況還得跟蹤生產線建設情況進行調整),節約成本分別為1.25 億元、2.40 億元、2.60 億元。
供求關系好轉背景下,成本上漲因素可以轉嫁。根據我們水泥行業08年二季度策略報告的觀點:“我們認為在水泥行業供求關系持續好轉的背景下,成本上漲因素是可以轉嫁的。”冀東水泥08 年的情況基本符合我們的判斷,從冀東水泥河北區域的情況來看,盡管煤價從470-480元/噸(含稅)上漲到570-580 元/噸(含稅),煤價上漲了約100 元/噸(含稅),但其實河北水泥價格上調30 元/噸(含稅)已經完全覆蓋成本上漲仍有10 多元富余,更何況近日公司水泥再度上調,我們仍認為投資者仍不用擔心成本上漲對企業效益的影響。
奧運期間北京停止施工對公司影響不大。北京將于7 月底至9 月底將停止建筑施工兩個月,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水泥需求,但據我們了解,期間河北所有的立窯水泥停止生產,新型干法窯則可繼續生產,水泥供給也將有所減少,我們認為對新型干法企業的影響不大。
公司成為北方水泥霸主的演變過程。2008 年1 月唐山市政府與中材集團簽署合作協議,原則同意中材集團或其上市公司采用直接增資的方式對冀東水泥集團實現控股;中材集團承諾用三年時間,投入資金不少于130 億元,使冀東集團的水泥產能達到1.3 億噸。據了解目前仍處于對冀東集團的資產審計及評估階段,中材集團真正實現對冀東集團控股尚需時日,不過種種跡象表明未來以冀東水泥作為其水泥資產整合平臺的可能性在加大,屆時公司將成為名副其實的北方水泥霸主。
同業競爭導致整合不可避免。我們知道冀東水泥目前已經進軍山西、湖南市場,而中材旗下的賽馬實業也將在山西建線,而中材水泥在湖南已有布局,未來中材集團旗下的水泥資產將面臨同業競爭,我們認為其旗下的水泥資產整合不可避免。
冀東水泥資金實力最大支撐8000 萬噸產能。根據我們對冀東目前在建及擬建生產線的統計,這些生產線全部投產后其水泥產能約為6000 萬噸左右,這已經是公司資金實力所能支撐的投資能力(已經考慮本次定向增發30 億進賬),當然如果考慮期間利潤的滾存,最樂觀的情況也就是2010 年達到8000 萬噸的產能水平。
1.3 億噸水泥產能規劃該如何實現?中材集團對冀東的產能規劃是到1.3 億噸,而冀東水泥自身最大只能支撐8000 萬噸產能,我們從相關材料得知,中材集團對天山股份及中材水泥“十一五”末期的產能規劃是在3000 萬噸以上,對賽馬實業的產能規劃是1500 萬噸,如果把以上幾部水泥產能累加基本等于1.3 億噸。我們認為以中材集團投入130 億元可能包括部分水泥資產的作價,這樣既達到水泥資產的整合,也解決了130 億資金的來源。
維持公司“推薦”評級。我們維持公司08 -10 年EPS 分別為0.69 元、1.17 元、1.54 元的預測,如果考慮2.5 億A 股增發的攤薄,則公司08-10年EPS 分別為0.54 元、0.93 元、1.22 元,目標價位25 元,維持公司“推薦”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