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詳細內容
  余其俊(Yu Qijun),男,1963年12月生于安徽桐城。1983年畢業于山東建筑材料工業學院無機非金屬材料專業,獲工學學士學位。1986年畢業于武漢工業大學無機非金屬材料專業,獲工學碩士學位,并留校工作。1987年起在馮修吉教授指導下在職攻讀博士學位,1993年獲工學博士學位。1988年起任講師,1993年起任副教授。1995年5月至1999年4月任日本八戶工業大學客座研究員,1999年5月至2002年3月任日本新瀉大學助理研究員、日本學術振興會博士后研究員、客座教授。

  2002年5月起任華南理工大學教授,2004年被批準為博士研究生導師,現任華南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特種功能材料及其制備新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華南理工大學)副主任。中國硅酸鹽學會會員、中國材料研究學會高級會員、日本土木學會會員、日本水泥和混凝土研究會會員,兼任山東省水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廣東省水泥技術情報網副理事長和廣東省水泥與混凝土專業委員會委員。

  余其俊教授長期以來主要從事水泥和混凝土工學、混凝土耐久性、建筑材料的環境影響和廢棄物的再利用與再資源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或參加了國家教委博士學科點研究基金項目“水泥熟料礦物的結構與性能相互關系的量子化學研究”、湖北省科學基金項目“特種水泥”、武漢市晨光計劃項目“新型低堿度水泥與混凝土早強速凝劑的研制及其應用”、湖南省經委“高鐵早強普通硅酸鹽水泥的開發研究”、日本青森縣工業技術教育振興會資助項目“生態材料高活性稻殼灰的制造及應用研究”、“高性能低環境負荷型混凝土研究”和日本學術振興會未來開拓學術研究推進事業資助項目“廢棄建設材料的再利用研究”和日本經濟產業省、日本粉煤灰綜合利用中心共同資助項目“粉煤灰中重金屬離子的溶出和抑制的研究”等,在特種水泥、彩色水泥與混凝土、高活性稻殼灰的制備和重金屬離子溶出機理、溶出試驗方法、溶出抑制材料的開發、建設材料的環境影響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些國內或國際領先水平的成果。獲中國發明專利2項、獲布魯塞爾國際發明博覽會銀質獎1項和省級技術進步獎2項。1986年以來,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學術論文80余篇,并多次出席重要國際國內學術會議,近期文章被SCI收錄7篇,EI收錄12篇。

  余其俊教授近期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水泥與混凝土化學、混凝土耐久性、機敏混凝土、建筑材料的環境適應性與環境友好建筑材料、新型膠凝材料等。課題組及所在的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擁有水泥、混凝土材料制備與成型、新型膠凝材料研發、耐久性試驗、物性測試與表征、化學分析和微量組分分析等多種設備與儀器。

  余其俊教授現主持有1項國家“863”計劃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部級研究項目和1項華南理工大學高水平大學建設重大項目等,縱向在研項目經費逾200萬元。
更多»推薦精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 精英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喜德县| 犍为县| 涿州市| 碌曲县| 修水县| 乐亭县| 咸丰县| 工布江达县| 商洛市| 全椒县| 常宁市| 元阳县| 沙河市| 靖宇县| 怀集县| 甘孜县| 通渭县| 垣曲县| 定襄县| 秦安县| 本溪| 文安县| 天镇县| 滁州市| 延庆县| 霸州市| 藁城市| 南皮县| 梅州市| 喀喇沁旗| 辉南县| 贵定县| 丰顺县| 搜索| 固原市| 云南省| 兴仁县| 湖北省| 彭山县| 鄄城县| 集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