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曙光
1957年7月出生,教授、博導。現任武漢市副市長。
學科專業: 材料學
工作單位: 武漢理工大學材料學院
聯系電話: 027-88663246 027-87651580
教育經歷:
1982年畢業于武漢建筑材料工業學院,獲工學學士學位;
1987年和1992年分別畢業于武漢工業大學獲工學碩士和博士學位。
研究方向: 水泥礦物組成、結構與性能設計;高性能水泥基復合材料;特種水泥與混凝土的研究、制備與工程應用;混凝土耐久性及其工程技術。
科研項目: 主持和承擔國家重大科技攻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各種省部級科研項目30余項;主持、承擔重大工程和企業技術攻關項目數項。獲省、部級以上科技獎8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在國內外刊物和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150余篇、其中被國際權威三大檢索系統收錄33篇,出版著作2部,參編2部。
獲獎成果: 已主特承擔國家重大科技攻關、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課題(973)、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課題(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各種省部級科研項目二十多項。取得科技鑒定成果十二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和各種省部級獎勵10項。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40余篇,被SCI、EI國際權威檢索收錄31篇,出版《特種水泥》著作一部,參編著作兩部。已培養博士、碩士研究生40多人。現任中國硅酸鹽學會理事,國家建筑材料行業科學技術教育委員會委員,武漢市建筑科技專家委員會特聘顧問,《建筑材料學報》、《水泥工程》、《華中科技大學學報·城市科技》編委,湖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享受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提出的水泥基復合材料有機—無機多相互穿網絡結構模型和界面增強機理、高性能水泥混凝土材料的延遲膨脹理論,對設計、制備新型高性能材料提供了理論指導;輕質結構混凝土和生態水泥與混凝土的研究與應用工作具有前沿性和較大影響。參加各類工程建設項目幾十項,對重點工程建設和重大工程關鍵技術的解決做出了突出貢獻,取得了較大的經濟與社會效益。
其他信息: 武漢市副市長,中國硅酸鹽學會理事,國家建筑材料行業科教委委員,湖北省青年科協副理事長,武漢市建筑科技專家委員會特聘顧問,《建筑材料學報》、《水泥工程》、《華中科技大學學報·城市科技版》《武漢混凝土》雜志編委。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息烽县| 仁怀市| 旬邑县| 东海县| 堆龙德庆县| 容城县| 原阳县| 杭州市| 海林市| 上林县| 揭西县| 无极县| 五莲县| 台江县| 厦门市| 桂平市| 卫辉市| 达尔| 南城县| 宣化县| 禄丰县| 海阳市| 盐城市| 浑源县| 兴安盟| 丹寨县| 渑池县| 太白县| 温泉县| 崇左市| 龙口市| 正安县| 金阳县| 吴堡县| 阿坝| 德安县| 白山市| 汉寿县| 韩城市| 肇州县| 河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