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嘉興地區首家純回轉窯水泥生產企業,“新都水泥”用19年的堅守,鑄就了浦東國際機場、錢江新城等一系列的大型建筑。用19年的不倦追求,建成一條獨具特色的循環經濟產業鏈,為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夯實了根基。
浙江新都水泥有限公司是嘉興地區首家純回轉窯水泥生產企業,目前涉及的工業企業有浙江新都水泥有限公司﹑浙江新都綠色能源有限公司﹑桐鄉市混凝土有限公司、浙江新都實業有限公司、桐鄉市新都煤炭經貿有限公司等。
對話嘉賓:浙江新都水泥有限公司董事長 吳應發
記者:目前,中國水泥行業供大于求、產能過剩的趨勢日益凸顯。在貨幣政策緊縮和經濟增長放緩的大背景下,“新都水泥”能夠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關鍵因素是什么?
吳:質量是“新都水泥”發展的關鍵和根基。“新都水泥”自創辦以來就十分注重產品質量,針對今年水泥市場一直不景氣的現狀,我們將產品質量作為企業的生命,從原材料的進廠到產品的出廠均實行嚴格的質量控制,做到不合格原材料決不進廠、不合格產品決不出廠。
企業生產的“新日”牌水泥在歷年來的質量監督抽檢中各項指標均高于國家標準,并被廣泛用于諸如浦東國際機場、滬杭高速公路、上海外環高架、地鐵工程、中央直屬儲備糧庫等國家重大、重點項目。
記者:新都水泥有限公司涉及的產業目前已涵蓋水泥、綠色能源、混凝土、房地產、礦業等多方面,呈現多元化的發展形勢。那么,“新都水泥”的多元化經濟是基于怎樣的理念和想法呢?
吳:我們的多元化投資項目并非是毫無關聯的獨立項目,而是和企業自身存在著連帶關系。比如礦業為水泥廠提供原材料,煤炭公司使企業用燃料質量穩定、降低成本,垃圾焚燒產生的電、煤渣和煤灰,都能跟水泥廠形成配套關系,彼此支撐。
去年,公司實施了后道粉磨技改工程的配套工程,淘汰了原有小磨機,更換成大型高效節能的高細磨機,累計工業項目總投資達4995萬元,極大地提升了公司的產業層次和裝備。
在生產過程中,公司始終堅持3R原則,即減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環。不斷向多元化經濟發展,致力于循環經濟建設,打造企業的循環經濟鏈,實現企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記者:那么在2012年,“新都水泥”是否還會繼續向可持續、循環經濟方面發展呢?
吳:今年,我們將會有一系列的項目投產,所有項目投產后,預計可新增銷售收入2億元,創稅2500萬元。
其中,“新都綠色能源”將實施冷卻塔工程,該項目總投資在3000萬元左右,計劃于6月底前投入使用,冷卻塔工程的投入使用能夠促進節能減排,加強節水管理。“新都水泥”將實施年產80萬噸碳酸鈣粉項目,項目總投資達2000萬元,計劃在10月前投產。“新都混凝土”為拓寬產業,擴大銷售區域,服務地方建設,計劃在崇福鎮新建一條混凝土生產線,與現有產能同等規模,項目總投資達到5000萬元,預計12月底前正式投產。
這三大項目的建設投產,將意味著“新都水泥”在節能技術改造方面跨出了一大步。降低電耗、煤耗的同時,也降低了生產成本,真正做到朝著可持續健康的方向發展。
記者:垃圾焚燒在很多人眼里,勢必會形成一定的環境污染,引來人們的非議。然而,新都綠色能源垃圾焚燒廠投產運行以來,沒有發生過一起居民投訴事件。“新都綠色能源垃圾焚燒”有什么特別之處呢?
吳:垃圾焚燒廠所采用的是中科院研發的技術,實行全封閉焚燒,不會產生一點異味。為了避免燃燒過程中出現二次污染,整個項目投資達到3億多元。超過了一般垃圾焚燒廠的投資額。
對于企業來說,經濟效益固然重要,但是社會效益也必須兼顧,這樣才能體現出一家企業的社會價值。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節能減排工作必然是要放在首位的,哪怕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我們都會去做。
目前,浙江新都綠色能源有限公司已建立起嘉興市高級技術研發中心,今后,會針對垃圾焚燒技術對加大工藝研發,從而有效促進整個社會環境的保護。
循環經濟 企業有責
說到水泥行業,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的大戶。而在“新都水泥”這里,我們看到的卻是一個生產、排放、回收、再生產的成熟的循環經濟鏈。
正如老總吳應發所介紹,通過多元化的投資,礦業為水泥廠提供原材料,煤炭公司為企業提供燃料,垃圾焚燒產生的電、煤渣和煤灰,跟水泥廠形成配套關系,彼此支撐。
的確,面對資源要素和生產成本的制約,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已不是政府的一句口號,更是企業生存和社會發展的現實需要!為求生存,我市不少企業紛紛重構節約型和高效率的循環經濟體系,想方設法化解成本上升的壓力,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