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水泥混凝土里摻入適量的橡膠顆粒,可有效改善水泥混凝土的韌性、抗沖擊性能,此外,這種摻入橡膠的水泥混凝土還具有輕質、模量低和吸收噪聲的特點。水泥砂漿是混凝土的基礎,其與混凝土在組成上的差別僅在于不含粗骨料,文章以水泥膠砂強度試驗為基礎,用橡膠顆粒部分等體積替代砂,測定橡膠水泥砂漿的流動度、試件的密度、一定齡期的強度、荷載-撓度曲線,研究不同粒徑的橡膠顆粒、不同橡膠摻量對水泥砂漿的密度、流動度、抗折和抗壓強度、變形性能的影響,為橡膠在水泥混凝土中的研究和應用奠定基礎。試驗結果表明:橡膠微粒的摻入可以顯著降低水泥砂漿的密度,密度的變化主要受橡膠密度的影響,受橡膠粒徑的影響不大;適量的摻入橡膠,可以提高水泥砂漿的流動度,但摻量過大,水泥砂漿的流動度反而減小,粘聚性和保水性變差;橡膠微粒的摻入,會明顯降低水泥砂漿的抗折和抗壓強度,但可以有效提高水泥砂漿的韌性,橡膠微粒對抗壓強度的影響大于抗折強度。
關鍵詞:橡膠;水泥砂漿;性能;試驗研究
隨著汽車工業的迅猛發展,每年都會產生大量的廢舊橡膠輪胎。如何處理日益增加的廢舊橡膠,已成為一個全球共同關注的問題。目前處理廢舊橡膠的方式主要有填埋、焚燒和回收利用,橡膠不易降解,填埋對環境的污染較大;焚燒會污染大氣;回收利用,既可以減少環境污染,又能節約資源。將廢舊橡膠粉碎成微粒摻加到水泥砂漿中,既可以消化利用廢舊橡膠,減少環境污染,又能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此外,砂漿與混凝土在組成上的差別僅在于不含粗骨料,有關砂漿的工作性、強度、收縮等的基本規律同樣適用于混凝土。研究橡膠水泥砂漿,可以為橡膠在水泥混凝土中的應用奠定基礎。
1 試驗材料和試驗配合比設計
橡膠水泥砂漿試驗使用安徽寧國水泥廠生產的PO42.5,橡膠為浙江綠環環橡膠粉體工程有限公司生產,砂為普通中沙,水用普通自來水,配合比設計參照《水泥膠砂強度檢驗方法(ISO法)》(GB/T 17671-1999)規定,以普通水泥膠砂的配合比為基準,橡膠以等體積替代砂的方式摻入,摻量分別為10%、30%、50%、70%、90%,測定流動度,成型試件,按標準條件養護5天后測定試件的質量、抗折強度和抗壓強度,配合比設計和測試結果見表1-1。
注:基準為基準水泥砂漿,R1、R3、R4分別為摻加橡膠粒徑為5~8目、8~12目、12~16目的橡膠水泥砂漿。
2 試驗結果
2.1 密度
橡膠水泥砂漿的密度變化見圖2-1,從圖中可以看出,不同粒徑的橡膠微粒配出的橡膠水泥砂漿的密度差易不大,其密度隨橡膠摻量的增大呈線性下降趨勢,相關性較好。這是由于橡膠的密度較砂的小,橡膠等體積替代砂時,成型的橡膠砂漿密度比基準砂漿的小,且橡膠摻量越大,密度降低越多。
2.2 流動度
從圖2-2可以看出:隨著橡膠摻量的增大,不同粒徑的橡膠砂漿的流動度都先增大后減小,當摻量在20~30%之間時達到最大。相同摻量下,粗橡膠顆粒配制的砂漿流動性比細顆粒的好,5~8目的橡膠砂漿流動性最好,8~12目的次之,12~16目最小。試驗過程中觀察到,當橡膠摻量達到70%以上時,橡膠砂漿的粘聚性變差,粒徑比較大的橡膠微粒的影響尤其明顯,可以看到大顆粒的橡膠外露。對于5~8目的橡膠微粒,摻量小于80%時可以提高砂漿的流動性,當摻量超過80%時橡膠砂漿的流動性比基準砂漿小;對于8~12目的橡膠,當摻量小于70%時,與基準水泥砂漿相比,有增大流動度的效果,體積摻量為20%左右達到最大,流動性最好,粘聚性和保水性也比較好;12~16目的橡膠則在摻量小于60%時可以提高砂漿的流動性。試驗結果表明,摻加適當的橡膠可以提高砂漿的工作性
2.3 強度
試驗使用AEC-201型水泥強度試驗機,測試結果如圖2-3~4所示。從圖2-3可以看出,隨著橡膠摻量的增大,抗折強度下降很快,橡膠摻量在10%時其抗折強度下降不多,僅有10%左右的降低幅度,但當摻量達到30%、50%、70%、90%時,其抗折強度分別為基準砂漿的61%、47%、36%、27%左右。與抗折強度相比,抗壓強度隨橡膠摻量的增大,下降的速率更快,摻量分別為10%、30%、50%、70%、90%時的橡膠砂漿的抗壓強度分別只有基準砂漿的80%、43%、25%、14%、8%左右,下降幅度較抗折強度的大。隨著橡膠摻量的增大,橡膠水泥砂漿的壓折比逐漸降低,基準水泥砂漿的壓折比為5.3,而摻量為10%時為4.7,降低了11%,當摻量達到90%時降低了72%,僅為1.5,抗折和抗壓強度比較接近。
摻加橡膠后,水泥砂漿的抗折、抗壓強度均有所降低,且摻量越大降低越多,這可能是因為橡膠的模量低,變形能力強,摻入水泥砂漿之后承受荷載作用時變形較大,而水泥砂漿破壞時的極限應變較低,在橡膠沒有提供足夠拉力時水泥砂漿已經破壞,所以橡膠在里面提供的抗力十分有限。
從三種粒徑的橡膠砂漿測試結果對比可以看出,粒徑的變化對抗壓和抗折強度的影響不大。忽略橡膠粒徑的影響,在水灰比為0.5的情況下,橡膠水泥砂漿的抗折強度、抗壓強度和橡膠摻量的關系如式3-2和式3-3。
式中:Rf—橡膠砂漿抗折強度(MPa);
Rc—橡膠砂漿抗壓強度(MPa);
x —橡膠摻量(%);
2.4 變形性能
橡膠砂漿的變形性能用韌度表示,試驗參照混凝土彎拉強度測試方法的三分點加載模式,采用美國MTS系統公司生產的MTS材料測試儀測定小梁在集中力作用下的荷載-位移曲線。加載用位移控制,壓頭下降速率為 1mm/min。試驗使用5~8目的橡膠微粒,試驗結果見表2-1和圖2-5。
從表2-1可以看出,荷載-位移曲線面積隨橡膠摻量的增大逐漸增大,10%、30%、50%、70%、90%摻量的橡膠砂漿的基準砂漿的1.75、2.69、4.1、5.27、10.15倍,說明橡膠的加入能有效提高砂漿的韌度。從圖2-5和MTS的測試數據可以看出,橡膠砂漿在破壞前,除90%摻量的以外,荷載基本都隨位移的增大線性增大,而破壞后(即荷載達到峰值后)呈冪函數趨勢迅速減小。在曲線上升段,10%、30%、50%、70%摻量的橡膠砂漿的直線斜率分別為11.04、10.02、9.43、5.71、4.56,說明隨著橡膠摻量的增加,砂漿的模量逐漸降低。
試件的破壞模式除90%摻量的為彎剪破壞以外,其他的都為彎拉破壞,裂縫都產生在梁中彎拉區,并隨壓頭的下移逐漸向上發展,裂縫變寬,最后貫穿整個梁身而破壞。而90%摻量的小梁試件在加載過程中,裂縫雖然也首先出現在梁中彎拉區,但梁中初始裂縫并不隨荷載的增大向上發展,而是在彎拉區以外的荷載作用點和支座之間出現45°的斜裂縫,并隨壓頭的下移斜裂縫增多,裂縫加寬,直至破壞。
3 結語
1)橡膠微粒的摻入,可以顯著降低水泥砂漿的密度,密度的變化主要受橡膠密度和摻量的影響,受橡膠粒徑的影響不大;2)摻入一定量的橡膠,可以提高水泥砂漿的流動度,但摻量過大,水泥砂漿的流動度反而減小,粘聚性和保水性變差;3)摻入橡膠微粒后,誰能砂漿的抗折和抗壓強度下降,且抗壓強度的降幅大于抗折強度;4)橡膠微粒的摻入,可以降低水泥砂漿的模量,提高其韌性,且摻量越大效果越明顯。
參考文獻
[1] GB 17671-1999, 水泥膠砂強度檢驗方法((ISO法)[S]
[2] GB.T2419-2005, 水泥膠砂流動度測定方法[S]
[3] 劉春生等. 橡膠細集料水泥砂漿基本性能研究[J]. 混凝土, 2005年第7期, p38~42
[4] 李悅等. 橡膠集料水泥砂漿和混凝土的性能研究[J]. 混凝土, 2006年第6期, p45~48
[5] 張亞梅. 橡膠改性水泥基材料的性能研究[D]. 東南大學, 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