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科研狂人——實驗中被炸斷右腿也不退卻,完成幾十項科研成果和70多項發明專利,填補了多項國家技術空白,榮獲中國化工界最高榮譽“侯德榜化工科學技術獎”。
他是創業達人——主動“下海”轉化科研成果,把靠8萬元借款起步的校辦工廠,發展成年營收74億元的國內環氧乙烷衍生精細化工新材料行業的領軍企業、全球最大的減水劑聚醚和晶硅切割液的制造商。
他就是來自東北的奧克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奧克股份董事長朱建民。
日前,在做客由上海證券報和約珥傳媒聯合打造的《直面掌門人》節目時,朱建民講述了他和團隊的科技創業歷程以及所書寫的奇跡。
立志科研,腿被炸斷也不退卻
朱建民對科研的熱愛始于大學期間。
1978年,他剛滿18歲,幸運地成為恢復高考后第一屆高考生,并被沈陽化工學院遼陽分院基本有機合成專業錄取。
“我們這一代人特別珍惜學習機會。”朱建民回憶道,春山磔磔鳴春禽,此間不可無我吟。大學期間,他和同學一起發奮讀書。
大二時,朱建民立下人生目標——“考取研究生,從事化工研究,成為科學家。”朱建民笑著說,“當時,根本沒想到未來要做一個企業家。”
大學畢業后,朱建民連續兩次報考中科院某研究所研究生失利,但沒有氣餒,第三年以優異成績考取了大連理工大學應用化學專業碩士研究生。
1988年,朱建民研究生畢業,進入遼陽石油化工高等專科學校當了一名化學老師。“這是一所大專院校,當時并不以科研為主,但我堅持要搞科研。”朱建民說,他領銜創建了精細化工教研室并擔任主任,同時,帶領兩名同事成立了環氧乙烷精深加工課題組。
環氧乙烷催化聚合是朱建民讀研究生時的課題,雖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待研究和攻關的領域依舊很多”,朱建民說,“化學很奇妙,不同的原子組合,不同的排列,得出的產品性能千差萬別。”
而環氧乙烷衍生的產品應用非常廣泛,不僅包括香皂、牙膏、洗滌劑、礦泉水瓶等日用品,還有芯片、線路板等高端領域,甚至能在頂尖的生命科學中用于生命蛋白的修復。
3年中,他們業余時間幾乎都“泡”在實驗室,設計分子結構、研究試驗方案、篩選催化劑、優化合成條件……
就在他們陶醉于科研之中時,一場大難悄悄降臨。
1991年7月24日中午,朱建民和同事顧不上吃午飯,繼續埋頭做著環氧特種聚醚合成放大試驗。突然,一個2升暖水瓶般大的高壓反應釜發生爆炸。
此次爆炸的威力堪比炸彈,炸裂后的一塊鐵片在切斷朱建民的右腿后,又穿破厚實的墻壁,落到隔壁辦公室。
由于失血過多,朱建民多日徘徊在鬼門關邊緣,最后,雖然死里逃生,但被炸斷的右腿已無法接上,留下了終身殘疾。
爆炸、傷殘并沒有動搖朱建民做科研的志向。出院后,他戴著假肢,一瘸一拐地回到實驗室,繼續他的環氧乙烷研究。
轉化成果,主動上“梁山”創業
整天埋頭于象牙塔做科研和試驗,顯然不是朱建民的最終目標。
1992年,東方風來滿眼春,全國創業潮起。盡管遠在東北遼陽,朱建民還是敏銳地察覺到“早春”的氣息,那個深藏心底的夢想終于迸發:用自己的科研成果創業!他把想法向劉兆濱、董振鵬和盤托出,三人一拍即合。
當年8月,學校批準了他們建立校辦企業的申請。次月,遼陽奧克化學品公司(“奧克”取名于環氧乙烷化學的英文OXIRANCHEM的前兩個字母讀音)成立。這一年,朱建民32歲,劉兆濱30歲,董振鵬28歲。
朱建民稱這次創業為主動上“梁山”,“目的是想讓科研成果能夠盡快落地,發揮出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
之前,朱建民在科研成果轉化中遇到一些問題,比如,實驗室小試技術對外轉讓價格低廉,一個只有幾萬元錢,還不容易回款;技術含量高的科研成果,有些企業吸收不了。
奧克成立后,朱建民才知道什么是更大的困難——沒錢。“廠房、設備、原材料,樣樣都要錢,但學校只同意借8萬元啟動資金,其他全靠自己籌措。”朱建民稱當時的感覺是“上天無門,入地無孔,連跳樓的心都有”。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朱建民身殘志堅的創業精神感動了許多人,一家銀行行長特批了70萬元的貸款,供應商賒銷了價值近百萬元的設備、土建安裝和化工原材料。
1993年3月23日,奧克的第一批環氧乙烷衍生的精細化工產品——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面世,當年實現298萬元的銷售收入和30萬元的利潤。
“看到自己的研究成果,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經濟和社會價值,內心充滿了成就感。”朱建民說,這種成就感不僅堅定了他走科技創業之路,也為他從科研人員到企業家的身份轉換埋下了種子。
1999年下半年,由于學校隸屬體制的變化,校辦企業面臨剝離或關停的抉擇:是放棄一手創辦的奧克,回到熟悉的大學教學崗位,還是辭掉公職繼續創業發展奧克?
最后,朱建民和三位搭檔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后者,并由此掀開了奧克的新篇章。
搶占市場,超前數年研發新產品
到市場上真刀實槍去競爭,要比校辦企業時的小打小鬧更充滿挑戰。
2000年,奧克已有環氧乙烷衍生產品200多種,看起來十分繁榮,但利潤很薄,一年只有一二百萬元。
“這種‘中藥鋪式’的產品研發和經營肯定做不大。”朱建民結合奧克的創業歷程和發展困惑,總結出9個字“大趨勢、大市場、少競爭”,后來又增加了3個字“高端化”。
而要做到這12個字,一定要有超前的市場眼光。朱建民盯上的第一個產品是要用到環氧乙烷衍生的光伏晶硅切割液。
2003年,奧克在國內率先開發出光伏晶硅切割液。2004年開始,光伏行業大發展,奧克的晶硅切割液銷量隨之直線上升,7年間增長了近1500倍,占據著國內市場75%左右的份額。
靠著光伏晶硅切割液,奧克股份快速崛起,2010年5月20日成功上市,不僅成為我國環氧乙烷精深加工行業中的第一家上市公司,也是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第二家創業板上市公司。
居安思危,在晶硅切割液供不應求的2007年,朱建民就把目光瞄準了第二個環氧乙烷的衍生品——減水劑聚醚單體。
市場再次驗證了朱建民的獨到眼光。伴隨著中國高鐵建設,聚羧酸減水劑成了高鐵混凝土必用產品。奧克的聚羧酸減水劑用聚醚單體迅速占領市場,并逐漸成為晶硅切割液之后新的主導產品,目前占公司營收80%以上。
“我們做的許多科研和新產品開發,可能要幾年甚至十年以后才能看到成效。”朱建民表示。
2018年,奧克股份利用環氧乙烷和二氧化碳為原料,成功生產出高純級的碳酸乙烯酯(主要用于鋰電池、水性涂料、新型工程材料等領域)。該產品的“固載離子液體催化二氧化碳轉化制備碳酸二甲酯/乙二醇綠色工藝”,在去年12月21日的成果鑒定會上,被中科院 4位院士一致認定為“世界首創,國際領先”。
“我們是2009年開始關注和籌備這個項目的,2013年和中科院張鎖江院士共同合作,又花了6年時間。”朱建民說,新產品對奧克股份未來三五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持續增長,具有重要的戰略支撐。
共創共享,做行業一流強企
企業越做越大,朱建民也越發冷靜,不時閉門思考,“奧克要什么?將來往哪里去?”
過去27年的發展,奧克主要靠的是科技創業、共創共享。
2000年,奧克成立,朱建民堅持不控股,只拿21%的股份,其他股份全給了創業團隊和企業職工,有的員工拿不出錢入股,朱建民就借錢給他們。
2010年,奧克股份上市,朱建民依舊堅持不控股,和創始團隊、員工一起,集體在奧克集團持股,再通過奧克集團控股奧克股份。
“財富是大家共同創造的,成果應該大家共同分享。”朱建民十分欣慰,最初一起創業的4個人,如今仍一起挽手前行。公司核心管理團隊至今也無一人離職。
下一個27年,奧克的路怎么走?
“繼續依靠科技創業、共創共享,這是奧克創業的初心,永遠不會變。”朱建民說,科技創業是他們的追求,立足環氧乙烷創造價值是他們的戰略定位。
從讀研究生時第一次接觸環氧乙烷,30多年來,朱建民和科研團隊圍繞環氧乙烷開發了上百個衍生品,填補了多項國家技術空白。
為降低化工行業周期性的影響,奧克股份不斷調整產品結構,在東北、華東、華南、華中和西南進行了百萬噸乙氧基化產能戰略布局,企業規模目前在世界同行業中名列前茅。
“奧克未來的目標是在技術含量和產品附加值上力爭鰲頭,高端產品的營收占到企業全部營收的40%以上。”朱建民說,“環氧乙烷精深加工產業的發展永無止境,需要奧克一代又一代人去探索和追求。”
從小在部隊長大的朱建民還有著濃濃的軍人情懷,“軍人的使命就是保家衛國。作為一名科技工作者和企業家,我的夢想就是科技報國。”
朱建民說,黨的十九大為我們繪制了從現在起到2050年的新藍圖,帶領我們踏上了新征程。“作為國家一分子,我們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最近,我們對奧克的使命進行了修改,明確提出到2035年要成為全球環氧乙烷精深加工產業中的一流的強企,為現代化強國做貢獻。”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教育| 雷州市| 龙泉市| 霍城县| 临安市| 水城县| 元阳县| 崇信县| 措美县| 涞源县| 肥乡县| 珲春市| 蕉岭县| 瓦房店市| 余江县| 涟源市| 剑川县| 岑巩县| 临潭县| 清涧县| 库车县| 天峻县| 德江县| 平邑县| 镇江市| 大城县| 房产| 拜城县| 安化县| 泰安市| 九江县| 德清县| 交城县| 循化| 余姚市| 察哈| 敦煌市| 仁化县| 文成县| 神木县| 铁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