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施工工藝簡單,施工質量比較容易得到保證。本文對水下不分散混凝土進行了介紹,強調了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攪拌的技術要求,對水下不分散混凝土與普通混凝土的特點進行了對比,進一步論述了了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施工方法,提出了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澆灌時的注意事項以及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質量檢驗。
關鍵詞:水下混凝土 施工 對比應用
一、引言
二00七年七月,我應邀參加了丹東市沿江開發區的護岸工程的建設工作,在其所承擔的工程中大部分基礎工程處于水下,混凝土的澆筑質量難以得到保證,工程造價造價也偏高。經研究決定采用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施工工藝,這種工藝施工簡單,施工質量比較容易得到保證,造價大大降低。
二、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簡介
1.水下不分教混凝土
它不用隔斷水與混凝土,在混凝土中摻入絮凝劑后而直接水中施工。絮凝劑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或丙烯系列的水溶性高分子物質,有粘稠作用,即使在水中自由落下,也很少出現水洗作用引起的材料分散現象。
2.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攪拌
每次攪拌水下不分散混凝土都必須準確計量各種材料,絮凝劑的用量更應嚴格計量。要制得均勻的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就得按適當的方法和一定順序投入各種材料,攪拌至均勻狀態。如果材料投入方法和順序不當,或者攪拌機性能不好,攪拌不充分,都會造成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分布不均勻,達不到要求。所以一般采用強制式攪拌機進行攪拌,攪拌時間須保證3分鐘以上。只有這樣才能使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性能。
3.水下不分散混凝土與普通混凝土的對比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與普通混凝土相比具有五個特點:
(1)抗分散性,即使受到水洗作用,水泥與骨料仍難以分散;
(2)粘稠,富于塑性,具有優良的自流平性及填充性;
(3)很少產生泌水或泛漿;
(4)凝結性,采用纖維素系列絮凝劑的混凝土緩凝,采用丙烯系列絮凝劑的混凝土其凝結時間不變;
(5)混凝土泵送阻力增大。
三、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施工方法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可在水下任意施工,可在水中自落施工、自行流平、自動密實,同時對施工水域很少污染,可用于一切水下工程,特別適用于一般混凝土無法施工的水下工程,如護岸、水下構筑物的防腐、海堤、橋梁等搶險救災工程以及禁止污染水質的水下混凝土工程,及水下大面積無施工縫工程和必須水中自落澆灌的拋石灌漿工程。采用水下混凝土不僅受水沖刷材料不分散,而且能在水下形成優質、均勻的混凝土,施工方法簡單,能縮短工期。施工中常用的澆灌方法如下:
1.導管法:混凝土導管必須不透水,并且有能使混凝土順滑流下的管徑尺寸,在澆灌中必須使導管始終充滿混凝土,混凝土導管系統由混凝土的裝料漏斗及混凝土下流的導管構成。
2.泵壓法:混凝土泵的輸送管必須不透水且在澆灌中始終充滿混凝土。采用該方法法可以將混凝土輸送管直接敷設在水中,從陸地或水上的混凝土泵將混凝土直接壓送澆注。應注意,當混凝土泵開始工作時,如輸送管內有水,即使少量的水也會降低混凝土的質量。防止這種情況發生的具體方法如下:
A.在泵送混凝土之前,一般在輸送管內先泵送水下不分散砂漿;
B.在泵管內投入海棉球;
C.在泵管的出口處先安裝活門,在輸送管沒入水之前,先在水面以上將管內充滿混凝土,關上活門再沉放到即定位置。
3.開底容器法:開底容器必須裝有在澆注混凝土時易于開啟的底,澆注的時候將容器輕放水下,待混凝土排出后,將該容器緩緩地提出,開底容器在不妨礙施工的情況下,宜盡量采用大容量的容器,底的形狀以水下不分散混凝土能順利流出為佳,一般多采用錐形底,方形或圓柱形的料罐。
4.其它方法:在保證施工質量,減輕澆注部位周圍水質污染同時,也可采用混凝土攪拌車或攪拌船的輸送帶進行直接澆注等。
四、在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澆灌時的注意事項
1.混凝土在水中自由落下時,須對水中自由落差進行嚴格的管理,如管理不嚴就會造成混凝土質量的下降及出現水質污染。
2.對澆灌中的混凝土流動面的形狀,混凝土的擴展狀態及填充狀態進行檢查。
3.檢查澆灌完的混凝土上表面是否平坦,并且各個角度是否確實澆灌到設計尺寸位置。
4.為檢查混凝土是否按照計劃進行澆注,在澆完后須及時對混凝土澆灌量進行復查。
五、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實地應用
1.工程概況
沿江開發區的口岸貿易區Ⅰ、Ⅱ、Ⅲ區的護岸需要改造。現已進行施工,護岸施工大都在海拔0.50至1.00m左右。基礎部分全在水下,工期緊,施工難度大,如果用傳統的施工工藝,不僅造價極高,而且不能按期完工。經研究及考察后決定采用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工藝。根據資料及現場實地堪測。鴨綠江水流速為0.3—0.5m/s,混凝土流失有限,不影響施工質量,對江水無污染。
2.施工條件及方法
先打0.8至1.2m高小圍堰,施工過程中要求挖好一段,施工一段,防止潮水作用引起稀泥回流。施工處基礎深1.5m左右,淤泥深70cm以上。采用強制式混凝土攪拌機,干拌時間不少于一分鐘,濕拌時間三分鐘以上。澆灌的方法采用導管法,在深水施工時(水深50cm以上),導管應插入水中,使導管底部和澆注面高差不大于50cm,導管在腳手架上隨時移動。由導管下落的不分散混凝土在工作面自然流平。漏斗的移動距離要根據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塌落度來決定,用導管法澆注,混凝土塌落度應控制在18至20cm,混凝土流動范圍可達1.5m左右,漏斗移動不大于1.5m。水深小于0.5m時,可采用溜槽法直接澆灌混凝土。
3.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質量檢驗
(1)塌落度的測定同普通混凝土的測定方法;
(2)試塊的制作:將試模置于0.5m深水的容器中,尺寸為150×150毫米,將拌好的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分成幾份,從水面緩埋倒入試模中,投入前后保持水深0.5m。
工程結束后,經技術經濟指標分析:對沿江開發區口岸貿易區二百米護岸來說,工期提前十五天,每延長米造價節省三千二百元,共節省資金六十四萬元,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這種施工工藝在沿江開發區口岸貿易區的后期工程中得到廣泛采用,是一項值得在所有水下工程中廣泛應用的有經濟價值的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