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裝配式建筑可以取得顯著的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經濟效益,盡管政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予以推動,“雷聲大、雨點小”的現狀令人擔憂。針對有關熱點問題,記者于日前采訪了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預制混凝土構件分會理事長、北京預制建筑工程研究院(以下簡稱北京預制建研院)院長蔣勤儉。
記者:您認為裝配式建筑的關鍵技術有哪些?
蔣勤儉:我認為裝配式建筑的關鍵是設計、預制、安裝技術,其中設計是龍頭。
設計包含兩部分內容:一是方案設計。從事方案設計的設計院所是有選擇性的,不僅要懂預制規律,所設計的方案還要適合預制。二是深化設計,也就是預制設計。深化設計是連接設計、施工、生產、配件和材料的重要節點,能夠上銜下接。
預制技術即生產技術,好的預制技術離不開優秀的模板技術和熟練的工人。只有模板設計、制作得好才能生產出高質量的產品,生產效率才高。熟練的工人與預制技術的研究、生產是同步的,只有人、機、料、環境統一協調,才能保質、保量、高效、有序生產。
在安裝的過程中,設備和支架系統必須滿足工程需要,同時還要可重復利用,實現節能減排。
記者:您認為我國在推廣裝配式建筑中存在哪些問題?
蔣勤儉:近年來,發展建筑工業化和裝配式建筑的呼聲越來越高,從各地反饋的產業化試點示范工程、工廠運營的信息來看,在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很多,實際效果差強人意,如果不及時引導、調整,將嚴重影響未來的發展方向。譬如,建筑行業與部品行業缺少一個大平臺對話,彼此的關注點難以融合,而外墻板又是裝配式建筑的核心,其質量、性能的優劣關系到建筑的使用壽命。
推廣裝配式建筑必須考慮資源的本土化,即本地建造,這是建筑工業化的一個基本要求。以前的市場是“產、供、銷”,工業化則要求“銷、供、產”,圍繞市場進行生產加工、配置物流,利用當地資源和人力進行生產,這才是促進工業化、推廣裝配式建筑的原則。
建筑產業化是群體效應,單個個體無法形成較大的優勢,裝配式建筑的推廣也是如此。此外,設計、施工、預制、開發一體化是裝配式建筑順利實施的先決條件,也是大范圍推廣的迫切需求。目前,裝配式建筑相關產業鏈的軟件、硬件建設還很薄弱,工程建設和設計單位的從業人員對產業化項目的前期策劃管理欠缺,缺乏產業化技術支撐能力和工程實施經驗。應該看到,按照傳統現澆結構的最低價競標理念來管理現代產業化項目,經常會造成規劃、設計方案不合理,選擇的承包商、構件加工廠不具備專業化技術和產業化實施能力,嚴重影響項目的質量提升,造成工程實施過程中存在可建造性差、效率低等現象。
目前,我國在建筑產業化方面的項目統籌協調能力嚴重不足,施工單位的專業化技術和管理水平又比較欠缺,導致項目在推進的過程中經常出現質量差、工期長、成本高等問題。有業內人士甚至發出“建筑產業化不如傳統施工好”的論調,長此以往,將嚴重制約裝配式建筑的推廣和應用。
我們應該認識到沒有人才和質量做基礎,依然停留在趕工期、大規模復制低品質建筑的做法不可取,也是行不通的。國內外建筑業發展的歷史經驗證明,盲目跟風、貪大求全、急于求成地推廣裝配式建筑將后患無窮。
記者:您認為該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蔣勤儉:政府在出臺政策的同時應該確定規則,明確需要什么樣的裝配式建筑。譬如,國家對建筑的外墻板有很多的規范要求,抗震、防火、耐腐蝕、耐久性等。裝配式建筑需要建筑、建材、機械等行業通力合作,在這個過程中,大家一定要明確是基于質量做裝配式建筑?還是基于成本做裝配式建筑?在合作的過程中,一定要秉承合作、共贏的理念。推廣裝配式建筑,一定要解決群眾基礎差、組織架構不完善、利益難以共享的問題。
記者:因為您認識到人才的重要性,才有了2015年北京預制建研院、北京榆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榆構)與北京建筑大學共同培養人才的舉措?
蔣勤儉:是的。準確地說,2015年6月,北京預制建研院與北京建筑大學簽訂《北京市高校產學研聯合研究生培養基地共同建設框架協議》;北京榆構與北京建筑大學簽訂了《北京建筑大學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協議》、《北京榆構教育基金項目合同》。設立北京榆構教育基金項目是為了獎勵建材行業優秀學生、幫助家庭經濟比較困難的學子,獎勵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努力付出的校外指導教師,推動北京建材制品教育事業的發展。
記者:由北京預制建研院研發、北京榆構生產的裝配式外墻掛板已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工程中應用,請介紹一下您跟北京榆構的淵源。
蔣勤儉:1990年,我從東南大學畢業后,被分配到北京市第二建筑構件廠工作。兩年后,恰逢北京榆樹莊構件廠(北京榆構的前身)急需引進一批年輕的科技人才從事技術開發工作,經過慎重考慮,我與北京市第二建筑構件廠的8位同事共同到北京榆樹莊構件廠工作。從1992年到現在,我與北京榆構彼此見證了雙方的成長。
記者:您參與過很多標準的制定工作,請介紹一下我國預制混凝土的標準情況。
蔣勤儉:我國預制混凝土技術的國家、行業標準已基本齊備,現行的預制混凝土結構設計、構件生產、結構施工、工程驗收等系列標準完全可以指導我國建筑工程領域的裝配式建筑工程實施。
為了普及和推廣裝配式建筑的有關知識,如今裝配式建筑的技術交流和專業培訓活動非常多。很多人在參加學習交流后認為,我國各地的裝配式建筑發展理念還很不清晰,裝配式建筑的技術體系和實施方案尚沒有完全確立,許多企業缺乏從系統層面開展裝配式建筑的研究開發能力。
記者:請您給發展裝配式建筑提些建議。
蔣勤儉:就目前的現狀來說,我國現行的建筑管理體制需要不斷改革完善,各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及早從市場主體中脫離,探索改革現行建筑管理體制,推進工程總承包和專業化分工相結合的管理模式;鼓勵學會、協會開展對從事裝配式建筑的企業、人員進行系統培訓和產品質量認證工作。
各企業應依靠市場競爭規則,構建基于區域特色的產業化技術體系和發展平臺,開展技術管理創新,提高建筑工業化技術水平,拓展預制混凝土應用領域。下大力氣培育一批本土化的產業化公司和工人隊伍,確保產業化項目初期的完成質量和實施效率。
從部分有條件的大中城市開展試點和示范入手,不斷總結經驗,培養人才,逐步再向中小城市推廣。各地需要對產業化的目標、路徑、速度等指標進行系統的總結和反思,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放慢腳步,積累經驗,腳踏實地推進我國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介休市| 平山县| 湖南省| 开鲁县| 五大连池市| 平阴县| 宜春市| 安庆市| 尼勒克县| 交城县| 蒙自县| 桂平市| 沽源县| 罗田县| 元阳县| 琼中| 庆云县| 木里| 太原市| 平邑县| 色达县| 绵竹市| 巴中市| 岚皋县| 宜君县| 美姑县| 静乐县| 临西县| 巴马| 平原县| 刚察县| 依安县| 普宁市| 崇阳县| 西乡县| 永定县| 读书| 榆树市| 军事| 天峻县| 昆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