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技術 » 百家爭鳴 » 正文

舊瀝青路面再生實用技術亟待推廣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8-09-22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交通部公路科學研究院
核心提示:舊瀝青路面再生實用技術亟待推廣
  在舊瀝青路面的翻建工程中,傳統的施工方法有兩種:一是直接罩面,二是將破壞的面層剝除。直接罩面方法雖然成本低、施工簡單且無污染,但是隨著鋪蓋層數的增多必然會引起路面抬高,影響周圍環境。目前普遍采用的是剝除破舊面層的方法,但是該方法產生的廢料不僅難以處置,污染環境,而且對瀝青和石料資源也是一種極大的浪費。上個世紀70年代發展起來的舊瀝青路面再生利用技術,正是要解決這一問題,它因節約材料、降低造價以及減少環境污染的優勢而備受人們關注。 

  根據我們承擔的國家西部課題(200431800002)研究結果,瀝青路面再生利用可以顯著降低工程造價,與鋪筑全新瀝青路面比,其中廠拌熱再生瀝青路面可降低造價二三成,廠拌冷再生瀝青路面可降低造價約四成,就地熱再生瀝青路面可降低近一半造價。因此,瀝青路面再生利用應該成為我國公路建設可持續發展和保護生態環境的戰略手段。 

  我國瀝青再生技術發展相對緩慢

  從歐美等發達國家瀝青路面再生利用技術研究發展的狀況來(中國再生瀝青網)看,這些國家都特別重視再生技術實用性的研究。在再生劑的開發及實際工程應用中各種挖掘、銑刨、破碎等機械設備的研制方面他們都取得了很大成績,并逐步形成一套比較完善的再生實用技術,達到了規范化和標準化的程度。國外研究人員在再生劑的再生效果、再生瀝青混合料的路面性能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數據,為瀝青路面再生技術的推廣奠定了基礎。 

  我國對瀝青路面材料的再生利用研究相對較晚,在早期曾利用過廢舊瀝青來修路,一般只用于輕交通道路、人行道或道路墊層。1983年建設部下達了“廢舊瀝青混合料再生利用”的研究項目,由上海市政工程研究所牽頭,組織相關單位進行專題研究。當時的主攻方向是把渣油路面加適當的輕油軟化,代替常規瀝青混合料。1991年6月發布的《熱拌再生瀝青路面施工及驗收規程CJJ43-91》,提出了再生瀝青混合料所用的礦料、瀝青的品質和混合料的技術要求,這些要求主要針對中、輕交通道路。對原路面性能評價、再生劑的選擇、施工工藝等方面闡述較少,不能很好地指導施工。 
再生技術節能環保意義重大

  我國從上世紀80年代的中后期開始進行大規模的公路建設,由于人力、物力的不足,再加上當時對瀝青再生技術的重視不夠,使得我國此項研究基本處于停滯狀態。近年來,我國公路建設飛速發展,在上世紀90年代以后建成的高速公路陸續進入大、中修期,大量的翻挖、銑刨瀝青混合料被廢棄,一方面造成環境污染,另一方面對于我國這種優質瀝青極為匱乏的國家來說是一種資源的浪費。大量開采石料會導致森林植被破壞、水土流失等嚴重的生態環境破壞。按照瀝青路面的設計壽命(15年至20年),從現在起,每年約有12%的瀝青路面需要翻修,舊瀝青廢棄量每年將達到220萬噸之多,如能加以利用,每年可節約材料費約4億元。10年以后,瀝青路面的大、中修產生的舊瀝青混合料將達到1000萬噸,屆時通過再生利用每年可節約材料費約16億元。因此,瀝青路面再生技術的研究,對保護生態環境以及對我國公路建設都有非常大的意義。 

  瀝青路面再生技術推廣應用亟待解決的問題與建議如下:

  盡早出臺相關政策,保障廢舊瀝青路面得以有效再生利用。鋪筑再生瀝青路面工序多、工藝復雜,再生設備初期投資大,沒有政策支持,很多單位擔心其長遠利益得不到保障,不愿主動采用再生技術。 

  盡早出臺瀝青路面再生利用設計施工規范與驗收評定標準等,便于推廣應用。主要是在現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有組織地對該技術進行全面的、系統的整理加工。并進行必要的試驗驗證,使該項技術達到規范和標準化,用以指導全國的道路養護工程建設項目。 

  廣泛開展高等級公路再生瀝青路面路用性能研究。今后瀝青路面再生技術主要應用于高等級公路的瀝青路面,其路用性能研究刻不容緩,以保證其長遠有效利用。 
隨著全社會對環境保護、資源保護以及節約型社會認識的不斷提高,隨著瀝青路面再生應用技術的不斷發展完善和標準規范的出臺,符合循環經濟模式的瀝青路面再生技術將在以后的公路建設、養護工程中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
 
 
[ 技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房山区| 方正县| 苍溪县| 武冈市| 喀什市| 湄潭县| 垣曲县| 富宁县| 定兴县| 留坝县| 昆山市| 永春县| 若尔盖县| 谷城县| 教育| 营口市| 洪江市| 沿河| 普宁市| 东辽县| 杂多县| 揭东县| 浦东新区| 色达县| 密山市| 普宁市| 游戏| 呼伦贝尔市| 新竹县| 玛曲县| 梁山县| 锡林郭勒盟| 岑溪市| 涪陵区| 皋兰县| 油尖旺区| 沂源县| 东安县| 合阳县| 徐闻县| 怀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