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在“十三五”收官之際,兩部委聯合下發《關于進一步做好水泥常態化錯峰生產的通知》,中國水泥協會執行會長孔祥忠在其發表的題為《常態化錯峰生產是保障行業“十四五”供給側改革的重大產業政策》的文章中指出,《通知》為“十四五”水泥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未來水泥行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重大的政策保障。
如何做好水泥行業的錯峰生產,推動“十四五”水泥行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是行業當前所面臨的重大課題。為此,記者特別邀請行業和企業高層人士 “共話水泥錯峰生產,把脈“十四五”行業高質量發展”,以期共同為水泥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建言獻策。
“2020是全世界人類難忘的一年。人類原本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彼此分享的是同一個地球,同一個命運。每一次風暴和災難都帶給人類以啟迪,在大自然面前,人類要學會尊重、懂得謙卑”。回顧剛剛過去的被疫情肆虐的一年,臺泥集團董事長張安平向記者發出這樣的感慨。他表示,尋找新的生活方式和社會責任,是臺泥未來的航程。人類的文明和自然環境,必須也應該同時可兼顧,并得到改善。
202101071758055365.jpg
2020年12月,國家工信部和生態環境部聯合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做好水泥常態化錯峰生產的通知》。針對這一項新政,張安平表示,臺泥一直以來積極落實錯峰生產常態化政策。此項新政是對錯峰生產政策的升級,這對于化解過剩產能,避免同業間惡性競爭將起到決定性的作用。行業層面,新政將有效減少排放,亦可帶動市場有序競爭、創造“合作共贏”的局面,既加強了環境保護的力度,也使行業效益趨于穩定平衡。企業層面,常態化錯峰生產有益于水泥企業在“穩增長、調結構、促創新、增效益”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轉變市場經營的傳統舊觀念,新政將為水泥企業實現降低排放和能耗的技術改造贏得時間。
張安平還指出,好政策的落地需要廣大同業的嚴格執行,當前還存在少部分同業自律度不足,錯峰生產執行不到位或拒絕執行情形,如若協會及各地政府無法有效介入干預,或造成部分區域市場無法發揮政策效應。建議加快落實提高行業集中度,嚴格審查產能置換之新增產能。對于自律不足、執行錯峰不力的企業,應由政府制定規范,明確處罰制度,強化監督檢查,并交由省級政府單位落實執行。常態化錯峰生產的政策紅利保障了水泥行業“內循環經濟”體系的暢通。企業和行業應落實政府政策引導,在提升企業經濟效益同時,在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產業轉型升級、水泥行業數字化智能化、發揮水泥行業協同處置優勢等方面實現多贏局面。
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要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今年1月5日,生態環境部發布了《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國家工信部、發展改革委和生態環境部等部委公開了有關碳達峰、碳中和的工作部署,碳交易也引起了水泥界人士的關注。在2020年中國水泥大型企業領導人圓桌會議(C12+3峰會)上,張安平曾闡述了自己對“水泥業節能減碳、如何達成巴黎氣候協定碳中和目標以及倡議建立水泥業內碳交易機制”等問題的見解。此次采訪中,在談到“十四五”水泥行業的發展方向時,張安平再次強調了自己的觀點:臺泥一直相信“碳交易”是節能減碳政策的一個基石,是應對氣候變化、以符合成本效益原則減低溫室氣體排放的關鍵工具。從歐盟等國及中國碳交易試點城市近年來的運行數據來看,“碳交易”對碳排放效率具有顯著提升作用,持續實現碳排放量、碳強度雙下降。一方面將企業納入碳排放市場機制,以經濟手段實現碳排放量降低的效果;另一方面也能引導企業加快轉型升級,推動綠色低碳發展。
“十四五”期間,水泥行業應當同心協力幫助政府建立一個業內碳交易的計價機制,這一機制不但要阻止溫室氣體的排放增加,更將鼓勵不同的制程智能化制造導入水泥的生產,帶動水泥業整體技術的提升。企業應當持續落實節能減排工作,并開發替代原燃料大幅降低碳排放。
他最后表示,在水泥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及《關于進一步做好水泥常態化錯峰生產的通知》等產業政策指導下,“十四五”水泥行業仍將共享改革的紅利和成果,同時促進水泥行業綠色低碳發展和加快實現高質量發展。“十四五”也將為水泥行業步入智能化和清潔化生產創造重要機遇。但同時也要注意,全球新冠疫情仍未有效控制,存在影響整體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行業及政府必須遏制無序的異地產能置換之新增產能,避免再度惡化產能過剩。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阳市| 温泉县| 乌兰浩特市| 平江县| 曲麻莱县| 屯昌县| 丽江市| 海原县| 闽侯县| 黄平县| 酒泉市| 财经| 基隆市| 涞源县| 宣化县| 柯坪县| 道真| 措勤县| 德庆县| 汝阳县| 泗洪县| 兴安盟| 皮山县| 禹州市| 黄浦区| 大关县| 瑞金市| 额敏县| 休宁县| 台中县| 法库县| 安乡县| 彭阳县| 阳泉市| 利津县| 西安市| 兰西县| 新兴县| 铜梁县| 鞍山市| 东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