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水率:> 15% ,含氣量:( 3. 5 ~ 4 ) % ,延緩時間: 3h ,堿含量:小于 3% ,抗凍融: 300 次以上,防收縮、防彎拉、耐久性、密實性要求較高,摻量: C × 1.0% ,此混凝土外加劑是用在飛機跑道上,混凝土層厚 2 2 ㎝。
機場水泥混凝土道面由于具有強度高、穩定性好、使用壽命長、維護費用少等優點,已成為我國機場道面結構的主要形式。然而,由于水泥混凝土是一種非勻質脆性材料,如在施工中處理不當,經常會導致水泥混凝土道面出現一些早期損壞,譬如邊角破損、表面網狀、條狀或環狀裂紋、板體斷裂等。這些早期質量問題我們稱之為水泥混凝土施工的質量通病。因此,總結、研究和解決這一問題,對保證機場水泥混凝土道面質量,延長道面使用壽命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 水泥混凝土道面施工常見質量通病及原因分析
1 、邊角損壞
邊角損壞是指道面板的邊、角部位混凝土斷裂、剝落。邊角損壞產生的主要原因為:
a )水泥混凝土板澆筑振搗時,在模板四周、邊角漏振或振搗不實,造成邊角強度不足;
b )混合料振搗密實后糾正脹縫板位置,使板邊混凝土受損;
c )切縫過早,打掉邊角混凝土;
d )假縫切割時不到頭,混凝土從切縫處收縮斷開時將角部混凝土拉裂;
e )澆筑“填倉”混凝土過早,先筑混凝土板邊被機具破壞;
f )拆模碰壞混凝土板的邊角;
g )拆模后,邊角養護得不到保證。
2 、“龜裂”
“龜裂”主要指混凝土道面表面呈現碎小的六角形裂紋或網狀裂紋,深約 0.5 ~ 5mm ,常在水泥混凝土初凝期間出現。產生“龜裂”的原因主要有:
a )施工時刮風或氣溫較高,或覆蓋養護不及時,使混凝土表面在澆筑成型或凝固初期失水過快,產生急劇的體積收縮,而此時混凝土強度較低,在收縮應力作用下,導致網狀開裂;
b )混凝土在拌制時水灰比過大,模板墊層過于干燥,吸水大;
c )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水泥用量過大或砂率過大;
d )外加劑使用不當或摻量過大,使混凝土由于重力作用產生離析而出現裂紋;
e )違犯操作規程,另外拌制水泥砂漿罩面。
3 、表面條狀或環狀裂紋
道面混凝土表面條狀或環狀裂紋,一般深約 3 ~ 5mm ,產生在混凝土澆筑成型 1 ~ 2 d 內。其產生的主要原因為:
a )表面混合料水灰比不均勻,局部水灰比偏高;
b )攤鋪不均勻,局部粗集料或細集料過于集中;
c )拉毛結束后,局部混凝土繼續泌水,形成水囊;
d )養護前期局部灑水不到或受到曝曬。這些因素都會導致混凝土表面局部產生不均勻收縮,出現條狀或環狀裂紋。
4 、板體斷裂
道面混凝土板斷裂主要出現在縱向連續澆筑的時候,裂縫一般平行于橫向縮縫,呈波紋狀。產生板體斷裂的原因主要為:
a )連續澆筑時,切縫不及時,混凝土在凝結硬化過程中收縮斷裂;
b )混凝土澆筑時中斷施工時間較長,后又接著鋪筑,在結合部位出現不均勻收縮斷裂;
c )澆筑時同一斷面上由于水灰比差異較大,引起的不均勻收縮斷裂;
d )舊道面“蓋被”施工時的反射裂縫;
e )道面基層為剛性或半剛性,由于地基沉陷或溫差影響已裂縫,加之基層施工表面不平整、不光滑,混凝土板自由伸縮受到約束,此基層上鋪筑的混凝土易在基層裂縫處斷裂;
f )澆筑“填倉”時,在先筑混凝土板假縫已斷通部位,由于溫度應力使混凝土產生收縮位移,對剛澆筑成型的混凝土產生拉應力,致使新澆混凝土在此部位斷裂。
二、預防措施
1 、混凝土板邊角破損的預防措施
根據水泥混凝土道面邊角破損的原因分析,為防止邊角破損現象的發生,在施工中可采取以下預防措施:
a )施工時,邊角部位一定要振搗密實、均勻,不漏振,以保證邊角強度。
b )連續澆筑中需設脹縫時,脹縫板應采用特制的安設架安放,振搗時,在縫的兩側同時振搗。需糾正脹縫板位置時,應振實已松動的混合料。嚴禁脹縫部位出現頂板現象。
c )施工中應掌握好切縫時機。
d )假縫要切到頭,如因模板不能切到位,應在拆模后及時補切。
e )填倉宜寧晚勿早,施工縫盡可能設置在脹縫部位。
f )拆模不能過早,不能硬撬、硬砸,按操作規程要求拆模。
g )拆模后注意邊角部位的保濕養護,并注意保護不承重、受壓等。
2 、防止“龜裂”的措施
針對施工中可能產生“龜裂”的原因,為防止其出現,在施工可采取以下一些預防措施:
a )配制混凝土時應嚴格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選擇合適的粗集料和砂率;
b )拌和混凝土混合料時,加適當的外加劑,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降低水分蒸發速度和減少混凝土的收縮值;
c )澆筑混凝土道面時,將基層和模板澆水濕透,避免吸收混凝土中的水分;
d )避開刮風和午間高溫時澆筑混凝土;
e )若施工時突遇刮風,來不及做面,應設置防風屏障、并加蓋養護棚,盡快處理混凝土表面;
f )混凝土澆筑成型后,手按沒有明顯印痕,應及時覆蓋養護;
g )養護期間要始終保持混凝土表面濕潤,尤其前三天,混凝土表面不能漏蓋養護、干燥發白;
h )嚴格施工操作規程,禁止另制砂漿罩面、找平表面局部凹坑處。
3 、預防表面條狀、環狀裂紋的措施
a )嚴格控制水灰比,避免混凝土不均勻泌水及混合料離析,不得用細集料填補表面坑處。
b )第一遍木抹抹面后,待混凝土充分泌水再進行下道抹面作業,避免拉毛結束時局部仍出現泌水現象。
c )局部出現泌水現象,可在混凝土初凝后、終凝前,進行二次抹壓,以提高混凝土抗拉強度,減少收縮量。
d )采用真空吸水工藝施工。當采用真空脫水處理,抽水率達到 15 %時,混凝土的含水量就會明顯減少,真空吸水混凝土表層水灰比可從 0.59 降到 0.40 。因此,上部面層的抗壓強度得到顯著提高,同時,收縮減小,避免表層裂紋的出現。
e )保證前期養護質量。
4 、板體斷裂的預防措施
機場水泥混凝土道面板體斷裂直接影響著道面的外觀、使用性能以及經濟性,因此防止混凝土板體斷裂就顯得尤為重要。在施工中可采取以下預防措施:
a )及時切縫。上午澆筑的混凝土,當施工氣溫較高時,應在當天晚上最低氣溫到來之前,將假縫切完。如果來不及全部切,應每隔 10 ~ 15m 切一條縫,減少混凝土的收縮間距。
b )炎熱季節施工,可用夜間施工措施,尤其是舊道面“蓋被”施工,夜間施工措施結合舊道面灑水降溫可有效地避免反射裂縫的出現。
c )舊道面直接“蓋被”式施工,新舊道面應按設計要求嚴格對縫;“蓋被”前應用合適的預罩面修補技術修補所有原舊道面中可發現的任何類型的破損,然后再澆混凝土 , 并做好保溫養護。
d )澆筑填倉時,在先筑混凝土假縫已經斷通的部位用兩層油氈隔離,或在此部位設施工縫。
e )混凝土澆筑因意外原因中斷時間較長時,應在接縫位置處設置施工縫,不允許在板的其它位置繼續往前澆筑。
f )嚴格檢查基層施工質量,驗收不合格者不進行面層施工,嚴禁在石灰土基層中有過火石灰的存在。
g )在半剛性基層上鋪混凝土前,在基層上先鋪找平層,經檢驗合格后方可鋪筑混凝土。
h )嚴格控制水灰比,保證混合料拌和均勻。
機場水泥混凝土道面由于具有強度高、穩定性好、使用壽命長、維護費用少等優點,已成為我國機場道面結構的主要形式。然而,由于水泥混凝土是一種非勻質脆性材料,如在施工中處理不當,經常會導致水泥混凝土道面出現一些早期損壞,譬如邊角破損、表面網狀、條狀或環狀裂紋、板體斷裂等。這些早期質量問題我們稱之為水泥混凝土施工的質量通病。因此,總結、研究和解決這一問題,對保證機場水泥混凝土道面質量,延長道面使用壽命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 水泥混凝土道面施工常見質量通病及原因分析
1 、邊角損壞
邊角損壞是指道面板的邊、角部位混凝土斷裂、剝落。邊角損壞產生的主要原因為:
a )水泥混凝土板澆筑振搗時,在模板四周、邊角漏振或振搗不實,造成邊角強度不足;
b )混合料振搗密實后糾正脹縫板位置,使板邊混凝土受損;
c )切縫過早,打掉邊角混凝土;
d )假縫切割時不到頭,混凝土從切縫處收縮斷開時將角部混凝土拉裂;
e )澆筑“填倉”混凝土過早,先筑混凝土板邊被機具破壞;
f )拆模碰壞混凝土板的邊角;
g )拆模后,邊角養護得不到保證。
2 、“龜裂”
“龜裂”主要指混凝土道面表面呈現碎小的六角形裂紋或網狀裂紋,深約 0.5 ~ 5mm ,常在水泥混凝土初凝期間出現。產生“龜裂”的原因主要有:
a )施工時刮風或氣溫較高,或覆蓋養護不及時,使混凝土表面在澆筑成型或凝固初期失水過快,產生急劇的體積收縮,而此時混凝土強度較低,在收縮應力作用下,導致網狀開裂;
b )混凝土在拌制時水灰比過大,模板墊層過于干燥,吸水大;
c )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水泥用量過大或砂率過大;
d )外加劑使用不當或摻量過大,使混凝土由于重力作用產生離析而出現裂紋;
e )違犯操作規程,另外拌制水泥砂漿罩面。
3 、表面條狀或環狀裂紋
道面混凝土表面條狀或環狀裂紋,一般深約 3 ~ 5mm ,產生在混凝土澆筑成型 1 ~ 2 d 內。其產生的主要原因為:
a )表面混合料水灰比不均勻,局部水灰比偏高;
b )攤鋪不均勻,局部粗集料或細集料過于集中;
c )拉毛結束后,局部混凝土繼續泌水,形成水囊;
d )養護前期局部灑水不到或受到曝曬。這些因素都會導致混凝土表面局部產生不均勻收縮,出現條狀或環狀裂紋。
4 、板體斷裂
道面混凝土板斷裂主要出現在縱向連續澆筑的時候,裂縫一般平行于橫向縮縫,呈波紋狀。產生板體斷裂的原因主要為:
a )連續澆筑時,切縫不及時,混凝土在凝結硬化過程中收縮斷裂;
b )混凝土澆筑時中斷施工時間較長,后又接著鋪筑,在結合部位出現不均勻收縮斷裂;
c )澆筑時同一斷面上由于水灰比差異較大,引起的不均勻收縮斷裂;
d )舊道面“蓋被”施工時的反射裂縫;
e )道面基層為剛性或半剛性,由于地基沉陷或溫差影響已裂縫,加之基層施工表面不平整、不光滑,混凝土板自由伸縮受到約束,此基層上鋪筑的混凝土易在基層裂縫處斷裂;
f )澆筑“填倉”時,在先筑混凝土板假縫已斷通部位,由于溫度應力使混凝土產生收縮位移,對剛澆筑成型的混凝土產生拉應力,致使新澆混凝土在此部位斷裂。
二、預防措施
1 、混凝土板邊角破損的預防措施
根據水泥混凝土道面邊角破損的原因分析,為防止邊角破損現象的發生,在施工中可采取以下預防措施:
a )施工時,邊角部位一定要振搗密實、均勻,不漏振,以保證邊角強度。
b )連續澆筑中需設脹縫時,脹縫板應采用特制的安設架安放,振搗時,在縫的兩側同時振搗。需糾正脹縫板位置時,應振實已松動的混合料。嚴禁脹縫部位出現頂板現象。
c )施工中應掌握好切縫時機。
d )假縫要切到頭,如因模板不能切到位,應在拆模后及時補切。
e )填倉宜寧晚勿早,施工縫盡可能設置在脹縫部位。
f )拆模不能過早,不能硬撬、硬砸,按操作規程要求拆模。
g )拆模后注意邊角部位的保濕養護,并注意保護不承重、受壓等。
2 、防止“龜裂”的措施
針對施工中可能產生“龜裂”的原因,為防止其出現,在施工可采取以下一些預防措施:
a )配制混凝土時應嚴格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選擇合適的粗集料和砂率;
b )拌和混凝土混合料時,加適當的外加劑,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降低水分蒸發速度和減少混凝土的收縮值;
c )澆筑混凝土道面時,將基層和模板澆水濕透,避免吸收混凝土中的水分;
d )避開刮風和午間高溫時澆筑混凝土;
e )若施工時突遇刮風,來不及做面,應設置防風屏障、并加蓋養護棚,盡快處理混凝土表面;
f )混凝土澆筑成型后,手按沒有明顯印痕,應及時覆蓋養護;
g )養護期間要始終保持混凝土表面濕潤,尤其前三天,混凝土表面不能漏蓋養護、干燥發白;
h )嚴格施工操作規程,禁止另制砂漿罩面、找平表面局部凹坑處。
3 、預防表面條狀、環狀裂紋的措施
a )嚴格控制水灰比,避免混凝土不均勻泌水及混合料離析,不得用細集料填補表面坑處。
b )第一遍木抹抹面后,待混凝土充分泌水再進行下道抹面作業,避免拉毛結束時局部仍出現泌水現象。
c )局部出現泌水現象,可在混凝土初凝后、終凝前,進行二次抹壓,以提高混凝土抗拉強度,減少收縮量。
d )采用真空吸水工藝施工。當采用真空脫水處理,抽水率達到 15 %時,混凝土的含水量就會明顯減少,真空吸水混凝土表層水灰比可從 0.59 降到 0.40 。因此,上部面層的抗壓強度得到顯著提高,同時,收縮減小,避免表層裂紋的出現。
e )保證前期養護質量。
4 、板體斷裂的預防措施
機場水泥混凝土道面板體斷裂直接影響著道面的外觀、使用性能以及經濟性,因此防止混凝土板體斷裂就顯得尤為重要。在施工中可采取以下預防措施:
a )及時切縫。上午澆筑的混凝土,當施工氣溫較高時,應在當天晚上最低氣溫到來之前,將假縫切完。如果來不及全部切,應每隔 10 ~ 15m 切一條縫,減少混凝土的收縮間距。
b )炎熱季節施工,可用夜間施工措施,尤其是舊道面“蓋被”施工,夜間施工措施結合舊道面灑水降溫可有效地避免反射裂縫的出現。
c )舊道面直接“蓋被”式施工,新舊道面應按設計要求嚴格對縫;“蓋被”前應用合適的預罩面修補技術修補所有原舊道面中可發現的任何類型的破損,然后再澆混凝土 , 并做好保溫養護。
d )澆筑填倉時,在先筑混凝土假縫已經斷通的部位用兩層油氈隔離,或在此部位設施工縫。
e )混凝土澆筑因意外原因中斷時間較長時,應在接縫位置處設置施工縫,不允許在板的其它位置繼續往前澆筑。
f )嚴格檢查基層施工質量,驗收不合格者不進行面層施工,嚴禁在石灰土基層中有過火石灰的存在。
g )在半剛性基層上鋪混凝土前,在基層上先鋪找平層,經檢驗合格后方可鋪筑混凝土。
h )嚴格控制水灰比,保證混合料拌和均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