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衡南公司開始籌建至建成投產,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績,受集團委派,本人對衡陽慧江公司及衡南慧江公司進行實地調研并采訪了衡陽公司總經理鄧亞峰和衡南公司總經理曹衡群,以下為采訪實錄。
【集團編輯】:兩位領導好!衡南公司建成投產至今已經三個月了,請問,目前衡南公司總體經營情況怎樣?
【曹總】:衡南慧江混凝土有限公司在建設、試投產過程中,得到集團陳楓董事長、楊總、趙總、陳總等集團領導極大的支持和關懷,公司員工滿懷激情、努力不懈地工作態度,整個建設工程和投產后的營運管理正呈現良好勢頭。
【集團編輯】:衡南公司從去年10月底破土動工到試投產,僅用了不到半年時間花費不到250萬元資金就完成了前期工程建設,請問衡南公司在這么短的時間內是如何做到的呢?
【曹總】:這得益于集團總部的正確指導方針和鄧總前期精心的策劃、正確的領導以及嚴格的要求,整個工程建設秉承著“精、快、好、省”四個原則,進展相當順利。
從項目前期考察起,“精心籌劃”便貫穿于整個工程建設中。從項目的選址是否科學合理,水、電、路是否方便通暢,當地政府政策是否寬松,準入的條件是否有限制,到所需原材料資源是否容易整合,產品的市場容量、價格,后續的營運成本測算到擬建規模大小都做到了“精”。
【集團編輯】:在衡南建站過程中,遇到的最大的問題是什么,又是如何解決的呢?
【曹總】:整個建設工程中,因為天氣因素制約,嚴重影響了施工進度。項目2011年12月8日破土動工,原計劃于2012年3月底建成投產。但由于春節后的連綿陰雨天持續了96天,使工程進度計劃嚴重受阻。鄧總冒著嚴寒親臨工地現場,及時召開研討會商討應對辦法,最終決定在主體工程和安裝工程全面鋪開的同時,穿插進行附屬工程,雨天室內工程施工,晴天室外工程施工,并堅持“先生產、后生活”的原則,搶抓生產工程的建設,確保了工程進度的加快。
在加快工程進度的同時,嚴把質量關。我們嚴格要求每一個環節做到“施工環境不是最好,但質量必須一流!”工程所用的材料、施工方案和工藝都設專人把關監督,以確保工程質量。
而衡南站另一個亮點就是“省”,從開始建設至投產,集團累計投入250萬元資金(包含:用于土建工程的部分進度款;兩條生產線基礎,一條180m³/h生產線和46m汽車泵的部份按揭首付款;裝載機、供水供電工程全款)真正做到了“好鋼用到刀刃上”。所有工程都是我們自行規劃、設計、安裝、施工的,切實保證節約了建設投資,節省各項建設及其它經費100多萬元。
【集團編輯】:請問具體采取了哪些措施來節約建站投資和其他經費的呢?
【曹總】:具體做法主要有:
一、生產用水全自動供水工程(含生產區域管網工程)、全自動攪拌車洗車場(池)工程、局域網工程、生活辦公場地供電供水工程、時序控制路燈照明工程等至少節約30多萬元以上的投資成本,同時也培養和煅煉了維修隊伍“實戰能力”。
二、混凝土專項試驗室是利用原有的舊房改建的,節約土建投資10多萬元。
三、砂、石堆料場皮帶輸送系統按衡陽地區慣例應由我方承建,通過多次談判,最終由合作方出資興建,節約投資至少50多萬元以上。
【集團編輯】:衡陽公司建站之初的目標就是把衡陽公司建設成集團示范站,現在事實證明衡陽公司已經成功的完成了這個目標。鄧總,您可否談一下經營管理方面的經驗?
【鄧總】:實施精細化管理,扎實推進營運效能的提升。企業實施精細化管理是時代的呼喚,是大勢所趨,是中國企業成長、成熟的必由之路。衡陽公司在建站之初就按照“科學性、實用性、規范化、人性化”原則,建立了一套管理制度體系,并逐步在公司發展過程中不斷完善。目前,衡陽公司正在摸索一套既能保障衡陽公司正常運行,又能科學分流員工到新建站點的可復制的、可持續發展的人員管理培訓及發展模式。
【集團編輯】:精細管理具體到實際中該怎么去實施呢,您能詳細的談一下嗎?
【鄧總】:企業實施精細化管理,“精”在事前,“細”在過程,管理注重提高每個環節的工作質量和效益,以實現企業資源優化組合、效益最大化為目的。應用到公司管理的實際中,首先要統一思想,樹立團隊意識。使每個人在思想認識上達到統一,人生的價值取向、企業存在價值與相互責任擔當的認同感,企業愿景與弘揚個人先進事跡有機結合上找到歸屬感,從而激發工作熱情和效率;其次,企業目標要清晰,經營策略定位要準確。一方面,企業首當其沖是考慮如何生存,緊接著要想做大、做強,沒有一個好的企業形象是不行的,形象來自于企業的自身的內部管理、好的產品質量、好的服務理念,從而提升客戶的信賴感;另一方面,占領市場和快速獲得利潤是企業的根本目的。受當前經濟持續低迷影響和南方水泥大規模收購衡陽片區攪拌站的影響,本不景氣的建筑業和接近于生產成本的銷售價格使我們面臨著多重壓力。針對當前形勢,我們果斷調整經營管理策略順應市場變化,即:面向城郊結合部和農村市場,以現金單等短、平、快項目為主線,大項目的合同單作支撐。二者遙相呼應,既解決了現金流的不足,又滿足當前能實現利潤保證方量。
精細化管理是以精細操作和管理為基本特征,通過提高員工素質,克服惰性、控制企業跑冒滴漏,強化鏈接,協作管理,從而提高企業整體效益。其一,通過優化配合比,在保證質量和澆筑的結構部位安全的前提上來降低原材料成本約2-4元/m³;其二,加強用電管理,電力調補償電費這一項就為企業每月減少電費支出3000-5000元;其三,控制非生產人員的用工率,衡南公司員工多數經衡陽公司培訓后上崗,并且內部兼職的員工很普遍,這樣做可被免人浮于事,既提高了工作效能,又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其四,生產部、試驗室加強工地聯系,認真起草《作業指導書》,事前做好技術交底和施工前的準備工作,事中對澆筑部位進行技術指導,事后對工地進行澆筑部位的質量評判和養護要求。通過合理有序的步驟,可大大減少因質量(如開裂)原因造成的經濟損失,減少輸送泵的作業時間和油耗,同時也贏得客戶的信賴,更重要是提高了企業的整體效益。
【集團編輯】:接下來,鄧總您對公司的人才儲備及培養有什么規劃?
【鄧總】:公司會著重加強后備人才的培養,著重培養現有人員實踐技術水平,提高其綜合能力。同時加強后備人才隊伍建設,完善培養機制,以適應區域拓展對人才的需求。這樣既能保障老站正常運轉,又能適應新建站發展需求。如果這種模式能取得成功的話,將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新建站營運力及區域拓展效率。
【集團編輯】:作為集團的新建站,衡南公司目前取得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曹總您是如何看待的?
【曹總】:衡南公司目前的經營狀況距離集團的要求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我們會再接再厲,按照集團的統一部署,結合自身實際,對存在的問題認真分析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不斷完善經營管理水平,提高盈利水平,促進公司更快更好地發展。
從鄧亞峰總經理和曹衡群總經理的言談中,感受到衡陽公司及衡南公司對衡陽區域拓展與公司發展的信心。截至發稿前止,衡陽區域多個站點已獲審批,前期籌備工作也在緊張進行。“突圍之戰”正式打響,共同期待捷報頻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