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多高性能減水劑中,具有梳形分子結構的聚羧酸系減水劑由于其具有減水率高,混凝土坍落度經時損失小,摻量低。等優點,已成為國內外外加劑研究與開發的熱點[1~3]。本文在總結現有聚羧酸系減水劑合成方法的基礎上,采用了一種新的合成途徑,試驗合成了一代號為NKY的聚羧酸系減水劑。
1 現有的合成方法
根據現在公開報道的文獻,可以把聚羧酸減水劑的合成方法簡單地歸結為兩類:一是先縮合后共聚;二是先共聚后縮合。
1.1 先縮合后共聚
所謂先縮合后聚合就是先將脂肪族羧酸單體,通常是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單體,與聚乙二醇醚進行縮合反應,在聚醚上引入活性雙鍵,縮合成分子量在200至3000之間的活性大單體,然后由該大單體與各種羧酸單體共聚而得。
T.Hirate等人網采用不同鏈長的甲氧基聚乙二醇醚與甲墓丙烯酸縮合,再由該大單體與甲基丙烯酸共聚而得一混凝土坍落度保持性很好的外加劑。M.Ki-noshitam等人先合成了甲基封端的聚氧乙烯丙烯酸酯,然后與丙烯酸鈉、烯丙基磺酸鈉在水溶液中共聚,制得水溶性共聚物,作為混凝土外加劑使用時,只需添加0.01%—0.2%,便可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提高了混凝土的強度。
清華大學的李崇智[3]則用過量的丙烯酸與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部分酯化,得到系列的聚乙二醇單丙烯酸酯,再與(甲基)丙烯酸及(甲基)丙烯磺酸鈉共聚,所合成減水劑的水泥凈漿流動度1h基本無變化。華東理工大學包志軍等的[6]合成方法如下:第一步在四口燒瓶中依次按配比加入聚乙二醇單甲醚、對苯二酚、對甲苯磺酸和甲基丙烯酸,加熱攪拌,并升溫至110~C,反應5h,得到大分子單體(MAMPEC);第二步同時滴加MAMPEG、丙烯酸和過硫酸銨水溶液經共聚反應后得成品,該產品在0.8%摻量,時的減水率達25.1%。國內的研究者大多采用此種方法。
....................
點擊下載全文:混凝土外加劑合成與復配技術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