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詳細內容
      涂銘旌教授、男、中國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導師。1928年11月15日出生于四川省巴縣,1944—1947年同濟大學附中學習,1947—1951年同濟大學機械系畢業。1953—1955年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鋼鐵學院金屬材料系研究生畢業。自1951年歷任同濟大學助教,上海交通大學助教、講師,西安交通大學講師、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材料系主任,金屬材料及強度研究所副所長、所長。1983年赴德國卡爾斯魯厄大學材料科學研究所訪問研究一年。1988年8月調至成都科技大學,任高新技術研究院院長,現任四川大學教授,稀土及納米材料研究所所長。1984年被評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990年由國家教委和國家科委授予全國高等學校先進科技工作者稱號。1991年被收入《二十世紀中國名人辭典》,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995年被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涂銘旌院士曾任第一屆全國金屬材料及熱處理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第五屆常務理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材料學科評審組成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治金與材料”學科評議組成員,西安交通大學《金屬材料及強度》及上海交通大學《金屬基復合材料》兩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現擔任四川省機械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四川省納米技術協會名譽理事長,《材料熱處理學報》,《中國有色金屬學報》,《建筑材料學報》,《金屬熱處理》,《功能材料》,《中國表面工程》,《機械工程材料》等雜志編委或顧問。兼任山東省工業大學,太原理工大學,華僑大學名譽教授,以及同濟大學,吉林大學,西南交通大學,西南科技大學,合肥工業大學,河南科技大學等兼職教授。

      涂銘旌院士長期從事金屬材料及熱處理,材料強度與斷裂等學科領域的研究。作為主研人員在“發揮金屬材料強度潛力的理論與應用”、綜合強化”、“耐寒高強鋼的低溫脆斷規律、機理、判據及安全評價”以及“重大機械裝備失效分析”等方面的研究中,獲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名一項,省、部級成果獎十項,取得了上億元的社會經濟效益。

      涂銘旌院士近十五年來主要從事功能材料及納米材料的研究與應用。包括稀土釹鐵硼永磁材料、稀土貯氫合金,稀土室溫磁致冷材料及磁制冷樣機,電磁波屏蔽復合涂料,稀土摻雜ZnO高壓壓敏電阻,各種稀土納米材料,納米金屬粉體的制備與應用,納米ZnO、TiO2,SiO2、CaCo3復合改性及提升傳統產業,納米尺寸度上的分子組裝,以及微納米生物醫藥材料等。其中有兩項被列入“十五” 、“863”高技術材料項目。省部級鑒定科研成果十余項,申報國家發明專利二十項,獲部省級科技進步二等獎三項,其中微特電機用塑料粘結NdFeB永磁體的研究成果經成都銀河磁體公司產業化后,2003年產值已達到3億元;“室溫磁致冷材料”和“無釹稀土系鎳氫動力電池”兩項研究成果分別被評選為2002年和2003年稀土十大科技新聞。

      涂銘旌院士編寫并出版了《鋼的熱處理》、《機械零件失效分析與預防》、《材料創造發明學》等四本專著。與合作者聯合發表論文三百余篇,其中近百篇被SCI和EI收錄。培養研究生一百余名,三十名博士研究生被授予博士學位,尚有十多名博士生在讀。指導九名博士后,其中已有五名出博士后流動站。1996年榮獲香港柏寧(中國)教育基金“孺子牛金球獎”,1998年榮獲四川省優秀教師稱號。 
 
更多»推薦精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 精英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靖宇县| 新宾| 卢湾区| 益阳市| 婺源县| 桂阳县| 宜昌市| 恩平市| 建瓯市| 云霄县| 舞钢市| 广德县| 呼和浩特市| 成都市| 乌拉特后旗| 林西县| 综艺| 牟定县| 衡南县| 黄龙县| 阳新县| 如皋市| 中宁县| 肇庆市| 北安市| 金昌市| 监利县| 合作市| 黄石市| 吴忠市| 东乡县| 伽师县| 丽水市| 延安市| 阜宁县| 仪陇县| 富锦市| 东平县| 和田县| 浮山县| 长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