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商品混凝土的快速發展及水泥品種結構的變化,絕大多數商品混凝土都使用了42.5水泥,隨之而來的是減水劑和水泥的適應性問題越來越突出。但是水泥設備的大型化及水泥工藝技術的發展,致使混凝土中水泥的需水量與減水劑的減水效果形成矛盾、相互沖突。
第一,設備的大型化導致水泥的細度越來越細,比表面積越來越高,致使水泥需水量增加。第二,因為摻入過高的混合材,尤其是粉煤灰、爐渣之類的混合材,也會引起水泥需水量的增加,需水量的增加與減水劑的作用恰恰相反,會導致減水劑摻量增加,坍落度損失過大,嚴重時即使增加減水劑摻量也不能保證混凝土坍落度損失的減少。因此,如何提高水泥與減水劑的適應性,是水泥生產企業和攪拌站企業都要關注的問題。
減水劑消耗的因素有兩個方面。一,混合材種類。水泥混合材品種很多,水泥企業一般都是就地取材,這會極易采用到大需水量的混合材,影響水泥與減水劑的適性。二,水泥的細度和比表面積及顆粒成分。大型裝備的普及,使水泥更易磨細,企業為了發揮水泥強度,水泥細度和比表面積的控制指標最大化。結果是,水泥顆粒越細,比表面積越大,水泥顆粒組成中過細部分含量高,導致高需水量與減水劑的作用不適應。另外,相同細度的水泥如果顆粒級配不合理,過細水泥顆粒含量過高,也會影響水泥與減水劑的適應性。
.................
點擊下載全文:助磨劑能讓混凝土中的水泥與減水劑更加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