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夏季,聚羧酸減水劑產品在高溫環境下,隨著糖類緩凝材料的加入等因素,極易發生腐敗變質,還會出現惡臭,導致聚羧酸減水劑產品性能下降,影響混凝土生產。本期特別策劃一期聚羧酸減水劑腐敗變質問題原因探究和解決方案,以饗讀者。也歡迎將你好的經驗分享到我們的微信平臺,共同促進行業進步和發展。
一、引起聚羧酸減水劑霉變因素的探討
(1)糖類緩凝劑的影響
在水泥混凝土中添加一定量的緩凝劑,可以延緩混凝土的凝結時間,使新拌的混凝土能在較長時間內保持其塑性,便于澆灌成型, 提高施工質量或降低水化熱,起到減少溫度應力所引起的裂縫,同時,可以減少水泥的用量。目前聚羧酸減水劑中主要使用的緩凝劑有:葡鈉、糖類、檸檬酸等。
葡萄糖酸鈉的生產方法主要有生物發酵法、電解氧化法以及多相催化氧化法等。在工業化生產上普遍采用黑曲霉發酵制取葡萄糖酸鈉,發酵結束后會產生大量的黑曲霉菌體殘渣,其濕重是葡萄糖酸溶液總量的2%~3%,發酵后產生的黑曲霉菌渣中含有大量的營養物質和多種有效成分。
因此,在葡萄糖酸鈉的生產中,若生產控制不嚴格,難免會有葡萄糖、黑曲霉的殘留, 霉變減水劑發黑就是由于不合格葡萄糖酸鈉產品中的黑曲霉所引起的。
…………
點擊下載全文:聚羧酸減水劑腐敗發臭的探究和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