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技術 » 外加劑技術 » 正文

三元共聚羧酸鹽高效減水劑的合成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6-09-04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轉自《山東建材》 2005年第4期  作者:劉巍青 徐 鵬
核心提示:三元共聚羧酸鹽高效減水劑的合成
  要:在水溶液體系中,以過硫酸鹽為引發劑,采用正交實驗分析法,研究了帶羧基、磺酸基、聚氧化乙烯鏈脂活性基團的摩爾數比及反應溫度、反應時間、引發劑的用量等因素對聚羧酸系減水劑性能的影響,得出了合成聚羧酸系減水劑的一種最佳配比和條件,產品性能的試驗結果表明,該減水劑具有優良的分散能力與流動保持性,水泥漿體黏聚性好。
 
關鍵詞: 聚羧酸系減水劑  正交試驗  合成
 
 
    減水劑是一類最常用、最重要的混凝土外加劑, 高性能減水劑除要求具有更高的減水效果外,還要求能控制混凝J二坍落度損失,能更好地解決混凝土的引氣、緩凝、泌水等問題, 目前,在眾多系列的減水劑中,具有梳形分了結構的聚羧酸類減水劑(polycarboxylic type water—reducer)具有分散性強,混凝 坍落度損火小等優越特性,是國內外化學外加劑研究與開發的熱點。
 
    本文采用過量的馬來酸酐與聚乙二醇部分脂化,得到聚乙二醇馬來酸脂,采用正交實驗分析法,研究了帶羧基、磺酸基、聚氧化乙烯鏈脂等活性基團的摩爾數比及反應溫度、反應時間、引發劑的用量等因素對聚羧酸系減水劑性能的影響,得出了合成聚羧酸系減水劑的一種最佳配比和反應條件,初步實驗表明,合成的產品具有優良的分敞能力與流動保持性,水泥漿體黏聚性好。
 
1 實驗部分
11 主要儀器與試劑
 
    甲基丙烯磺酸鈉,代號為MAS(工業級,淄博星之聯化工有限公司); 馬來酸酐,代號為MA (化學純,上海試劑總廠 三分廠);聚乙二醇400,代號為EG (天津大茂化學試劑供應站);電動攪拌機;KDM 型控溫電熱套。
 
12 試驗方法
121 脂的合成
 
    以甲基苯磺酸為催化劑,過量的馬水酸酐和聚乙二醇400摩爾比按3:1在110℃進行脂化反應3h,得脂化大分子混合物。
 
122 聚羧酸系減水劑的制備
 
    分別將上述脂化大分子混合物和甲基丙烯磺酸鈉按一定配比加入四口反應瓶中,用一定量的蒸餾水溶解,升高溫度至75℃, 滴加引發劑過硫酸鉀(30min),在90℃反應4h,反應結束, 用30% 氫氧化鈉溶液中和至pH為7,即得到聚羧酸高效減水劑。
 
123減水劑配比及合成條件正交試驗設計
 
    通過改變甲基丙烯磺酸鈉MAS和脂化大分子混合物的摩爾比、反應時問、引發劑用量及反應溫度,研究上述四個因素對產品性能影響的顯著性。每個兇素上選取三種水平,采用L9(34 )的正交試驗設計辦案,見表l。

124 紅外光譜分析
 
    取一定量的減水劑樣品,加入乙醇使聚合物沉淀與共存物質分離,用乙醇洗滌沉淀4~5次,真空干燥,用KBr壓片,掃描紅外吸收光譜圖。
 
125 凈漿流動度測試
 
    參照GB/T8077—2000《混凝土外加劑勻質性試驗方法》對所得產品進行凈漿流動度測試。
126 混凝土性能試驗
參照GB8076—1997 《混凝上外加劑》標準,對所得產品進行減水率測試。
 
127 減水劑固含量測定
 
    使用干燥恒重的稱量瓶,在分析天平上(萬分之一)準確稱取其空重,再取10g左右凈重的減水劑置于其內準確稱量后,放入恒溫干燥箱內,在105 ℃恒溫4h至恒重,冷卻后稱重得出固體的重量,計算出相應的固含量。
 
2 結果與討論
21 正交試驗結果與分析
 
    試驗主要檢測水泥凈漿流動度和60min流動度并以此對比分析各因素及水平的影響。實驗結果與分析見表2、表3,減水劑的固含量為30%,減水劑的摻量為減水劑占水泥重量的百分比(1.5%)。

    比較4個因素對減水劑性能的影響,可以看出極差最大是因素A(單體摩爾配比),其次是因素C(引發劑的用量),因素B(反應時間)和因素D(反應溫度)影響較小。
 
    甲基丙烯磺酸鈉的用量直接影響減水劑凝膠化趨勢, 用量增加有利于分散性提高,但超過一定量后,則對減水劑的影響不明顯。聚羧酸減水劑具有梳型分子結構,主鏈上連有許多強極性的離子性支鏈,SO 3H主要顯示高減水率,COOH主要顯示緩凝保坍作用,引入脂型側鏈,空間位阻作用增大,減水率提高,但過多側鏈由于大單體的反應活性變差,使主鏈變短,可能使減水劑在水泥顆粒表面的吸附力(錨固作用)不足,水泥拌合物的流動性損失較快。因此將羧酸基、磺酸基和一定長度的脂型側鏈按一定的規律組合在同一個大分子中即具有高減水率和良好的緩凝保坍作用。所以合成高效減水劑的最佳條件為單體摩爾比為6:1(即MAS:MA:EG=2:1:0.33),反應時間為4h,反應溫度90℃,引發劑為10%。
 
 
22 紅外光譜分析
 
    聚合物的紅外光譜如圖1所示,3450cm-1的寬帶吸收為OH伸縮振動,1730cm-1為脂鍵羰基的吸收峰,1592cm -1為COO-伸縮振動,1 175cm-1為磺酸基SO3-伸縮振動,1127cm-1 為C—O—C的伸縮振動,因此認為減水劑的分子上具有磺酸基、羧基、脂基、羥基等基團。
 
產品的可能結構為:
23 聚羧酸減水劑的分散性能
 
    由圖2可知,本文合成的聚羧酸系減水劑摻量為1% (固摻量0.3%)時,即具有良好的分散能力,保持凈漿流動度時間較長。
 
24 聚羧酸減水劑摻量與混凝土減水率
    在保持混凝土坍落度為(80±10)mm,改變減水劑加入量,測定減水率,結果如圖3所示,圖3表明合成的聚羧酸系減水劑具有較高的減水性,混凝土不離析泌水,但有引氣現象。
3 結論
 
    本文以馬來酸酐(M A )、甲基丙烯磺酸鈉(MAS)和聚乙二醇(EG))為單體接枝共聚合成減水
劑,并通過正交試驗分析,確定了單體的最佳摩爾配比為MAS:MA:EG=2:l:0.33、引發劑的用量10%、反應時間4h和反應溫度90℃。該產品帶羧基、磺酸基的組成比例對減水率影響顯著,增大磺酸基在結構中的物質的量比,有助于提高分散性能,引入脂型側鏈,有助于減水率提高,但過多側鏈使水泥拌合物的流動性損失較快。聚羧酸系減水劑摻量較低,具有高的減水率,并且混凝土不泌水。混凝土有少量氣泡,有待進一步改善。
 
 
[ 技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宁县| 含山县| 八宿县| 新和县| 炉霍县| 滕州市| 朔州市| 麻城市| 米林县| 寻甸| 安新县| 始兴县| 平昌县| 荔波县| 镇巴县| 宜都市| 临湘市| 肥城市| 舒城县| 博客| 贵南县| 林芝县| 无为县| 盐津县| 安龙县| 溆浦县| 嘉兴市| 万荣县| 宣威市| 泉州市| 太谷县| 西峡县| 锡林浩特市| 古蔺县| 浠水县| 凤庆县| 民县| 化隆| 富顺县| 启东市| 东乡族自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