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土木工程學會
中土學培[2006]50號
關于舉辦“《高性能混凝土應用技術規程》及混凝土耐久性新標準研討班”的通知
各有關單位:
高強高性能混凝土是近期混凝土技術發展的主要方向,國外學者稱之為21世紀混凝土。由于高強高性能混凝土具有綜合的優異技術特性,引起了國內外材料界與工程界的廣泛重視與關注。為了規范指導高強高性能混凝土的應用發展,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發布實施了《高性能混凝土應用技術規程》(CECS 207∶2006)。同時,我國現階段正處于土木工程建設的高速發展時期,三峽大壩、青藏鐵路等已經建成投入使用,杭州灣大橋、西氣東輸、南水北調等巨型工程正在進行,影響深遠的京滬高速鐵路等也將于年內開工建設。這些基礎設施將成為支撐我國國民經濟持續發展的重要支點,其耐久性至關重要,正確進行耐久性試驗、檢驗和評定是實現其耐久性的根本保證。鑒于混凝土結構耐久性對我國土建工程建設及其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意義,建設部組織有關單位制(修)訂了《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規范》、《混凝土耐久性檢驗評定標準》、《混凝土質量控制標準》、《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等一系列有關耐久性方面的規范、標準、規程。為交流近期我國在混凝土耐久性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學習、了解理解這些“標準、規范”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內容,切實提高業務素質和技術水平,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特舉辦“《高性能混凝土應用技術規程》及混凝土耐久性新標準研討班”,望您單位積極組織或選派本單位、本系統有關人員參加。
一、參加對象
1、各級建筑行政主管部門、行業協會的有關領導;各建筑工程設計單位、房地產開發公司、施工圖審查機構、施工單位、監理公司及工程質量監督站、檢測中心(所、室)等單位的管理和技術人員。
2、各地混凝土結構工程檢測站、維護中心、檢驗部,混凝土結構質量管理、檢測、監理人員;
3、各地混凝土公司、混凝土構件公司、水泥制品廠、水泥預制件廠、建材企業的有關技術人員等。
二、研討內容
1、《高性能混凝土應用技術規程》適用范圍、術語和基本規定;
2、《高性能混凝土應用技術規程》主要內容:原材料、配合比設計、施工及驗收;
3、7種試驗方法與相關條文說明;
4、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規范與解析(包括:基本規定,混凝土材料選擇及規定,構造措施和裂縫控制,施工要求及質量檢驗,防腐蝕附加措施,使用階段維修與檢測要求,使用年限預測等);
5、耐久性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方法與實踐;
6、結構混凝土凍融、氯離子含量、堿含量及災害后現場檢測技術標準;
7、混凝土耐久性性能指標、試驗方法及其評估;
8、混凝土耐久性檢驗評定方法與標準;
9、已有混凝土結構的耐久性檢測與評定;
10、混凝土結構耐久性健康監測新技術
11、提高混凝土工程耐久性的技術措施(方法、材料和工藝)
12、混凝土工程耐久性調查、檢測評估(診斷)和修補加固新材料技術;
13、相關新儀器、新設備的研制開發與應用
三、研討方式與主講專家
屆時將由參與規范、標準、規程編制工作并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有關領導和專家授課。并輔以現場討論和交流考察,發放有關最新內部資料;研討結束后,頒發培訓合格證書,作為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的重要依據。
四、時間及地點(每期開班前六天為報名截止日期)
第一期 2007年2月2日——2月 6 日 海口市
第二期 2007年3月9日——3月13日 昆明市
五、有關費用與報名辦法
1、研討費每人780元,資料費實收;食宿、考察統一安排,費用自理,開具報銷憑證。
2、請參加學員于報名截止日期前將報名回執表傳真或寄至:(100835)北京三里河路9號 中國土木工程學會 張凌 收
電 話:(010)88517388 88517328 58934591
傳 真:(010)88517328
聯系 人:姚薇薇 崇莎 張凌
我們在收到報名回執表后,于開班前八天發放報到通知,詳告具體地點、乘車路線、食宿及日程安排等有關事項。
附件:報名回執表
二○○六年十二月十五日
注:此表復制有效。如時間緊迫,可電話、傳真報名。
電 話:(010)88517388 88517328
傳 真:(010)88517328
聯系人:姚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