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詳細內容

      外資并購不是那樣可怕。王志樂對記者說。

      他的話多少有點出人意料。

      因為此時,傳出商務部牽頭修訂的《外國投資者并購企業規定》即將發布。該規定被認為是對外資并購行為再施“緊箍咒”。

      王志樂現任商務部跨國公司研究中心主任。自2001年起每年主編《跨國公司在中國投資報告》。王的態度是:“行業發展出問題應當從我們自己身上找原因,不要把責任統統歸于引進外資。”

      應該允許外資進入

      《21世紀》:你曾說過,封閉比把外資拉進來更危險。那怎么看待大量龍頭企業被外資控制?

      王志樂:關于徐工的并購,我覺得被凱雷收購也好,或者最終被卡特彼勒收購也好,就算由外資控股,也是變成了一個中國的外資企業,它是中國企業群體的一分子。運行受中國的法律規范,受中國政府的管理。

      《21世紀》:但很多人的觀點是,大量國外直接投資會壟斷中國市場,這樣很容易威脅國家經濟安全。

      王志樂:如果通過并購,外資企業形成行業壟斷,那么我們可以通過相關法規約束。我們應當對國家管理和約束外資企業的能力有信心。

      是否壟斷主要看這個企業是否運用其優勢地位限制競爭。從我的調查看,目前有少數行業存在某外資企業市場份額集中度高的情況,但還沒有真正形成壟斷。

      現在真正的壟斷企業多是國有企業。國家在市場準入上有限制,是行政造成的,應該允許外資、民營企業進入。這樣對中國的產業安全最有利。

      過度保護國有企業不可取

      《21世紀》:大量外商直接投資是否造成目前中國企業核心技術缺乏?比如有些品牌消失,有些行業被外資控制,特別是國有企業。

      王志樂:我的調查發現,很多國有企業恰恰是通過和跨國公司合作發展起來,提高了競爭力。西安電氣集團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該公司通過和日本三菱電機合資,和ABB合作,引進消化吸收跨國公司的技術,并且進行了再創新。在短短十幾年里發展起來了,成了國內行業老大。

      與跨國公司合作出現問題往往是我們的企業管理體制沒有深入進行改革,企業缺乏自我發展的動力,缺乏對引進技術消化吸收再創新的動力,一些人甚至躺在合資企業上睡大覺。企業沒有搞好,或者行業發展出現問題應當善于從我們自己身上尋找原因,而不要把責任統統歸于引進外資或者歸于跨國公司的“陰謀”。

      《21世紀》:過去我們確實一直不余遺力吸引外資,但是新近修訂《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暫行規定》和《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制定《反壟斷法》、頒布限制外資進入裝備制造業、房地產行業的政策。您如何看待這些風向?是不是個拐點?

      王志樂:這個拐點的出現是非常合理、符合邏輯的。我們在積極吸收外資的同時應當強調提高外資質量。

      但我們對外資的引導必須按照市場化的原則,不應當回到計劃經濟時代強制的行政干預。 

      政府該做的是創造一個公平的環境,保證國企、民企、外資三個方面軍的公平競爭和合作。我們不能排斥一類企業而扶植另一類企業,也不能使用原來慣用的行政干預的辦法。過度保護國有企業是不可取的,從整體看,效率高成長快的企業恰恰是外資企業和民營企業。外資企業競爭的壓力,民營企業競爭的擠力往往是國有企業成功的動力。

      另外,政府信息應該越來越透明,一項政策出臺前,應該征求多方意見,民營企業有它的利益,國有企業有它的利益、外資企業有它的利益,都是正當的。政府在這個過程中,應做好裁判員,找到各類企業利益的平衡點。

      《21世紀》:就你的了解,外商對《反壟斷法》和《企業所得稅法》的制定,有什么反應?

      王志樂:就我的了解,他們對《反壟斷法》并不反對,只是要求按照國際通行規則反壟斷。

      對兩稅合一,反應不一,有的跨國公司老總說沒什么,只要是公平的我們可以接受。有的公司要求有個過渡期,因為當年做戰略規劃、投資計劃是按照原來的稅法做的。

      不要以為被人收購多嚴重

      《21世紀》:不過,很多人在反省,內資企業缺乏自主產權和有影響力的品牌,我們處在全球產業鏈的低端,長久來看這缺乏可持續的競爭力。

      王志樂:對自主知識產權和品牌問題,要從發展的角度來看。隨著中國企業的發展,到國外收購的機會也會越來越多。我調查過兩個典型的案例,一個上海的上工申貝公司,2005年收購了德國的DA公司。一個是北京第一機床廠,收購了德國的科堡機床廠。這兩家德國企業都是行業的隱性冠軍,技術世界領先,擁有核心技術和世界著名品牌。收購以后,品牌、技術專利以及工廠和研發中心都屬于中國企業了。這給我的啟發是,在全球化條件下,股權是流動的,資本是流動的,所有權也是流動的。你今天可以收購我,我明天也可以收購你;你在國內收購我,我也可以在國外收購你。不要以為目前被人收購了是多么嚴重的事。

      《21世紀》:你認為應該把握一個什么樣的度以達到利益和政策的平衡?

      王志樂:我們應該考慮的是,調整現在的政策,對所有的外資優惠轉變到特定產業和特定地區的優惠,比如鼓勵外資往西部走,對一些產業如高新技術產業給與優惠,而符合條件的內資也可以同等得到優惠。

更多»推薦精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 精英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林芝县| 犍为县| 文成县| 合阳县| 达孜县| 集安市| 靖边县| 大邑县| 花莲县| 台东市| 尼玛县| 旺苍县| 当阳市| 龙胜| 永平县| 游戏| 莎车县| 德格县| 淅川县| 体育| 宜兰市| 大埔县| 德庆县| 仪征市| 和顺县| 安龙县| 仙游县| 平谷区| 石渠县| 手游| 曲靖市| 建昌县| 馆陶县| 大余县| 正宁县| 濮阳市| 台安县| 汉源县| 牡丹江市| 女性| 鄄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