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詳細內容

學財務出身、考取中國第一批注冊會計師的劉連軍當年受鄧小平南巡春風感召辭職下海的時候,根本沒有想到他會進入混凝土外加劑這樣一個聽起來很偏門的行業。


在這個行業打拼了21年后,8月23日,他把一手創辦的廣東紅墻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紅墻股份,證券代碼:002809)帶到了A股上市。


辭職南下,無意中闖入混凝土外加劑行業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2015年4月,隨著一名中學女教師辭職信的曝光,這一被稱為最有情懷的辭職理由一時間爆紅網絡。離開體制內,放棄鐵飯碗,在很多人眼里是極其需要勇氣的選擇。然而,在上世紀90年代那段風云激蕩的歲月里,很多充滿雄心壯志的青年人紛紛做出了這樣的選擇,停薪留職、辭職下海,去南方看一看,劉連軍就是其中一員。


紅墻股份董事長、總裁劉連軍


談及最初下海的經歷,劉連軍記憶猶新。他是學財務專業的,1984年畢業后被分配到河北省承德市機械電子工業管理局,一直做財務工作。“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以后,我在電影院看了一部紀錄片,片子里講到珠海的金灣區在搞大型土建。那個時候是講大港口大工業大發展,有一句話叫‘今日借君一杯水,明日還君一桶油’,我受到了很大的感召。”劉連軍說,“我是中國第一批注冊會計師,又是一個年輕的機關干部,心里還是希望展開一個更大的人生舞臺,所以想出去看一看。”


與很多選擇下海的人一樣,劉連軍南下的決定也受到了來自家庭的阻力。“家里人更多的是擔心,因為不知道南方什么樣,前途也莫測。但我們60年代那一批人應該說很躁動,也很有愿景,一路走過來都有一個很強的使命感、責任感和榮譽感,所以盡管家人很擔心,我還是堅決選擇了南下。那個時候,全國大概10萬機關干部選擇了下海,比如潘石屹他們就去了海南。”他笑了笑說,“我覺得我們那一代人都這樣。”


辭職南下的劉連軍選擇了在電影中給予他鼓舞的珠海作為第一落腳點,卻沒想到會在這里與混凝土外加劑結了緣。


劉連軍1995年管理混凝土外加劑企業時工作照


1993年初,劉連軍加入珠海經濟特區百森集團公司繼續做財務工作。1995年,他得到一個機會,經營管理一個做混凝土外加劑的小企業,自此真正地踏入到這個行業中來。“從那時算起,我接觸外加劑行業已經有21年的歷史了,介入的過程可以說是別人推我進來的,但是無心插柳柳成蔭。”他頗有些感慨。


在這個行業21年的摸爬滾打,劉連軍也見證了國產混凝土外加劑行業的一步步成長。混凝土外加劑是制造商品混凝土的重要添加劑,公司成立之初,混凝土外加劑在全國的市場份額都不是特別大,主要原因在于商品混凝土剛剛興起,只有北京、上海等城市使用,其他城市例如珠海、中山等都還是現場攪拌,外加劑在全國的普及量可能只有20%左右。此外,當時有很多國外的大牌子比如美國的格瑞斯、瑞士的西卡等都跟中國的企業同臺競技,而中國的企業偏弱小,還是停留在簡單的復配配方、生產加工階段,國外的產品占有比較大的技術優勢。


劉連軍介紹,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商品混凝土的普及越來越廣泛了,直到現在差不多有50%-60%的混凝土使用了外加劑。由于中國南北東西不同地域的建筑材料差異比較大,外加劑對于混凝土是一個個性化的配合服務,而國外企業提供的仍然是標準化的產品,對中國的材料不適合,所以國外的產品就紛紛退出了,國產產品越做越強。


夫唱婦隨,妻子帶來第一桶金


回顧劉連軍的創業歷程,有個人不得不提,那就是他的妻子趙利華。趙利華與劉連軍都是河北人,兩人還是初中同學。1996年,在劉連軍南下3年之后,趙利華追隨丈夫的腳步來到珠海。她的到來,也為劉連軍當時所管理的公司帶來了第一桶金。


劉連軍回憶:“公司第一筆較大的訂單還得說是拜我太太所賜!當時珠海有個粵財大廈,是廣東省粵財集團投資建設的一個大樓,我太太最早先去工地與他們接觸,她有了初步的信息后就交給我。我配合我們合作的教授一起去跟他們交流,他們當時恰好碰到了高標號混凝土的困擾,而我們承諾能夠配合他們把混凝土保質保量地做下來,感染了他們。這個項目是紅墻初出道時和國內知名的外加劑廠同場PK,最終以紅墻勝出而告終。后來這個項目合作很成功,我們企業掘到了第一桶金。”


裝有紅墻牌混凝土外加劑的運輸車輛


有了第一桶金的資金支持,1999年,劉連軍參股的珠海高新區森瑞化學建材有限公司成立了,趙利華在該公司擔任總工程師一職,負責技術工作。在此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趙利華一直兢兢業業的扮演著技術負責人的角色。公開資料顯示,自紅墻有限成立后,趙利華已參與了公司十余項混凝土外加劑專利技術的研發工作。


對于妻子的付出,劉連軍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他表示:“在我們公司,技術是一個最繁雜、最不好做的工作。她因為搞技術,天天去工地非常辛苦,而且到工地和人打交道有諸多不易,但她在這個崗位一干就是20年,獲得了員工的尊重。作為私營企業的管理者,我一直以自己的太太沒有管財務、沒有管供應而自豪。”


資金受限,引入風投解困境


2005年對于劉連軍來說是具有轉折意義的一年。那一年,出于方便物流運輸的考慮,他把工廠從珠海搬遷到了惠州,新成立了惠州市紅墻化學建材有限公司;那一年,他帶領公司從普通的建材加工轉型到了化工合成領域;那一年,他向新廠投入了近1500萬元,買地、建房、購置設備;也是在那一年,他遇到了流動資金不足的問題。


“從紅墻有限成立以后到2008年,我們一直飽受資金的困擾。因為我們這個行業處在建筑行業的末梢,從房地產開發商,到施工單位,到商品混凝土公司和預制管樁廠,再到供應外加劑,我們已經是處于第四級了。咱們國家的建筑行業又有一個比較嚴重的欠款問題,所以作為一個民營企業,積累又有限,2005年在新廠投資完以后,流動資金就不足了。”


回憶起那段時光,劉連軍稱:“流動資金不足后,就感覺公司在市場競爭中有些乏力,人員方面也有些心慌意亂,流失了十多個銷售人員,企業處于比較危險的一個階段。”他說,“差不多有兩年左右的時間,我對企業的前途有點看不清楚。我擔著100多名員工的責任,作為船長應該帶領船只駛向何方,我心里很彷徨,壓力非常大。”


幸而公司最終熬過了這段最困難的時期,用劉連軍的話說,他“守得云開見月明”了。2009年,廣東省粵科風險投資集團公司入股紅墻有限,不僅向公司注入了3000萬元資本金,同時還幫助提供了4000萬元擔保貸款,公司一下子走出了困境。


“當年粵科來到公司后,僅跟我們談了一個小時就敲定了投資,資本金加擔保貸款共7000萬元,而7000萬資金當年可以做1.4億以上的銷售。”劉連軍神情有些興奮,“粵科風險投資集團的加入,不僅為我們解決了資金難題,更重要的是鼓舞了公司員工的士氣。有了風投的資金支持,才有了紅墻今天這樣一個不錯的成績。”


對于粵科風險投資集團當時看中公司的原因,劉連軍斬釘截鐵的說了兩個字“規范”。他說:“一個有兩個億左右銷售的企業在中國并不鮮見,但像我們這樣稅收規范、產權證、土地使用證、環保手續、安監手續、消防手續比較完善的企業還是少之又少。”而保持一直以來的規范經營,與劉連軍財務出身的專業背景不無關系。


紅墻股份全景圖


2015年,紅墻股份實現營業收入4.49億元,凈利潤8258.42萬元。公司目前已成為華南地區的混凝土外加劑行業龍頭企業之一,并連續六年(2010年度至2015年度)被中國混凝土網評選為“中國混凝土外加劑企業綜合十強”。同行業專利持有數量全國排名第三。


2016年8月23日,紅墻股份在深交所中小板掛牌上市。提起公司未來的發展規劃,身為董事長、總裁的劉連軍表示:“公司已經在華南地區生根了21年,最近兩年也已開始向江浙滬推進了。我們已經服務上海建工和上海麥斯特建工兩個公司近二年的時間了,在那里建立了非常好的橋頭堡。借著上市這樣一個資本的助力,我們計劃在河北把募投項目搞好,然后繼續做京津冀環渤海經濟區的市場,在西南市場方面也有開拓計劃。總體來說,就是要出嶺南奔全國了。”

更多»推薦精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 精英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扶沟县| 双辽市| 丘北县| 西丰县| 保康县| 图们市| 共和县| 柘荣县| 瑞丽市| 乐清市| 女性| 太仓市| 宣威市| 阜南县| 渝中区| 曲阳县| 苍南县| 彰武县| 壤塘县| 托里县| 安徽省| 胶州市| 汕尾市| 宽甸| 乌兰察布市| 宜兴市| 沙坪坝区| 祁连县| 深泽县| 蒙城县| 容城县| 营山县| 独山县| 旬邑县| 永寿县| 荣成市| 万荣县| 黔南| 乃东县| 当阳市| 姜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