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從鋼纖維的增強機理、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增韌機理、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力學性能等方面闡述了鋼纖維對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增強機理,以達到提高 RPC的高力學性能和耐久性的目的。
[關鍵詞] 活性粉末混凝土,耐久性,力學性能,增強機理
0 引言
科學技術進步的同時也帶動了混凝土材料性能的改善?;钚苑勰┗炷?nbsp;(Reactive Powder
Concrete,RPC) 是繼高強、高性能混凝土面世之后研制成功的又一種高強度、高韌性、低空隙率和高耐久性的超高性能混凝土 。它是根據最大密實性原理,剔除粗骨料,采用最大粒徑為 630 μm 的細砂為骨料,由水泥、磨細石英粉、硅灰和高效減水劑并輔以適當的養護制度而制成的,活性組分粒徑在 0.1 μm~1 μm之間。根據組分、養護方法和成型條件的不同,可以制成抗壓強度分別為200 MPa,800 MPa左右的RPC,分別簡稱為 RPC200 和 RPC800。RPC 結合了鋼材的高強度、高韌性和傳統混凝土抗火、抗腐蝕性強的優點于一體。目前,它的應用已經進入到橋梁與路面工程、建筑工程、水利工程、特種結構多個領域。RPC可以有效地減小結構自重,在具有相同抗彎能力的前提下,RPC結構的重量僅為鋼筋混凝土結構的 1/2~1/3,幾乎與鋼結構相近。與普通混凝土相比,RPC具有較高抗拉強度和由抗拉強度決定的較高抗剪強度。
表 1 給出了兩種活性粉末混凝土與高強混凝土力學性能比較。由此可以看出,RPC在性能上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