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的里氏8級地震,看到頃刻間被夷為平地的村莊、縣城,流離失所的災民,瓦礫下弱小無助的孩子……智海企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馮建新再也按捺不住,5月13日早上8時,他在第一時間向全體員工發出了捐資救災的號召,5月13日當天,集團所在的三省四地分公司共有2283人參與捐款,捐資總額59136元。5月14日,馮建新果斷決定以“智海企業集團”名義向災區捐款100萬元;5月15日,他再次決定在珠海、海口兩地以企業名義向當地紅十字會分別捐款10萬元。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馮建新有句常說的話:“我們辦企業的目的,從一定意義上講是承擔一種社會責任”。作為一個民營企業家,他從來都把道義作為以人為本的基本要求:“君子以厚德載物”,崇尚道德的人,不計較個人得失的人,有所得;對個人得失總是計較的人,反而無所得。
馮建新曾感慨地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支持教育、服務教育正是企業回報社會的一種方式。
近年來,馮建新領導智海企業集團向企業周邊地區、山區實施各類幫貧扶困、公益募捐和送溫暖活動200余次,累計捐款、捐物共計人民幣580余萬元。
在許多企業還在商潮中大浪淘金時,智海集團就先后投資新建了三所“希望小學”。
從2002年到2007年,正是馮建新事業發展的高峰期,在他的倡導下,智海集團在山西大學、中北大學、山西醫科大學等6所院校設立“智海助學金”,并以逐年滾動的形式資助貧困大學生完成學業。
5年的時間,智海資助的貧困大學生共達117名,年資助金額44.5萬元。2007年11月,馮建新以企業名義一次性向太原市慈善總會捐“慈善基金”1000萬元用于教育事業,把企業捐資助學再一次升華到新的高度。
今年10月,在山西省工商聯、省婦聯及太原市有關部門的支持配合下,智海在山西省16個縣啟動“智海愛心行動——春蕾橋”活動,年資助中、小學貧困學童1000名。
“責任”這個詞在智海企業集團整個管理體系中的意義非同尋常,責任的背后蘊藏著的不僅是對社會、也有對員工的一片愛心。
“對員工,我要做得非常簡單,就是讓每個人都感覺到家的溫馨。”馮建新真誠地說。凡在智海工齡滿一年員工的子女,都可享受報銷學費的福利直至高中畢業;智海員工的子女考入大學,集團一次性發給助學金;智海為員工繳納各項保險,以及大病醫療互助金,解除員工的后顧之憂。
“善待員工,用行動體現著智海以人為本的理念,使員工與企業共同成長。”這已經成為馮建新追求人性化管理的信條。一家純民營性質的企業能主動做到這些,并不多見。
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膽大還要心細
成功者的秘笈在于不斷求新。沒有敢為人先的精神,永遠只能吃別人嚼過的骨頭。同樣。沒有高瞻遠矚的膽識,也不能鑄就智海企業集團如日中天的事業。
10年的時間有多長?10年的時間能做什么?10年,智海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樁基施工隊發展成為擁有三省四地7個攪拌站,17條混凝土生產線,擁有山西省最大的水泥生產廠以及與之配套的運輸、機械、安裝、樁基、土建、房地產的產業鏈集團公司。這種跨越式發展讓人欽佩的同時,也引起了人們驚訝的目光——智海是如何做到的?
20多年前,中國的商品混凝土從上海、常州開始起步,到上世紀90年代中期,全國范圍開始不同程度地推廣和使用了商品混凝土。1996年山西省建設委員會轉發了建設部《關于加快預伴混凝土發展的若干意見》,把商品混凝土應用技術列入重點推廣項目。
同年3月,太原市政府以5號文件批轉了市城建委《關于推廣應用商品混凝土的實施意見》,揭開了山西以及太原推廣商品混凝土的序幕。
正當一些國家建筑單位對是否上馬預拌混凝土久議不決之時,馮建新憑著一種遠見和膽識,當機立斷,自籌資金,成為敢于吃螃蟹的第一人。在短短3個月內,馮建新率先在太原市建起了山西省第一座年產10萬立方米的商品混凝土攪拌站,并于1997年1月28日向社會送出了第一車合格的商品混凝土。
首座攪拌站的建成投產,讓馮建新看到了未來的曙光,使智海獲得了先機,從而挖到了市場的第一桶金,也給智海的發展帶來了扭轉乾坤的機會。
馮建新這樣總結這段輝煌的歲月:“智海的發展在于把握了市場先機,實現了急速擴張,一次次的擴張筑牢了企業的發展基石,使持續發展成為可能。”
萬事俱備,1999年4月,太原智海集團有限公司成立,1999—2002年,隨著市場需求量的不斷增加,馮建新帶領智海集團相繼在太原再建了兩座大型混凝土攪拌站,使混凝土產量在原基礎上提高6倍之多。
充分的準備,良好的時機,加之國家著力打造沿江、沿海經濟區的政策感召,使馮建新在山西商品混凝土市場已占據主導地位。
“做企業,絕對不能滿足于良好的現狀。”馮建新憑著強烈的“野心”,先后派員三下廣州、六進珠海,對珠海商品混凝土市場進行了全面考察,并以最快的速度在珠海的淇澳、臨港建起兩座年產100萬立方米的混凝土攪拌站,一躍成為珠海市最具實力的商品混凝土企業。
擴張的腳步并沒有停滯,2005年,隨著海南經濟的發展,智海又一次展開了擴張之翼,馮建新決定,在海南建站。這座攪拌站建成投產后承接了許多大型工程,使智海走出的腳步更加穩健。
可是,沒有一帆風順的旅程。在智海混凝土事業蓬勃發展之際,曾經遇到前所未有的兩個難題:一方面市場的需求大幅度增加,需要進一步擴充實力;另一方面混凝土的主要原材料——水泥供應受到嚴重制約,且質量難以保證。
馮建新困惑了,如何在市場和供求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成為他最大的難題。
然而在機遇與挑戰面前,馮建新并沒有退縮,他獨辟蹊徑,作出了產業鏈一體化的戰略決策:在繼續強化預拌混凝土主導產業的同時,上游向水泥制造業延伸,下游向建筑業、房地產業推進,用3到5年時間,完成產業鏈建設,形成了縱向產業鏈、橫向連鎖化、南北呼應的特色經營格局。
寧做黃埔軍校,更是人才的吸金石
“大浪淘沙,優勝劣汰,決定企業成功的因素有很多,但決勝的因素只有一個,它就是不斷超越自我。”站在混凝土市場的最高點,馮建新堅定地這樣要求自己。
馮建新深知,企業發展需要一個有力的文化支撐,需要一個永葆活力的人文環境。人才是企業品牌的靈魂,這些年來,智海以海納百川的姿態網絡了一大批優秀人才。在人才的任用上,做到人盡其才;在人才培養上,強調“以人為本,以德為先”;在人才的管理上,形成了深厚的企業文化和獨具特點的管理模式。
為打造百年智海,智海集團先后派出大批重要管理人員到北京大學進修深造,同時經常邀請業內知名專家學者來企業授課。在長期的生產經營活動中,智海積累了經驗,也培養了人才。
有人曾說“智海是混凝土人才的黃埔軍校,培訓的差不多了,人就飛了”。隨著市政建設規模的擴大,生產商品混凝土的企業越來越多,智海的一些員工,有被同行重金挖走的,也有自然流向同行企業的。
對此,馮建新有自己的看法:人從智海出去了,一是宣傳了智海;二是為社會培養了人才;三是競爭對手強了,這也更有助于推動智海的發展。耐人尋味的是,不少從智海走出去的人在幾年后又重新回到了智海。
兩條路,我們都要走
“智海之所以能發展成為今天的智海,正是因為它有大海的胸襟和氣魄,有大海的志向和遠見,正所謂智慧百川終成海。”談起智海集團,馮建新很自豪。
2009年,智海描繪出新的戰略藍圖:在金融危機的挑戰下,堅持“以人為本”,把優秀的員工、熱愛企業的員工以及為企業作出重大貢獻的員工作為企業的財富對待,逐步體現企業與員工共同發展的思路,打造戰無不勝的智海團隊。
就在馮建新帶領他的團隊在混凝土企業拼殺之際,他選擇了長江商學院作為他開拓思路的一條通道。
馮建新感慨地說:“長江的課程,真的讓我收獲了很多,不論是辦企業,還是為人處世,都為我展開了另一種思路。”
長江商學院教授的精妙講解,使馮建新視野得以開闊,思維得以升華。他坦言,企業要獲得更大的發展,需要汲取西方國家的管理精華,融會貫通。
“提升社會責任感,并以產業報國為使命,才能使中國混凝土業走向國際市場。長江無疑能夠幫我實現這樣的夢想。”作為長江商學院的優秀學員,馮建新心存感激。
想到未來,馮建新信心十足地保證:“智海的未來,這兩條路是必須要走的:在國內市場做老大,同時進軍國際舞臺!”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红原县| 玉林市| 云梦县| 偏关县| 云龙县| 阜阳市| 砀山县| 陈巴尔虎旗| 白朗县| 景东| 沛县| 政和县| 虹口区| 四子王旗| 泰顺县| 遂昌县| 石景山区| 九龙城区| 军事| 怀柔区| 昆明市| 南江县| 扶绥县| 神农架林区| 前郭尔| 廊坊市| 襄垣县| 乐昌市| 大悟县| 南投县| 榆林市| 井冈山市| 闽清县| 通化县| 黑河市| 武川县| 密云县| 广东省| 南安市| 沾化县| 阿巴嘎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