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詳細內容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充滿了艱難和苦痛的一年。在這一年里,“新冠疫情”打亂了全社會正常的生產和生活秩序,水泥行業也未能幸免。但值得欣慰的是,我國政府率先做好疫情防控,加快推進復工復產,率先實現了經濟增長由負轉正,在國民經濟穩步復蘇的帶動下,水泥行業歷經坎坷走出了漂亮“V”型曲線,實現行業效益平穩,展現出行業強大的韌性和強勁的恢復能力,向社會交出了一份靚麗的答卷。2020年水泥行業取得了哪些成就?2021作為“十四五”的開局之年,又將面臨什么樣的挑戰?未來的發展趨勢如何?對于行業所面臨的重點和難點問題,中國水泥協會有哪些重點工作要做……,帶著這些問題,記者日前對中國水泥協會執行會長孔祥忠進行了獨家專訪:


記者:過去的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全球經濟受到了疫情的巨大沖擊,水泥行業也是跌宕起伏,請您對2020年水泥行業發展做個簡單的總結,行業取得了哪些重要成績?為此行業付出了怎樣的努力?


孔祥忠: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和汛情雙重影響,水泥行業運行出現大幅波動,其中一季度我國水泥產量同比下降24%,創本世紀以來最大跌幅,二、三季度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國家加快落實“六保”“六穩”政策,經濟持續穩定復蘇,基礎設施建設快速恢復,水泥市場逐步好轉,需求強勢反彈,水泥產量由負轉正,水泥行業總體呈現了“量價齊穩”的態勢,全年行業效益與上年基本持平。總結2020年的成績,主要包括五個方面:


1.行業在面臨“新冠疫情”突發這樣重大沖擊面前,仍然能夠保有強大的定力,堅決推動行業供給側結構性調整。產能減量置換政策的有效落實使得行業新增產能總體得到了有效控制,同時,通過各地開展錯峰生產和行業自律,較好地實現了各區域市場供需動態平衡,產能減量置換和錯峰生產等政策的有效執行為2020年實現行業效益穩增長的目標提供了重要保障。


2.絕大部分大企業領導人展現出了高度的政治站位和行業利益至上的大格局,有效發揮了大企業的市場主導作用。同時,各省級水泥行業協會積極引導相關企業開展行業自律,有效維護了市場公平競爭環境,促進了市場的平穩有序。


3.科技投入和數字化技術應用成績頗豐,整個行業及相關企業的創新能力得到了迅速提升。2020年中國水泥協會新制定了8項行業標準,創歷年之最;從相關政府主管部門評定綠色工廠、綠色礦山、能效“領跑者”等名單情況看,水泥行業都走在了前面,在工信部2020年重點用能行業能效“領跑者”企業名單中有28家水泥企業入選;數字化應用方面,水泥企業大力推進數字化轉型,積極探索智能制造,打造智能化工廠,在國家5G應用+工業互聯網競賽,華潤水泥獲5G+工業互聯網千萬級商用項目 一等獎,海螺獲5G應用項目二等獎。由此可見,行業在管理、生產技術等方面的數字化應用已經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4.生態文明建設的理念在業內進一步深入人心。創建清潔工廠、實現低碳綠色發展,現已成為行業自覺行為和企業自我約束的重要內容之一。除此之外,眾多水泥企業還積極承擔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及工業固廢、危廢等環保任務,為整個社會的生態文明建設做出了諸多貢獻。


5.產業結構不斷優化。2020年行業日產5000噸以上大規模水泥熟料生產線產能占比進一步提升,淘汰了一批日產2500噸以下小規模落后生產線,行業頭部企業營收規模所占行業比重也得到了同步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水泥行業所取得的成就,首先應歸功于各級政府主管部門對水泥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視和支持,同時,也要感謝水泥行業大企業領導,正是有了他們的責任擔當,大企業才能充分發揮對行業的引領作用,為行業持續穩定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另外,各地方省級協會(水泥、建材協會)在爭取地方政府支持、區域市場協調、政策執行監督等方面做了大量辛苦工作,中國水泥協會則在推動產業政策出臺、組織行業交流、搭建政府與企業間溝通橋梁等方面積極發揮自身優勢,付出了很多努力,取得了顯著成效。


記者:錯峰生產是水泥行業效益穩定的重要保障,在2020年歲末,工信部和環境生態部聯合出臺《關于進一步做好水泥行業常態化錯峰生產的通知》,新政將對行業帶來怎樣的影響?在執行錯峰生產過程中,我們還存在哪些問題?將采取怎樣的應對措施?


孔祥忠:2020年底先后推出的常態化錯峰生產、產能置換新政是政府推動水泥行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創新舉措,是政府深化“放管服”改革在水泥行業的重要體現,也是政府根據水泥行業實際發展情況科學謀劃、因業施策的具體表現。同時,這也是整個水泥行業在追求行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實踐中得來的智慧結晶。客觀上加強環境保護和化解產能過剩都是行業的長期任務,這是錯峰生產常態化的背景和依據,在產能沒有實現合理利用前,“十四五”期間常態化錯峰生產政策依然是行業有效化解過剩產能的重要抓手。錯峰生產讓企業更深刻地認識到行業除了競爭,還有合作,這對建設先進的“競合”行業文化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從企業經營管理上來說,錯峰生產為企業優化提升和科技創新提供了有利條件。


錯峰生產執行過程存在的問題主要集中在水泥窯協同處置項目和電石渣水泥熟料生產企業方面,比如有些地方對有全年協同處置城市生活垃圾及有毒有害廢棄物等任務的生產線可以不進行錯峰生產,但要適當降低水泥生產負荷,對電石渣水泥熟料生產企業提出應與非電石渣水泥熟料生產企業協商簽訂“錯峰置換”協議,補齊停窯時間等。這里其實存在量化指標模糊和具體協調方式不明確問題,這就要求地方行業主管部門在制定錯峰生產政策時,需要因地制宜,根據市場情況變化,制定科學合理的配套措施,制定可操作性更強的實施細則;地方協會也需要加強協調和監督工作;區域內大企業需要提高站位,發揮市場主導作用,做好行業自律表率,配合錯峰生產新政執行真正落到實處。


記者:實施產能置換是水泥行業供給側結構性調整的重要抓手,在“十三五”收官之際,工信部發布《水泥玻璃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修訂稿)》,公開征求意見,這項新政加大了產能置換比例,這對行業去產能有怎樣的影響?


孔祥忠:《水泥玻璃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修訂稿)》目前還處于公示期,其導向是加大產能置換比例,提高新建產能成本,有效控制新增產能,化解過剩產能作用會因此進一步強化。產能置換對于淘汰落后產能具有重要意義,是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的有效手段。


對于跨省置換新建產能較多地區,則需要警惕,如果地方主管部門認識不到位,繼續盲目新建大量生產線的話,雖然僅僅是市場行為,但這或許會給本地區行業帶來災難性后果。對于產能置換政策執行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中國水泥協會正在積極收集整理,爭取向政府主管部門提出相應建議,將在細節方面進一步完善。


記者:近年來,在政府和行業的共同努力下,水泥行業整體實現了健康平穩發展,但也存在著區域發展不均衡的問題,比如東北、貴州等區域拖了行業發展的后腿,您認為這些區域問題產生的根源是什么?應該如何解決?協會和企業應做出哪些努力?


孔祥忠:近年來,水泥行業雖然取得了良好發展,但也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區域發展不均衡問題。“南強北弱”的市場差異十分突出,客觀上這種差異與我國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高度相關,另外,個別省份出于發展需要,為追求投資盲目新增產能的情況依然存在;部分水泥企業因思想格局問題導致錯峰生產、產能置換等政策執行不到位,行業自律不足等現象時有發生。這些問題都會對行業發展造成負面作用,需要重點關注并解決,當然,這需要一個時間過程。


東北和貴州問題出現的根源除需求不足外,當地部分企業格局不高、經營理念落后也是重要原因,開大票、賣冬儲等類似行為均屬惡性競爭,是零和博弈。當然,個別大企業缺乏責任擔當意識,市場主導作用發揮不好,錯峰生產政策執行不到位等也是重要因素。總之既有客觀市場因素,也有企業本身的主觀原因。問題想要得到解決,建議首先要以常態化錯峰生產新政為依托,以貫徹執行新政為抓手,強化行業自律意識,做好政策落實。


各級協會組織要充分發揮市場協調作用和政策執行監督作用,把區域內所有水泥企業的效益增長作為工作的最高目標和任務,服務好行業主管部門和各相關企業。另外,區域內大企業要做產業政策執行的表率,發揮引領作用。


記者:在推進行業低碳綠色發展方面,目前,中國碳達峰、碳中和已提上重要議程,水泥行業會有哪些相關政策出臺,企業應做好哪些準備工作?


孔祥忠:水泥行業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需要務實推進。2020年9月,我國向世界鄭重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作為2021年的重點任務,水泥行業是二氧化碳排放的重點行業,實現低碳減排至關重要。“十四五”期間水泥行業碳達峰要從技術減排和結構減排同步推進,形成有中國特色的水泥行業碳達峰路徑。


中國水泥協會將圍繞編制《中國水泥行業碳交易指南》、《中國水泥行業碳達峰路徑》、設立全國水泥行業碳基金三大任務,盡快促進形成行業共識,爭取有利政策,在完成碳達峰的同時,加快行業結構調整和企業轉型升級。行業和廣大企業要提前謀劃與布局碳減排工作,做好進入碳交易市場的準備,要從自身實際出發,制定切實有力措施,推進水泥行業碳達峰目標的提前實現。


記者:對于2021年及“十四五“期間水泥行業的發展前景您有怎樣的展望?


孔祥忠: 2020年,面對疫情沖擊帶來的巨大挑戰,我國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重大成果,經濟較快實現恢復性增長,水泥行業也因此獲益,在全行業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全年運行“量價齊穩”的不易成果。


2021年,我國經濟將持續穩定復蘇,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仍將為經濟穩增長發揮重要作用,水泥需求仍能保持穩定,加上水泥錯峰生產和產能置換兩大產業政策保持延續,先進行業文化建設和行業自律有望的進一步加強,我認為行業效益會繼續保持平穩增長。


“十四五”期間水泥行業機遇和挑戰并存。中央提出“六穩”、“六保”政策,強調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深入推進重大區域發展戰略,加快國家重大戰略項目實施步伐,以新型城鎮化帶動投資需求,推動舊城改造和城市群、都市圈一體化發展,這是行業發展的重要機遇,需要整個行業共同把握。


國家對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的不斷提高,水泥行業面臨的環境保護、節能減排低碳發展及協同處置任務會持續增加;按照“十四五”規劃建議要求,水泥行業還需要不斷加大科技投入,提升行業發展質量;水泥行業產能嚴重過剩的局面沒有改變,尤其是北方地區產能過剩矛盾更加突出,部分地區無序競爭導致區域性行業虧損,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生態仍很脆弱,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任務依然艱巨需要持續推進;大企業集團經營理念存在差異,行業自律有待深化,行業協會加強市場協調的任務越來越重,責任越來越大等。以上這些情況都是水泥行業“十四五”期間需要面臨的挑戰。


水泥行業將為國家經濟發展繼續發揮基礎原材料的重要作用,支持經濟建設,服務經濟建設,同時做好行業自身的結構調整工作,按照高質量可持續發展要求,構建行業發展的新格局。


記者:為繼續發揮重要的行業引領作用,中國水泥協會下一步有哪些重要的工作計劃?


孔祥忠:我們的服務得到了政府主管部門的信任和認可,得到行業大企業的有力支持。在“十四五”期間,中國水泥協會將繼續做好四項服務工作,服務政府、服務行業、服務企業、服務社會,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于“十四五”發展規劃建議,推動行業創新發展,提升協會影響力,為行業健康發展做好服務工作。下一步協會的主要工作包括:加強兩大產業政策的宣貫,發揮泛東北辦的督查功能,監督執行常態化錯峰生產和產能減量置換政策情況;制定行業“十四五”發展規劃,提出行業科技創新指導意見、推動水泥產品質量可追溯體系建設;以執行常態化錯峰生產政策為抓手,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環境,促進行業效益穩增長;加大行業科技創新力度,提高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務實做好水泥行業碳達峰、碳中和的引導推進工作等。

更多»推薦精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 精英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离岛区| 阿克| 石泉县| 岗巴县| 武功县| 静海县| 肇州县| 错那县| 菏泽市| 安新县| 江口县| 万州区| 陵川县| 丰县| 泸西县| 蓬溪县| 大田县| 玉溪市| 乌苏市| 贵定县| 上杭县| 永善县| 海盐县| 湖北省| 抚松县| 信丰县| 新巴尔虎右旗| 丹凤县| 宣城市| 阿拉善左旗| 塔河县| 云南省| 永修县| 定结县| 浏阳市| 西安市| 綦江县| 武宁县| 平江县| 正镶白旗| 巨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