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鎂類膨脹劑
氧化鎂系膨脹劑主要是通過氧化鎂水化生成氫氧化鎂結晶(水鎂石)而產生膨脹,體積可增加94.0~123.8%:
MgO + H2O → Mg(OH)2
由于石灰石中含有MgCO3,硅酸鹽水泥熟料是經過1450℃左右煅燒而成,因而其中含有2%-4%方鎂石(MgO),這種MgO水化成Mg(OH)2的過程十分緩慢,過量的高溫煅燒MgO會產生后期膨脹,導致混凝土結構破壞,因而,國內外水泥標準規定水泥熟料中MgO≤4.5%。也就是說,水泥中經過高溫煅燒的MgO是有害成分。
然而,1000℃以下煅燒的輕質MgO則較易水化,MgO水化生成Mg(OH)2時體積增大94.1%~123.8%。
因此,氧化鎂類膨脹劑一般是在800~900℃溫度下煅燒的白云石,再經過磨細制得的。按水泥重量5%-9%摻加到混凝土中后,能夠得到符合要求的膨脹性能。白云石煅燒制度、氧化鎂的粒度以及養護條件等對這種膨脹劑的膨脹率等性能影響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