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國內的新興產業———管樁產業正在中山的小欖迅猛發展。據悉,中山的三大管樁企業占據著全國管樁市場60%的份額。走進三大管樁企業之一的中山三和混凝土樁桿有限公司,記者完全置身于鋼鐵、混凝土世界。映入眼簾的是高大聳立的混凝土攪拌樓、靈巧神奇的自動焊接編籠設備、碩大的鋼鐵蒸壓養護爐,一輛輛幾十噸載重量的大型平板車滿載著管樁從身邊轟鳴而過,幾十米外,三和百畝正在緊張施工的新廠房工地錘聲隆隆,焊花四濺,一派繁忙景象。
拉生產水泥電桿企業合作
走進三和董事長韋澤林的辦公室,墻上擺滿了各種獎牌。年過半百,濃眉闊臉的韋總告訴記者,三和發展管樁技術已有10多年歷史,管樁技術一部分是從日本引進,一部分靠自己研發。韋總告訴記者,1987年在香港、澳門做填海工程,發現有人在填出的地皮上將內地電線桿似的水泥樁往地下打,當時國內還沒有這種工藝,就抱著好奇心去了解,知道是日本人生產的后,就去日本在香港辦的公司了解情況。一直從事建筑材料行業的韋總,當時就感覺到這種產品在國內會有廣闊的市場,當時內地沒有管樁生產企業,投資管樁生產至少需要幾千萬元,門檻較高,投資5000萬的三和當時感到最困難的還是缺技術人員,國內市場沒有管樁技術人員,當初以為管樁生產和水泥電桿技術差不多,就找到生產水泥電桿的廣東省構件公司,其實,生產管樁與生產水泥電桿完全不是一回事,于是一邊申報項目,一邊開始研究產品。
名噪粵港澳的一代沙皇
20世紀60年代沙行業沒有市場,要用就隨時到河里去挖。從小家境貧寒的韋澤林,為了養家活口,十幾歲就在家鄉的河道里挖沙掙錢,當時,許多事情不能做,挖沙倒沒人管,那時,村里只有一條渡船,利用這只船挖了沙后順著河拉到其他村去賣,就這樣越做越大,一天居然能賺二三十元,那時,對于內地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天文數。村里人看韋澤林有出息便讓他帶頭一起做,從此一發不可收,買船擴大生產,再買船再擴大生產,經過幾年努力,挖沙運沙賣沙,逐漸形成了一種產業。到1974年,從1條船增加到6條,由人工撐變成機器驅動,后來這一切都被說成是資本主義,而且是年輕的老牌資本主義,那時韋澤林才23歲。為了這沒少吃苦。后來,形勢又變了,韋澤林又重操舊業,他先后參與了澳門的機場、賭城、跑馬場、澳門大橋、深水港等等很多工程,把中山神灣珠江的沙沙泥泥都運過去填海造地,韋總在珠海也填了很多地,因此,在粵港澳一帶,業內都稱韋澤林沙皇(沙王)。
制定行標主要參與者
內地較早用管樁工藝的是三和與另一家小欖企業,當時,都處于摸索階段,韋總與另一家企業老板本身就是很要好的朋友,大家共同摸索發展管樁技術。管樁不同于電桿,電桿是使用鋼絲、鋼材編籠之后灌上混凝土離心低壓養護后就可以,但生產管樁要增加高壓養護經過耐腐蝕、高溫蒸氧等工藝之后才能使用,包括從端板(兩端的連接裝置)生產、編籠、喂料、離心、進入養護池、高壓養護等。離心成型、包括離心的時間、轉速等都有技術要求。同樣的水泥由于不一樣的工藝,產品的各項性能指標達到了不可思議的地步。管樁在國內當時還沒有技術標準,開始是參照日本的技術標準,國家行業行標是從前幾年才開始制訂的,三和公司是制定標準的一個主要參與單位。據介紹,三和管樁已在大江南北扎根,廣州大學城、九運會體育館、蘇州工業園等等,都有三和管樁。
管樁企業已成廣東水泥制品業龍頭
韋澤林說,根據國家發展目標,2020年是實現小康社會的時間,要達到這個目標,中國有很多項目需要建設或改建,最激動人心的是國家大規模的城市化建設,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也是管樁最大的需求國。據了解,廣東省已把管樁企業作為水泥制品行業的龍頭企業,隨著抗腐蝕性技術的突破,這項技術有可能向海防、堤防、江防、河防工程進軍,管樁的市場空間非常廣闊。現在的問題不是沒有市場,而是管樁企業趕不上市場的發展速度。
廠房剛建好遭遇200年不遇洪水
為了方便搬運沙石,三和的廠房設在靠近河道的防洪堤之外。1994年剛把廠房建好,就遇到小欖200年不遇的洪水,洪水把廠房淹沒了一米左右,有關方面決定停發堤防外土地使用證,沒有土地使用證,就影響了投資商的信心。他們于是取消合作,但廠房用地其他的手續都已辦好,錢也交了,甚至證也通知去拿,但由于防洪,一直沒有下文。
禍不單行,三和在內地定的兩個鍋爐由于規格不符合設計要求給三和的投產造成了嚴重影響,內地采用的是燒重油的意大利燃燒器,而廣東大量使用的是德國生產的燃燒器,后者質量更好,由于德國產燃燒器只有廣東才能進口,鍋爐在內地生產需預留德國燃燒器位置,但鍋爐運到三和安裝時,才發現接口不一樣,是意大利規格,如進行改造彌補,不但費時而且將留下安全隱患,所以三和堅持要求退貨,打官司花了近半年時間,由于對方的后臺硬,案子最終不了了之,最后還是重新定制一個鍋爐,從定貨到交貨,在加上安裝,足足被耽誤了一年時間。
生產PC樁幾乎砸了三和牌子
工人早已進廠培訓,幾百號工人坐等開工,沒有鍋爐就沒有高壓養護,就只能生產質量較差的PC樁,韋總告訴記者,普通水泥是600標號,管樁使用的水泥要達到900甚至1000標號,這需要靠工藝程序來完成。通過離心和攪拌達到用最少的材料做最好的產品目的,由于水泥在常溫下,只能利用它70%的功能,因為在水泥內有一種特殊成分,在常溫下表現不出來,為了把水泥性能全部發揮出來,需要高壓養護把余下30%的功能挖掘出來,使水泥強度再提高一個檔次,在10P大氣壓180度下經過幾小時,水泥結構發生反應,達到1000標號。而PC樁沒有高壓養護過程,最多只能達到600標號。當時,三和由于生產了一定的PC樁,給三和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幾乎砸了三和的牌子,對于產品質量,韋澤林深有感觸地說,生產一根管樁容易保障質量,但長期大量生產要保證質量就很難。創業難,要維護品牌更難,所以三和的產品質量一定要比別人好。
不怕沒市場就怕自己毀市場
作為起步較早的行業一員,韋澤林希望行業要盡早實行自律,共同維護市場,首先是維護產品質量。目前,國家正進行宏觀調控,市場需求銳減,供求平衡被打破,競爭壓力加大,業內企業開始打價格戰。國家的宏觀調控正好調到管樁業的上下游企業,上游產品水泥、沙石、鋼材等,下游的各大建設項目。大企業價格壓得低,中小型企業就難以生存,韋澤林認為,沒有一定的價格是不能保證產品質量的,新進入企業對管樁技術工藝了解不深,認為很容易,其實,企業要做到穩定質量確實有一定難度,這個行業不怕沒有市場就怕自己毀了這個市場,所以管樁業的巨頭們要做規范市場的領頭羊,做好質量、做好服務,帶領行業共謀發展。希望將要成立的行業協會能發揮積極的作用。
國內仍屬非鼓勵項目
管樁是用來支撐建筑物的重量,把受重延伸到基巖內,支撐力像傳導器一直延伸到地下受力層。管樁根據需要設定長度。據了解,我國的建筑施工一直采用灌注樁,是挖個孔把里面的泥漿抽出來,再把鋼筋放進去,要等一定時間后才能施工;而管樁工藝只要把樁位頭測好,馬上就可施工。兩種工藝的主要區別是:管樁主要用在沖積平原,管樁不用挖坑抽泥漿,直接通過樁機打到持力層就行;灌注樁的施工時間比管樁長,用管樁可以節約2/3的施工時間,灌注樁從挖坑抽泥漿到灌樁需要有養護期;管樁截面小、有彈性、抗震性、強度上有優勢。管樁是圓形,地震是水平沖擊,沖擊波對圓形的管樁可以緩解一些沖擊。管樁像鋼鐵一樣堅實,它的支撐力、防震防滲透性能是非常好的,一根小小的管樁能支撐至少100噸的重量,而且能長時間使用。灌注樁直接成本比管樁要高20%左右。盡管管樁的優點多多,但這項在日本已廣泛使用60多年的工藝目前在國內仍屬非鼓勵項目,主要原因是管樁是打入地下的,不易被人發現,也因為是新型的建材產品,引入國內也只有10多年時間,有關部門還對這項技術不了解。希望國家相關部門加強對行業的關注,充分了解關注正蓬勃發展的管樁業,被列為非鼓勵項目,對行業的發展是不利的。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惠安县| 贡觉县| 保德县| 锡林浩特市| 镇江市| 云南省| 根河市| 西乌珠穆沁旗| 河池市| 鄯善县| 云林县| 广平县| 岢岚县| 沐川县| 田林县| 安义县| 威海市| 芜湖县| 长岭县| 秀山| 独山县| 穆棱市| 巴马| 重庆市| 垦利县| 天镇县| 靖西县| 卓尼县| 屏南县| 广平县| 江阴市| 伊宁市| 辉县市| 望都县| 蛟河市| 德昌县| 义乌市| 文昌市| 曲阳县| 开原市| 郁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