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技術 » 應用技術 » 正文

強夯技術在高速公路路基施工中的應用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8-11-18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傅克云 涂國金
核心提示:強夯技術在高速公路路基施工中的應用
  摘要:結合實際闡述了強夯技術在昌金高速公路路基施工中的應用。 

  關鍵詞:強夯影響深度 濕陷性黃土 路基 壓實度 
   
  當前,全國高速公路建設方興未艾,投入在逐步加大。由于高速公路建設要求高、工期短、點多面廣范圍大,在施工中需要不斷創新,運用新技術、新工藝成為必然。近年來,強夯路基技術在逐漸推廣使用,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強夯分為主夯、副夯和滿夯三個階段,是改變深層土體結構的動力方法,其原理是:將很重的錘(一般為10-20T)起吊到一定的高度(一般應大于10m小于15m,個別情況最大高度可達20m),后自由落下,使其很大的勢能轉變成沖擊能即勢能,按下式計算E=m×h(t·m),W=E×10KNm,其中E-勢能,m-錘質量(t),h-自由落體提升高度(m)。這種勢能轉換為沖擊能,同時產生巨大的沖擊波和沖擊力。如此反復沖擊地面,使深層濕陷黃土的結構產生裂隙,便結構破壞,孔隙變小,水份從孔道被強行擠壓出去,減少壓實土的含水量,增加土的密度,達到處理濕陷黃土的目的。 

  滬昆高速公路昌金段全長168Km,因地質各異,在部分路段路基施工中采用了強夯技術。在B4-3標(哈爾濱華龍交通建設有限公司)承建的路基中有一段(K503+020-K505+500)土質為濕陷性黃土,經批準,同意采用強夯技術處理。其工作的主要內容如下: 
   
  一、夯實機具的選擇 
   
  因該段路基的濕陷性黃土較深一般3-6m,因此要求影響深度應為6m以上。其影響深度按下式計算: 
  H=a·w·h 
  式中H-加固影響深度(m) 
  W-錘重(KN)=噸·l0(KN/T) 
  H-落距(m) 
  A-系數取0.35 
  依上式反推, 
  設H=6m,W·h=2938×78KN·m. 
  當影響深度為5m時,W·h為2000KN·m. 
  由此可知,如2OT錘下落高度為15m方能滿足影響深度為6m時的要求,但落距一般不得小于6m,通常為10-15m,顯然10T錘不能滿足6m影響深度要求。加固深度為4.5m時,落距2Om,10T錘同樣不能滿足設計要求,因此,該路基段要求夯錘自重為20T,落距在6-15m方能滿足要求。 
   
  二、試驗段開工報告 
   
  1.試驗段開工報告按分項工報告要求報監理工程師審批; 
  2.試驗段長度一般選50-100m為宜; 
  3.編制夯點布置圖,測量放樣要求確保設計要求的夯擊影響面積; 
  4.試驗段應認真清表,清除草根樹根等雜物及建筑垃圾等,使地基表面平整,要求用平地機推平,壓路機碾壓1-2遍,陡坎部位應能為布置下強夯點為準,填前強夯必須滿足設計面積; 
  5.試驗前,應調查施工段的周圍有存在建筑物、構造物、地下設施高壓電線、電纜、供水管線等; 
  6.布設主夯點和副夯點,錘底傾斜度應小于30°,否則填土整平; 
  7.布設水準基點,基點要求應設在強夯線路影響范圍外30m以外,基準個數應確保夯點沉降的觀測路線小于60m,最大80m。最好用混凝土灌注,深度不小于50cm。夯擊點高程觀測要求精確到1毫米; 
  8.試驗段度夯要求相關參數 
  (1)夯擊能的大小(KN·m); 
  (2)夯擊點間距,依設計; 
  (3)夯擊次數; 
  (4)相鄰兩遍夯擊間的間隔時間(一般應大于2小時); 
  (5)夯擊寬度及影響范圍; 
  (6)夯擊深度及影響范圍; 
  (7)總沉降量和最后二擊,一擊沉降量,通過試驗段求得a最小夯擊間距,b兩遍間的間隔時間,c確認設計規定的夯擊遍數能否滿足沉降量及壓實度要求。 
  9.總沉降量 
  (1)在強夯前通過推平、碾壓、放樣后,確認每一個夯擊點的夯前標高,確認該試驗段夯前標高。 
  (2)經過主夯、副夯、滿夯后,除測定夯點沉降量外,還須用平地機整平,橫縱坡與夯前相同,壓路機靜壓一遍后,檢測各夯擊點的沉降量及路基的總沉降量。 
  10.壓實度檢測 
  (1)要求在強夯前,試驗檢測試驗段:土的顆粒分析、液限、縮限、濕陷性黃土類別,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度,必要時還要測定CBR值,及時測定試驗段的當天含水量。 
  (2)在強夯前,在測定段內選必要的壓實度觀測點,應測定1m,0.5m,夯后經碾壓后的三個層位壓實度。 
  11.確認夯擊效果 
  (1)依據圖紙已經給定的濕陷性黃土最大沉降量,與實測路基試驗段總沉降量相比較是否相符。 
  (2)確認各層壓實度夯前、夯后對比。 
   
  三、強夯地基質量 
   
  該段路基經過強夯處治,經檢測,壓實度達到93%已基本能滿足設計要求及規范要求。 
   
  四、結束語 
   
  強夯技術是一門新技術,通過強夯能改變深層土體結構,增大土的密度,達到處理不良土的目的,從而保證路基壓實度。 
   
  參考文獻: 

  [1]《公路路基設計規范》JTG D30-2004. 

  [2]《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JTJ033-95. 
 
 
[ 技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部县| 呈贡县| 靖安县| 勃利县| 青铜峡市| 朝阳县| 东莞市| 缙云县| 柞水县| 本溪市| 社旗县| 浦县| 庆城县| 台中市| 塘沽区| 准格尔旗| 英德市| 福州市| 临朐县| 吉安市| 泌阳县| 嘉善县| 辽中县| 陈巴尔虎旗| 印江| 扶风县| 绥德县| 习水县| 华阴市| 金川县| 灌阳县| 马鞍山市| 西贡区| 隆安县| 洛阳市| 固阳县| 乌什县| 河池市| 苏尼特右旗| 顺平县| 耿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