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技術 » 應用技術 » 正文

淺析我國建筑垃圾處理的現狀及思考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8-06-23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中國涂料人
核心提示:淺析我國建筑垃圾處理的現狀及思考
  1、引言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中建筑垃圾的產生和排出數量也在快速增長。人們在享受城市文明同時,也在遭受城市垃圾所帶來的煩惱,其中建筑垃圾就占有相當大的比例,約占垃圾總量的30%~40%,據有關資料介紹,經對磚混結構、全現澆結構和框架結構等建筑的施工材料損耗的粗略統計,在每萬m2建筑的施工過程中,僅建筑廢渣就會產生500~600t。若按此測算,我國每年僅施工建設所產生和排出的建筑廢渣就超過1億t,加上建筑裝修、拆遷、建材工業所產生的建筑垃圾數量將達數億t。因此如何處理和利用越來越多的建筑垃圾,已經成為各級政府部門和建筑垃圾產出處理單位所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

  2、我國建筑垃圾處理的現狀 

  2.1當前我國建筑垃圾綜合利用率不高,處理方式落后

  建筑垃圾大多為固體廢棄物,一般是在建設過程中或舊建筑物維修、拆除過程中產生的。不同結構類型的建筑所產生的垃圾各種成分的含量雖有所不同,但其基本組成是一致的,主要由土、渣土、散落的砂漿和混凝土、剔鑿產生的磚石和混凝土碎塊、打樁截下的鋼筋混凝土樁頭、金屬、竹木材、裝飾裝修產生的廢料、各種包裝材料和其它廢棄物等組成。

  有資料表明,建筑廢料的回收率英國為48%(其中高級利用占6%);日本為65%(其中高級利用占50%),是回收利用較好的國家;新加坡為63%;中國香港地區為80%;中國臺灣地區50%;我國建筑廢料的回收利用率較低,絕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經任何處理,便被施工單位運往郊外或鄉村,采用露天堆放或填埋的方式進行處理,耗用大量的征用土地費、垃圾清運等建設經費,同時,清運和堆放過程中的遺撒和粉塵、灰砂飛揚等問題又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

  2.2建筑垃圾處理費難以堵住浪費的源頭

  我國于1995年通過了《城市固體垃圾處理法》,要求產生垃圾的部門必須交納垃圾處理費。但種收費方法,并不能從根本上堵住建筑垃圾的源頭,而且沒有涉及到建筑垃圾的資源化再生利用問題。專家認為,在我國對建筑垃圾資源化再生的重要性有所認識,并且具有一定物質基礎的條件下,應當加快制定出臺相關法律規范的進程。 

  2.3相關的法律法規不完善

  我國對建筑垃圾的資源化再生的重要性雖已有所認識,但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國家還沒有建立完善的相關法律法規,禁止填埋可利用的建筑垃圾,規定建筑垃圾必須進行分類收集和存放。凡利用垃圾生產出的材料和產品, 國家應在稅收政策上給予優惠。

  3、對策與思考

  3.1加快建筑垃圾處理和利用的科研工作。

  科學技術研究工作是建筑垃圾資源化的基礎, 沒有合適的技術保證, 建筑垃圾的資源化就無從談起。建筑垃圾的再生技術在國外很成熟, 但在我國卻是薄弱環節。科研工作主要應該包括以下方面:(1)建筑垃圾綜合利用的分選技術創新與設備研發。據報道,上海筑路機械設備有限公司研制出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城市建筑垃圾處理再利用成套設備。它能將建筑垃圾中堅硬的混凝土和鋼筋“咬碎”,并進行分類、篩選。(2)建筑垃圾減量化的綜合措施。要大量減少建筑垃圾,必須優化建筑設計,保證建筑物的質量和耐久性,同時加強建筑施工的組織和管理。(3)回填材料的研究。研究回填材料的組成、結構與性能以及對周圍環境的影響。(4)采用循環再生骨料開發綠色建材。循環再生骨料不僅可以用在建材制品方面,還可以代替天然砂石用在鋼筋混凝土結構工程中,對這些材料的具體生產技術應該立項加以專門研究。

  3.2加快完善立法和監督執法工作

  要建立完善的相關法律法規,禁止填埋可利用的建筑垃圾,規定建筑垃圾必須進行分類收集和存放。凡利用垃圾生產出的材料和產品, 國家應在稅收政策上給予優惠。,同時一旦頒布建筑垃圾資源化的法律,就應該嚴格監督執法,做到令行禁止,有法必依,違法必究。

  3.3 必須堅持走循環之路

  建筑垃圾的回收和循環再利用不僅能夠保護環境,降低對環境的影響,而且若采用科學管理和有效措施將其減量化和再利用,還可以節省大量的建設資金和資源。建筑垃圾中的許多廢棄物經分揀、剔除或粉碎后,大多是可以作為再生資源重新利用的。如廢鋼筋、廢鐵絲、廢電線和各種廢鋼配件等金屬,經分揀、集中、重新回爐后,可以再加工制造成各種規格的鋼材;廢竹木材則可以用于制造人造木材;磚、石、混凝土等廢料經破碎后,可以代砂,用于砌筑砂漿、抹灰砂漿、打混凝土墊層等,還可以用于制作砌塊、鋪道磚、花格磚等建材制品。從而實現由傳統的建筑原料———建筑物———建筑垃圾向建筑原料———建筑物———建筑垃圾———再生原料的循環模式的轉變。

  對建筑垃圾的回收和循環再利用要借鑒國外對建筑垃圾處理的成功經驗,采用科學手段,使其具有再生資源功能。

  參考文獻:

  1、夏天 建筑垃圾規模再生渴望扶持 

  2、李悅 北京建筑垃圾綜合利用之路 《大眾都市報》2005.7

  3、子琦 建筑垃圾循環利用的新契機 金羊網 2005.6.

  4、陸凱安 我國建筑垃圾的現狀與綜合利用 《 施工技術》
 
 
[ 技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辽市| 承德县| 西吉县| 韶关市| 玉屏| 竹山县| 尚志市| 光山县| 长治市| 宝清县| 定远县| 桂阳县| 且末县| 娄烦县| 西城区| 通州区| 米脂县| 黄山市| 嘉义市| 龙江县| 拜城县| 台湾省| 安宁市| 阿图什市| 太原市| 曲靖市| 白银市| 荃湾区| 北海市| 永修县| 湘潭县| 建宁县| 万荣县| 乐山市| 青田县| 仲巴县| 安远县| 辽阳县| 沁阳市| 满城县| 宜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