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心是一片海洋,可以溫柔卻有力量。讓魚兒可以隨波逐浪,使船帆可以順利歸航。宋志平喜歡這首歌所描述的意境,將愛、包容、付出與責任融為一體顯現在眼前。聽著宋志平的聲音,腦中浮現這歌詞所描繪的意境,可清晰地感受到他內心縈繞的歌聲:輕緩而有力量,深邃而又堅強。
聽宋志平講話,那種舒緩平靜、厚重謙和,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感覺由衷地從內心深處自然產生,感覺就像是和一位親切的老師談心,不急不躁、不慌不忙,對事情的來龍去脈闡述清晰,對事理的分析淺顯易懂,對事情把控的尺度精準到位。
讓聽者產生如此美好感受的深層原因,在于宋志平的個人魅力和豐富的內心世界,正如他自己所說的一樣,“人應有海洋一樣的胸懷和品德,仁愛、包容,卻有氣勢磅礴的力量”。心胸開闊,像海洋一樣寬廣、包容,卻又充滿著強大的力量。
大凡功成名就的企業家都有著豐富的企業管理思想或哲學思想。宋志平熟讀各種管理學、哲學經典著作,在實踐中創新并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與歷史上的很多著名企業家有著許多相似的地方,總能讓人感受到其閃爍的光芒,究其原因,是在他們的內心有著許多包容、責任與仁愛。
宋志平說:“企業家首先要有一顆素直的心。”
“素直的心”術語來自日本企業家松下幸之助在20世紀70年代的著作《經營的本質》,其含義是“純正的心”。宋志平把這本小手冊發給中國建材集團的每一位管理干部,讓大家認真領會與理解,而他本人則通過身體力行給大家解釋了什么是素直的心。
在早些年,宋志平曾在給姐姐的信中寫道:”我們都是一個普通人,這一生,就讓我們做點普通人能夠做的事情吧。”
秉承樸素的人生理念,堅持著干一行愛一行的精神,宋志平在22歲大學畢業就到建材行業工作,從3年技術員工作起步,后轉到銷售員崗位,又做了10年的副廠長,從副廠長到廠長又干了10年,而后擔任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長近18年。宋志平有著非常執著的純正之心,在水泥這樣的艱苦行業深深扎根,為國有企業的發展奉獻智慧和力量。
盡管宋志平在書寫著央企經營發展的奇跡,但他也感觸頗深:做我國大型央企的負責人,做得并不輕松。在他擔任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長之初,公司只有20億元的銷售收入卻承擔著30多億元不良債務,但他只用了10年的時間就讓公司變成年收入近2000億元的世界五百強大企業。
這種變化不只是企業規模與收入的變化,更在于企業的文化、理念、經營方式、管理制度等各方面,所帶來的變化只有中國建材人感受最深,理解最透。
宋志平以素直之心對待生活與事業,成為影響他經營與處世的一個基本法則。他認為自己是一個隨遇而安的人,并不是像很多人所認為的具有鴻鵠之志,而是在面對一個又一個挑戰的時候,他始終能有一顆素直的心。宋志平在分享心得時強調,素直之心對企業家非常重要,特別是中國企業家要把企業當作心中最重要的職業來做,而不是當作自己的人生跳板。
宋志平的素直之心不僅贏得了建材員工們的尊重與認可,也深刻地影響著市場及利益相關者對中國建材集團的認識。素直之心所帶來的力量,讓北新建材、中國建材集團這樣深陷財務危機的公司奇跡般地復活、壯大。
當宋志平接手中國建材集團時,很多銀行歡呼雀躍,說宋志平來了,我們的錢有人還了,其根本原因在于銀行等利益相關方深信宋志平那素直之心的力量,深信他能把中國建材集團經營好。
而在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中國建材集團也遇到市場和資金困難的問題,但宋志平以他的素直之心應對危機所帶來的種種困難,時常對部下強調:所有的困難都要以積極的態度去解決,并且最困難的時候也往往伴隨著轉機。
宋志平用切實的行動全面闡釋了素直之心的人生態度及其所包含的真正含義,讓中國建材集團有了騰飛的原動力,但讓中國建材集團做大還需要有包容之心。
松下幸之助說過,帶領十幾人的小團隊只需要言傳身教就夠了,帶領幾千人的大團隊只需用管理就夠了,但帶領四五萬人的大公司就要用思想去感化。在此基礎上,宋志平補充說道:“帶領一個幾十萬人的大企業,你可能需要雙手合一,用一顆包容的心去拜托他們。”
宋志平喜歡蔡琴的歌《我心似海洋》中所描述“我的心是一片海洋,可以溫柔卻有力量”。在2003年中國建材集團成立的時候,監事會主席說“中國建材如果不在行業里做第一,這家央企就沒有存在的價值”。這句話讓宋志平感受到了一種無形的壓力,感受到必須向前邁進,由此開啟了中國建材集團轟轟烈烈的重組、壯大發展之路:
從2006年3月在中國香港上市,到2007年的汪莊會談,再到廣為傳頌的“央企市營”模式新鮮出爐,成為世界頂級商學院哈佛大學的教學案例,直到現在成為3000億級世界500強公司。
在歸納總結中國建材集團快速發展壯大的原因時,宋志平認為清晰的戰略和堅定的執行力是最重要的,但更為重要的因素卻是包容的文化。正如海洋般寬廣的胸懷,包容的文化思想成為貫穿于宋志平經營理念的主線,尤其是在對待水泥行業的競爭、重組時,他非常注重包容的文化所內生的力量,由此催生出宋志平“共生多贏”經營理念。
包容之心在汪莊會議時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樣,在水泥行業的重組過程中,包容之心也讓中國建材集團不斷刷新行業高度。
在面對競爭時,宋志平抱著包容之心,崇尚競爭,坦然地接受競爭,并通過競爭提高行業水平與效率,促進創新,但強調適度的競爭要以提高行業整體的能力為出發點,讓所有企業共同前進,相互包容。可見,宋志平所贊賞的是競合理論,而不是叢林理論。
宋志平的包容之心力量強大,他創造了“央企市營”的成功模式,創造了讓中國建材集團迅速壯大的奇跡。包容之心始終伴隨著高度的責任之心。責任之心,不僅是宋志平內心世界最為強大的動力源泉,更是讓宋志平完成重要歷史使命的法寶。
正如宋志平自我評價道:“雖然大家都說我很包容、很寬容、很溫和,但是我認為作為一個領導人,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顆負責的心。”
當年宋志平剛上任不久,集團公司樓底下有一伙下屬公司的人,他們在亞運村交款買房卻沒拿到房產證,房款被公司花光了。辦公室的干部讓宋志平躲起來,但宋志平卻說那是我們自己的員工,要聽一聽他們的聲音,爾后與其中的3位代表交談,還熱情地招待了他們。宋志平通過努力,很快就把久拖未決的問題解決了,這些員工后來特意送來寫著“為民做主的好官”的錦旗以表示衷心感謝。
這件事情也讓宋志平對企業的責任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公司的管理干部不僅要對員工負責,還要對所有股東負責,要用好的業績回報股東。
貫穿宋志平經營哲學的根本是仁愛之心。宋志平認為,企業是人,企業為人,企業靠人。他非常重視員工的幸福指數,堅持為員工的幸福努力工作,反對在企業里搞無原則的爭斗,不贊成與員工的幸福背道而馳的經營管理活動。他還認為,如果員工說不幸福,企業再大也毫無意義。
此外,宋志平認為企業是人格化的企業,企業有義務承擔社會責任,企業還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的時候,宋志平第一個想到輕型房屋,中國建材集團在5月13日就通過媒體宣布向災區捐助輕型房屋救助災民,他本人也在5月20日親自陪同國務院國資委領導到達綿陽城區旺莊鎮,籌劃幫助受災嚴重的東汽建設臨時居住區。
宋志平堅持的四大和諧就來自于他的仁愛之心:與自然和諧,善用資源;與社會和諧,服務建設;與競爭者和諧,互利共贏;與員工和諧,讓員工和企業共同成長。
宋志平具有海洋般寬廣與包容的胸懷,他將素直之心、包容之心、責任之心、仁愛之心融為一體,并將其融會貫通后演化為經營管理思想,演繹了一段段管理史上的傳奇。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康市| 呈贡县| 台湾省| 新和县| 静海县| 邳州市| 马鞍山市| 寻甸| 湛江市| 绥江县| 奎屯市| 新丰县| 和田市| 包头市| 奉节县| 永城市| 莱州市| 金华市| 怀化市| 太仆寺旗| 宁化县| 务川| 澎湖县| 麻阳| 揭东县| 周至县| 如皋市| 密山市| 潼关县| 浑源县| 鸡东县| 开远市| 新巴尔虎左旗| 桐城市| 姚安县| 大兴区| 库车县| 江口县| 遂川县| 霍城县| 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