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月以來,國內建筑鋼材市場升溫,專家認為,關注五個區域市場,處理好三種關系,將有利于維護我國建筑鋼材市場的健康發展。
一、關注五個區域市場
分析全國鋼材市場,必須關注北京、天津、上海、廣東和沈陽五個區域市場。它們之間有著很微妙的關聯和互動關系。
1 、五個市場的消費量很大
( l )、北京市場的月正常消費量約40萬噸左右,并且向周邊地區的輻射力較強,月消費總量在60萬噸左右。首鋼、唐鋼、宣鋼、承鋼構成供貨的主流鋼廠,約40萬噸左右;凌鋼、萊蕪鋼廠、通鋼等作為補充,總量約為15萬噸左右。所以,形成了全國比較敏感的市場區域。
( 2 )、天津市場的月正常消費量約20萬噸左右.輻射能力同樣較強,潛在需求大十分巨大.天津的快速發展不僅對建筑鋼材需求也很大,,作為發達的工業城市,對深加工用材也很大,如拉絲、制絲等行業。
( l )、北京市場的月正常消費量約40萬噸左右,并且向周邊地區的輻射力較強,月消費總量在60萬噸左右。首鋼、唐鋼、宣鋼、承鋼構成供貨的主流鋼廠,約40萬噸左右;凌鋼、萊蕪鋼廠、通鋼等作為補充,總量約為15萬噸左右。所以,形成了全國比較敏感的市場區域。
( 2 )、天津市場的月正常消費量約20萬噸左右.輻射能力同樣較強,潛在需求大十分巨大.天津的快速發展不僅對建筑鋼材需求也很大,,作為發達的工業城市,對深加工用材也很大,如拉絲、制絲等行業。
( 3 )、上海市場的月正常消費量在60萬噸以上,處在經濟發達的華東地區,輻射能力更強。其他區域進入量很大,生產企業也比較繁雜,對鋼材的吸收能力較大。
( 4 )、廣東市場的月正常消費量在80萬噸以上,而當地的生產能力遠遠不能滿足需求。大量需要從北方等區域調入鋼材。
( 5 )、沈陽市場的月正常消費量在10萬噸左右,在國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政策的拉動下,對建筑鋼材的需求不斷加大,而且該市場又是進人華北、北京、夭津的必經之路,值得密切關注。
2 、五個市場的相互關系
( 1 )、在五個區域市場中,有三個為港口城市,沈陽、北京距港口的距離也較近。所以,它們之間的流動性較強。北方主要鋼廠每月都有不低于20萬噸的建筑鋼材通過
( 2 )、進人冬季,北方的鋼材消費也進人淡季,南方恰恰是消費較旺季節,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北方鋼廠的生產壓力。
( 3 )、北方主要鋼廠在這些區域都有用戶,便于用戶間、區域間的協調。
二、處理好三種關系
1 、鋼廠之間的關系。首鋼、唐鋼、宣鋼、承鋼以及東北部分鋼廠在資源的投放量上,要相互溝通,避免在北京、天津市場資源的過分集中,適當向南分流;東北鋼廠進人京、津、華北要尊重當地的市場價格和秩序。
2 、用戶之間的關系。用戶特別是同一區域市場的用戶,要遵循市場規律,避免相互之間無序競爭,造成市場的混亂。
3 、鋼廠與用戶間的關系。兩者要經常溝通,理解價格調整的策略。例如,近日鋼廠的上調價格原因很多。成本的壓力、對市場的判斷等等,用戶要冷靜分析,同樣鋼廠謹慎調整價格,否則會出現相互盲目大幅拉升價格的怪圈,.造成潛在的市場風險。而用戶要操作好市場,不能一味的依賴鋼廠的“承諾”政策。
三、對后市的預測判斷
1 、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社會庫存較低,而價格卻不高。用戶對后市的心理預期不如去年強烈,但基本穩定。去年在炒作、過分看好后市的心理作用下,嚴重偏離了市場實際。
2 、社會庫存會緩慢上升,但不會達到去年同期水平。
2 、社會庫存會緩慢上升,但不會達到去年同期水平。
3 、區域間的價差,會在理性中調整,不會出現大的區域價格差。
4 、有板材類產品的企業,在成本的支撐下,會適當減少建材的產量。
5 、線材根據在建工程進度和深加工產品出口定單的年度銜接,價格仍會小幅上揚;小螺紋鋼的需求略有回升;大螺紋鋼在小幅反彈之后,相對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