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曉梅是四川人,大學畢業后分配在攀鋼集團工作。1992年,廣西北海市掀起房地產開發熱潮,也觸動了風華正茂的耿曉梅。那時的耿曉梅,正苦于自己所學的建筑專業在機關無用武之地。她經過一番冷靜的分析和思考后,和丈夫毅然放棄了鐵飯碗,到北海創業。
1992年,夫婦倆發起成立了精益混凝土制品有限責任公司,生產大型屋面板。當時的北海如同一個大建筑工地,全國各地的房地產開發商和施工隊伍蜂擁而至,寫字樓、公寓樓、別墅群,如同雨后春筍般從市區、郊區冒出,精益混凝土公司憑產品質量闖市場,很快就在北海站穩了腳跟,到北海投資興業的攀鋼集團、北部灣倉儲等企業都采用了“精益”生產的大型屋面板。曉梅夫婦首戰告捷。
1993年,國家實行宏觀調控,一度高漲的北海房地產開發熱潮急劇降溫,開發商如候鳥般紛紛飛走,在北海市區和郊區到處留下一幢幢慘不忍睹的“爛尾樓”。精益混凝土公司產品銷路大減,經濟效益急劇滑坡。為了穩定職工隊伍,不讓職工遭受失業的痛苦,耿曉梅到處籌措資金,自己過起了緊日子,賣了車,天天坐公交車,起早摸黑地往返于市區和30公里外的工廠之間,一日三餐與工人同吃一鍋飯,還常常住在廠里。
那一段日子真苦、真累,但耿曉梅堅強地面對現實。經濟低迷,情緒卻不低落,有空就啃經濟理論。她認為,潮落自有潮漲時,暫時的低潮其實就孕育著高潮的機遇。于是,她在經濟低潮期加緊充電、練兵、加強產品質量攻關,等待下一次機遇的來臨。她在全廠開展了講學習、講質量、講管理、講水平的練兵活動,從全國各地引進高素質人才,攻克了不少技術上的難關,使產品質量又上了一個新臺階,在廣西的同行業處于領先水平。
1998年,耿曉梅在網上獲得一條令她歡欣鼓舞的信息:廣西將實施“城鄉電網建設與改造工程”。她敏銳地感覺到這是個大好機遇。她立即調整生產思路,購置設備,生產混凝土電桿,并以質量和價格優勢在同行業產品競爭中一路領先,屢次中標。自治區有關部門領導攜有關工程人員專程來她的工廠召開現場會,并發文給予產品質量認定和推廣。一時間,產品供不應求,工廠加班加點,出現了令同行羨慕的紅火場面,不僅按時完成了自治區下達的“城鄉電網建設與改造工程”的混凝土電桿生產任務,還獲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工程結束后,應市場對高電壓線路用混凝土電桿的需求,耿曉梅又及時加大了技術和資金的投入,進一步擴大了生產規模,提高產品質量。目前,耿曉梅的企業生產的混凝土電桿已遍布廣西各地。
隨著北海經濟走出低谷,耿曉梅的精益混凝土公司生產的地下排水管道、預制構件、混凝土電桿等產品都在市場競爭中占據了優勢,得到了廣泛的好評。在扶持民營企業發展的戰略中,北海市有關領導又來到她的工廠調研,及時協調金融機構支持,扶持企業做大做強。北海精益混凝土公司所在的合浦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為企業擴大生產規模、征用土地及設備引進等及時排憂解難,使耿曉梅如虎添翼,成為北海民營企業中一支生力軍。
耿曉梅把企業的興旺與北海的發展緊緊地聯系在一起。她愛北海,政府搞城市改造,她二話不說,捐資修了一條路;她愛教育,為北海的學校捐資;她愛員工,每當職工遇到困難,她總是及時排憂解難。“真情像梅花開放”———這是熟悉耿曉梅的人對她的評價。
在外邊,耿曉梅是一個成功的女企業家,在家里,她是個賢妻良母。她的身后,有一個精明干練的丈夫,在事業的征程中與她攜手同行。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朝阳区| 格尔木市| 嘉义县| 界首市| 上饶县| 台南县| 保定市| 华宁县| 山西省| 神农架林区| 巴彦县| 广水市| 凉山| 长兴县| 大渡口区| 乌拉特前旗| 电白县| 普兰县| 桓仁| 太原市| 镇原县| 凤山市| 赫章县| 贵定县| 洛南县| 米泉市| 房产| 资兴市| 荣昌县| 浦城县| 厦门市| 监利县| 民权县| 凤台县| 昌图县| 三河市| 延边| 莒南县| 濮阳市| 绩溪县| 边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