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法規 » 行業標準 » 正文

輕混凝土(上)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6-01-31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中國混凝土網
核心提示:輕混凝土(上)

    輕混凝土是指表觀密度小于1950kg/m3的混凝土。可分為輕集料混凝土、多孔混凝土和無砂大孔混凝土三類。輕混凝土的主要特點為:

    1.表觀密度小。輕混凝土與普通混凝土相比,其表觀密度一般可減小1/4~3/4,使上部結構的自重明顯減輕,從而顯著地減少地基處理費用,并且可減小柱子的截面尺寸。又由于構件自重產生的恒載減小,因此可減少梁板的鋼筋用量。此外,還可降低材料運輸費用,加快施工進度。

    2.保溫性能良好。材料的表觀密度是決定其導熱系數的最主要因素,因此輕混凝土通常具有良好的保溫性能,降低建筑物使用能耗。

    3.耐火性能良好。輕混凝土具有保溫性能好、熱膨脹系數小等特點,遇火強度損失小,故特別適用于耐火等級要求高的高層建筑和工業建筑。

    4.力學性能良好。輕混凝土的彈性模量較小、受力變形較大,抗裂性較好,能有效吸收地震能,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故適用于有抗震要求的建筑。

    5.易于加工。輕混凝土中,尤其是多孔混凝土,易于打入釘子和進行鋸切加工。這對于施工中固定門窗框、安裝管道和電線等帶來很大方便。

    輕混凝土在主體結構的中應用尚不多,主要原因是價格較高。但是,若對建筑物進行綜合經濟分析,則可收到顯著的技術和經濟效益,尤其是考慮建筑物使用階段的節能效益,其技術經濟效益更佳。

    一、輕骨料混凝土

    用輕粗骨料、輕細骨料(或普通砂)和水泥配制而成的混凝土,其干表觀密度不大于1950kg/m3,稱為輕骨料混凝土。當粗細骨料均為輕骨料時,稱為全輕混凝土;當細骨料為普通砂時,稱砂輕混凝土。
   
    (一)輕骨料的種類及技術性質

    1.輕骨料的種類。凡是骨料粒徑為5mm以上,堆積密度小于1000kg/m3的輕質骨料,稱為輕粗骨料。粒徑小于5mm,堆積密度小于1200kg/m3的輕質骨料,稱為輕細骨料。

    輕骨料按來源不同分為三類:①天然輕骨料(如浮石、火山渣及輕砂等);②工業廢料輕骨料(如粉煤灰陶粒、膨脹礦渣、自燃煤矸石等);③人造輕骨料(如膨脹珍珠巖、頁巖陶粒、粘土陶粒等)。

    2.輕骨料的技術性質。輕骨料的技術性質主要有松堆密度、強度、顆粒級配和吸水率等,此外,還有耐久性、體積安定性、有害成分含量等。

  (1)松堆密度:輕骨料的表現密度直接影響所配制的輕骨料混凝土的表觀密度和性能,輕粗骨料按松堆密度劃分為8個等級: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kg/m3。輕砂的松堆密度為410~1200kg/m3。

    (2)強度:輕粗骨料的強度,通常采用“筒壓法”測定其筒壓強度。筒壓強度是間接反映輕骨料顆粒強度的一項指標,對相同品種的輕骨料,筒壓強度與堆積密度常呈線性關系。但筒壓強度不能反映輕骨料在混凝土中的真實強度,因此,技術規程中還規定采用強度標號來評定輕粗骨料的強度。“筒壓法”和強度標號測試方法可參考有關規范。

    (3)吸水率:輕骨料的吸水率一般都比普通砂石料大,因此將顯著影響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水灰比和強度的發展。在設計輕骨料混凝土配合比時,必須根據輕骨料的一小時吸水率計算附加用水量。國家標準中關于輕骨料一小時吸水率的規定是:輕砂和天然輕粗骨料吸水率不作規定,其他輕粗骨料的吸水率不應大于22%。

    (4)最大粒徑與顆粒級配:保溫及結構保溫輕骨料混凝土用的輕骨料,其最大粒徑不宜大于40mm。結構輕骨料混凝土的輕骨料不宜大于20mm。

    對輕粗骨料的級配要求,其自然級配的空隙率不應大于50%。輕砂的細度模數不宜大于4.0;大于5mm的篩余量不宜大于10%。

    (二)輕骨料混凝土的強度等級

    輕骨料混凝土按干表觀密度一般為800~1950kg/m3,共分為12個等級。強度等級按立方體抗壓強度標準值分為CL5.0、CL7.5、CL10、CL15、CL20、CL25、CL30、CL35、CL40、CL45、CL50等11個等級。

    按用途不同,輕骨料混凝土分為三類,其相應的強度等級和表觀密度要求見表4-26。

表4-26 輕骨料混凝土按用途分類
類別名稱
混凝土強度等級的合理范圍
混凝土表觀密度等級的合理范圍
用 途
保溫輕骨料混凝土
CL5.0
800
主要用于保溫的圍護結構或熱工構筑物
結構保溫輕骨料混凝土
CL5.0、CL7.5、CL10、CL15
800~1400
主要用于既承重又保溫的圍護結構
結構輕骨料混凝土
CL15、CL20、CL25、CL30、CL35、CL40、CL45、CL50
1400~1950
主要用于承重構件或構筑物

    輕骨料混凝土由于其輕骨料具有顆粒表觀密度小、總表面積大、易于吸水等特點,所以其拌合物適用的流動范圍比較窄,過大的流動性會使輕骨料上浮、離析;過小的流動性則會使搗實困難。流動性的大小主要取決于用水量,由于輕骨料吸水率大,因而其用水量的概念與普通混凝土略有區別。加入拌合物中的水量稱為總用水量,可分為兩部分,一部分被骨料吸收,其數量相當于1h的吸水量,這部分水稱為附加用水量,其余部分稱為凈用水量,使拌合物獲得要求的流動性和保證水泥水化的進行。凈用水量可根據混凝土的用途及要求的流動性來選擇。另外,輕骨料混凝土的和易性也受砂率的影響,尤其是采用輕細骨料時,拌合物和易性隨著砂率的提高而有所改善。輕骨料混凝土的砂率一般比普通混凝土的砂率略大。

    對于輕骨料混凝土,由于輕骨料自身強度較低,因此其強度的決定因素除了水泥強度與水灰比(水灰比考慮凈用水量)外,還取決于輕骨料的強度。與普通混凝土相比,采用輕骨料會導致混凝土強度下降,并且骨料用量越多,強度降低越大,其表觀密度也越小。

    輕骨料混凝土的另一特點是,由于受到輕骨料自身強度的限制,因此,每一品種輕骨料只能配制一定強度的混凝土,如要配制高于此強度的混凝土,即使降低水灰比,也不可能使混凝土強度有明顯提高,或提高幅度很小。

    輕骨料混凝土的變形比普通混凝土大,彈性模量較小,約為同級別普通混凝土的50%~70%,制成的構件受力后撓度較大是其缺點。但因極限應變大,有利于改善構筑物的抗震性能或抵抗動荷載能力。輕骨料混凝土的收縮和徐變比普通混凝土相應地大20%~50%和30%~60%,熱膨脹系數則比普通混凝土低20%左右。

    (三)輕骨料混凝土的制作與使用特點

    1.輕骨料本身吸水率較天然砂、石為大,若不進行預濕,則拌合物在運輸或澆注過程中的坍落度損失較大,在設計混凝土配合比時須考慮輕骨料附加水量。

    2.拌合物中粗骨料容易上浮,也不易攪拌均勻,應選用強制式攪拌機作較長時間的攪拌。輕骨料混凝土成型時振搗時間不宜過長,以免造成分層,最好采用加壓振搗。

    3.輕骨料吸水能力較強,要加強澆水養護,防止早期干縮開裂。

    (四)輕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要點

    輕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設計的基本要求與普通混凝土相同,但應滿足對混凝土表觀密度的要求。

    輕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方法與普通混凝土基本相似,分為絕對體積法和松散體積法。砂輕混凝土宜采用絕對體積法,即按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絕對體積為各組成材料的絕對體積之和進行計算。松散體積法宜用于全輕混凝土,即以給定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粗細骨料松散總體積為基礎進行計算,然后按設計要求的混凝土表觀密度為依據進行校核,最后通過試拌調整得出(詳見規范JG51—90)。

    輕骨料混凝土與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中的不同之處主要有兩點,一是用水量為凈用水量與附加用水量兩者之和;二是砂率為砂的體積占砂石總體積之比值。

 
 
[ 法規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北区| 民权县| 普宁市| 昆山市| 衡南县| 濮阳县| 锡林郭勒盟| 曲阳县| 綦江县| 琼海市| 平武县| 长顺县| 淮北市| 谷城县| 德州市| 斗六市| 宣威市| 万载县| 磐安县| 咸丰县| 克什克腾旗| 中宁县| 叶城县| 桐梓县| 河曲县| 内乡县| 汨罗市| 淅川县| 金沙县| 黄梅县| 澄城县| 荃湾区| 上饶县| 瑞安市| 莎车县| 无极县| 泽库县| 保亭| 巫山县| 汉中市| 宣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