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行業經過這些年的高速發展,一些地方混凝土市場產能已經嚴重過剩。激烈的無序競爭,造成不少混凝土企業虧損。如何在殘酷的市場環境下生存,是每個企業面臨的難題。我們在實踐中得出總結,外找市場,盤活資金,抱團取暖;內查成本,降低損耗,提高效益。下面筆者把曾經處理過的一些案例給大家參考預防,以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
案例一 偷油
油料作為混凝土企業最大的生產原料之一,相信各個企業都有發生過各種偷油的事件,方法眾多,每個企業都有專人管理重點應對,這里就不多說了。
案例二 偷材料
水泥、礦粉作為混凝土的主要材料之一,直接決定混凝土的成本價格。一些材料商為了利益最大化,有的會和混凝土公司材料過磅員相勾結,修改或虛開磅單。現在一些混凝土公司磅房實行智能化管理和監控后,過磅員難以做假,于是又出現新的方法,通常的作法是過磅時司機和業務員不下車,等下貨后空車過磅時都一起下車,這樣,按車上兩個人體重140公斤計算,每車要損失一兩百公斤水泥,按每月五萬方混凝土計算,要200多車水泥,每月要損失40多噸水泥,合計一萬多元錢。而我們曾經發現一個更讓人驚訝的巧妙方法,在觀察了很久以后才被一個老材料員悟出來。一個水泥罐車司機每次送水泥到公司時,卸完貨后都要去洗車放水,再來過空車磅,長期以來大家熟視無睹。突然一天有個過磅員醒悟了,報告給公司。原來,這種大型水泥罐車的水箱很大,一般都可以裝800到1200多公斤水,每次放完水后再過磅,公司就會損失800多公斤水泥,每個月損失就會數萬元,幾年下來也有幾十萬了。
案例三 偷換空車磅單
…………
點擊下載全文:警惕!混凝土企業的利潤就是這樣一點點消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