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詳細內容
  山東是水泥生產大省,產量曾連續14年居全國第一,傳統的水泥生產和應用方式給這里的環境保護及節能降耗帶來了嚴峻的挑戰。近年來,山東省散裝水泥辦公室從生產及使用環節入手,大力發展散裝水泥、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有效地遏制了水泥產業造成的環境污染及能源消耗。日前,本報記者特地采訪了百忙之中的山東省散裝辦主任于東威,聆聽他對該省發展散裝水泥、推廣使用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工作的闡釋。
  
  記者:山東省近年來發展散裝水泥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績?其對促進環境保護和節能降耗起到了什么作用?
  
  于東威:2009年,我們堅持用科學發展觀指導散裝水泥工作,采取多種措施,三管齊下,努力發展散裝水泥、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全省發展散裝水泥總量達到8391.39萬噸,位居全國第二,占全國散裝水泥總量(75340.88萬噸)的11.14%;水泥散裝率達到59.78%,比全國平均散裝率(46.27%)高13.5個百分點,位居全國第六。我省已經提前完成了國家“十一五”規劃水泥散裝率55%的目標,為我省節能減排做出了貢獻。
  
  今年上半年,全省散裝水泥量達到3761.7萬噸。創經濟效益近17億元,節約標準煤86.4萬噸,減少粉塵排放37.8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24.7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0.73萬噸。


濟南市丞華集團干粉砂漿生產線

  預計“十一五”期間,全省散裝水泥量累計可達4億噸,創經濟效益180億元,節約資源折合標準煤919萬噸,減少粉塵排放40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390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7.8萬噸,綜合利用固體廢棄物3500萬噸。
  
  全省目前共有散裝水泥發放庫1194個,中轉庫54個,固定接收庫902個,散裝水泥運輸車2680輛,散裝水泥火車240節,散裝水泥罐8551個,散裝水泥發放能力近1億噸。農村散裝水泥銷售網點達到911個,供應量1008.73萬噸;散裝水泥罐1628個,總容量46150噸。
  
  記者:發展散裝水泥創綜合經濟效益達180億元,這是個不小的數字,從這里可以看出我們的散裝水泥行業廣大干部職工敬業工作、勇于奉獻的精神。那么,你們采取了哪些措施來推動和加快散裝水泥的發展呢?
  
  于東威:一是堅持不懈做好散裝水泥宣傳工作。通過電臺、電視臺、網絡、報紙、雜志等新聞媒體和發放宣傳材料、懸掛橫幅以及《山東省散裝水泥信息網》、《散裝水泥簡報》等多種方式,在“全國散裝水泥宣傳周”期間和平時,向社會各界廣泛宣傳發展散裝水泥的重要意義,提高了散裝水泥社會知名度,為發展散裝水泥工作創造了良好氛圍。

  二推動散裝水泥工作立法進程。山東省散裝水泥立法相對滯后,為了早日實現依法發展散裝水泥,多年來我們積極推進立法工作。2009年11月23日,我們專門就全省散裝水泥發展情況以及立法工作進展情況向副省長王軍民作了匯報,他對發展散裝水泥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以及散裝水泥工作所取得的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2009年12月31日,經省政府第60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山東省促進散裝水泥發展規定》以省政府第219號令發布,2010年3月1日起施行。

  三是制定出臺各項配套政策。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做好城市禁止現場攪拌砂漿和農村推廣散裝水泥工作的通知》、《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經濟和信息化委、財政廳、住房城鄉建設廳關于做好農村推廣散裝水泥的意見的通知》、省經信委、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轉發商務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進一步做好城市禁止現場攪拌砂漿工作的通知》的通知。各市、縣根據發展的需要,結合實際,積極出臺發展散裝水泥配套政策措施。濟南、淄博、青島、菏澤、德州、日照等市政府和有關部門出臺了農村推廣散裝水泥和城區禁止現場攪拌混凝土、砂漿以及質量管理方面的政策。
  
  記者:當前,發展散裝水泥的工作重點在農村,作為農業大省的山東,在農村推廣使用散裝水泥時采取了哪些措施和取得了哪些成果?
  
  于東威:近年來,山東省城鎮化進程和新農村建設不斷加快,水泥需求量持續增加。做好農村“推散”工作既是貫徹落實商務部辦公廳《關于加快在農村推廣散裝水泥的指導意見》的要求,也是為新農村建設服務的需要。然而農村市場情況復雜,因此全省各地因地制宜,多措并舉,為農村“推散”、農民“用散”提供便利,促進散裝水泥事業在農村快速發展。
  
  為加快農村散裝水泥的發展,2009年6月9日,我們在菏澤市召開了“全省農村推廣散裝水泥現場會議”,宣傳菏澤等市的農村“推散”經驗。菏澤農村散裝水泥推廣之所以取得突出成就,首先是市政府和建設局重視,先后出臺了農村“推散”的相關政策;其次是菏澤市散裝辦能因地制宜、創新工作思路,采取了行之有效的辦法。2009年投資90多萬元,采取專項資金補一半、經營者拿一半的辦法,制作農村小型散裝罐140個,新增農村散裝水泥發放能力6萬多噸,目前全市農村小型散裝罐已發展到450多個。他們抓住農房建設機遇,爭取村鎮建設部門配合,在農村大力推廣使用散裝水泥,2009年菏澤農房建設改造4.6萬戶,其中有50%以上使用了散裝水泥,總用量達到45萬噸。
  
  濟南市散裝辦,按照“政府引導、散辦搭臺、業戶唱戲”的農村“發散”的工作思路,在章丘市刁鎮周賈村建成了“統一規劃、連片發展、合理經營、高效運行”的農村推散示范園區。園區占地達600多畝,使用散裝水泥加工水泥制品的經銷業戶達到80多家,散裝水泥儲存罐近百個,所有業戶全部使用散裝水泥,年使用量達到30多萬噸。目前,園區年產值達到1.2億元,實現利稅600多萬元,不僅帶動了當地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收入的增加,還成為全省最大的農村“推散”示范園區。
  
  淄博市散裝辦實行“農民推散設點,政府掏錢補助”的積極扶持政策,鼓勵農民設立散裝水泥經銷網點,推廣使用散裝水泥。市散裝辦配合財政等部門對全市40余個重點網點進行了檢查驗收,對符合標準要求的29個銷售網點給予了散裝水泥專項資金扶持,累計發放專項補助資金14.6萬元。已累計建立散裝水泥經銷網點80余家,較大規模的配送站3個;擁有散裝水泥流動罐130多個,散裝水泥運輸車50余臺;適合農村地區的小型混凝土攪拌站20余座。2009年推廣使用散裝水泥65萬噸,農村發展散裝水泥工作走在了全國前列。
  
  2009年11月9日至11日,商務部在濟南召開“全國農村散裝水泥推廣工作現場會議”。代表們前往章丘市和桓臺縣現場觀摩了“山東省農村使用散裝水泥示范園區”和“全國推廣使用散裝水泥示范縣”的農村“推散”銷售網點以及小型預拌混凝土攪拌站。我省的“推散”經驗受到與會代表的贊揚,對農村“推散”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目前山東省農村“發散”模式呈現多樣化,規模化。據統計,農村散裝水泥銷售網點達到911個,比2008年增加了86個。供應量1008.73萬噸,比2008年增加了24萬噸。散裝水泥罐1628個,總容量46150噸。農村散裝水泥使用量1076.51萬噸,使用率達到33.85%,預拌混凝土使用量176.06萬立方米,為新農村建設節約資金1.5億多元。農村推散已成為散裝水泥新的增長點,為新農村建設做出了貢獻。
  
  記者:發展農村散裝水泥已使散裝水泥工作向縱深推進。那么,對城市推廣使用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工作,你們采取哪些措施和取得了哪些成果?
  
  于東威:2009年是全省預拌混凝土特別是預拌砂漿產業快速發展的一年。我省各級散裝辦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我省禁止現場攪拌混凝土和砂漿的有關規定,結合當地實際,統籌規劃,從宣傳發動、政策制定到培育示范典型以及加大專項資金的投入,引導帶動社會資金發展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全省出現了水泥企業建設商品混凝土攪拌站,面臨淘汰的立窯水泥企業轉產干混砂漿,商品混凝土攪拌站增加預拌砂漿生產線的火熱局面。 
  
  一是加大“禁限”力度,擴大“禁現”范圍。在城市城區禁止現場攪拌混凝土方面,強化措施,加強宣傳、協調服務和監督檢查,拓展了市、縣兩級城區“禁現”區域。濟南、青島、淄博、濟寧、濰坊、菏澤、聊城等市均已出臺了“禁現”規定。
  
  濱州市雖然沒有列入國家要求的“禁現”行列,但全市預拌混凝土發展迅速,商品混凝土攪拌站發展到20家,覆蓋了所有縣區,生產能力達到600萬立方米,商品混凝土使用量達到230萬立方米,創歷史最高水平。
  
  今年上半年預拌混凝土生產企業達到393家,比2009年底增加了41家,年生產能力達到18616.2萬立方米,比2009年底增加了2302萬立方米,增長率達14.1%。生產預拌混凝土3890.26萬立方米,使用散裝水泥1453.2萬噸,利用工業廢棄物556.65萬噸,打開了城市預拌混凝土推廣新局面。
  
  預拌混凝土企業的快速發展,拉大了散裝水泥的產業鏈,促進了散裝水泥的使用和固體廢棄物的應用,為節能減排和發展循環經濟工作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二是認真落實城市禁止現場攪拌砂漿工作,積極推進預拌砂漿的發展。按照國家《關于在部分城市限期禁止現場攪拌砂漿工作的通知》(商改發〔2007〕205號)要求,2009年3月27日省經貿委在濟南召開了“全省散裝水泥工作暨城市禁止現場攪拌砂漿現場會”,成為全省發展預拌砂漿的一次總動員。
  
  濟南市政府和市建委出臺了發展預拌砂漿的相關配套政策,結合市場需求,統籌規劃,合理定點,抓好干混砂漿企業建設,全市新上干混砂漿生產企業11家,干混砂漿生產總量可達460多萬噸。濟南市的“砂漿禁現”工作已走向規范、高效、良好的運行發展軌道。
  
  青島市一方面抓政策制定,一方面積極培育預拌砂漿產業市場,引導淘汰立窯水泥企業轉產干混砂漿,幫助膠州市新華州水泥有限公司改造成年產30萬噸的預拌砂漿廠。目前已有3家預拌砂漿企業建成,2家企業年內投產,預計年底可形成120萬噸的設計產能,為扎實穩妥地推進城市“禁現”、使用預拌砂漿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工作。
  
  東營市干混砂漿發展迅速,新上30萬噸干混砂漿生產線2條,預計到年底干混砂漿生產線將達到5條,產能150萬噸。
  
  濱州金龍砂漿有限公司55萬噸干混砂漿生產線投產,填補了濱州預拌砂漿市場的空白。
  
  山東圓友建設機械有限公司等三家企業被中國散裝水泥推廣發展協會確定為全國首批預拌砂漿生產及設備制造“示范企業”,有兩家企業被確定為“認定企業”。
  
  山東丞華建材科技有限公司年產50萬噸利用免煅燒脫硫石膏技術生產干混砂漿生產線已經投產,為工業廢棄物脫硫石膏的資源綜合利用開辟了新路。
  
  濟南匯鑫新型建材廠年產35萬噸干混砂漿生產線主要以建筑垃圾為原料,經破碎篩選后作骨料生產干混砂漿和砌塊,年消化建筑垃圾30萬噸。 
  
  經過各級政府和散裝辦的共同努力,我省禁止現場攪拌砂漿工作已經全面鋪開,干混砂漿的發展勢頭良好。7個“禁現”城市都有預拌砂漿企業建成或即將建成;全省已經有24個預拌砂漿企業建成投產,產能達800余萬噸,已生產干混砂漿34.93萬噸,利用工業廢棄物6.95萬噸。

更多»推薦精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 精英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张家港市| 左云县| 杭州市| 彭阳县| 井冈山市| 隆回县| 华池县| 临猗县| 万安县| 雷州市| 梁山县| 内乡县| 靖江市| 广德县| 嵊州市| 福州市| 廊坊市| 左云县| 长阳| 崇信县| 民勤县| 镇雄县| 甘南县| 临猗县| 东方市| 苍梧县| 栖霞市| 吉林省| 霸州市| 新宁县| 读书| 延川县| 邵东县| 五寨县| 韶山市| 隆林| 奇台县| 东方市| 大化| 南通市| 德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