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水泥掌門人——郭文叁在行業里的影響力是眾所周知的。在全國“兩會”上,記者獨家專訪了他。他的判斷是,化解過剩產能和淘汰落后產能不但不可怕,而且2014年水泥產業的日子比去年還要好,且會越來越好。
記者: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14年對產能嚴重過剩行業,要強化環保、能耗、技術等標準,清理各種優惠政策,消化一批存量,其中水泥要淘汰4200萬噸。您認為,在這個過程中,對海螺有哪些機遇和挑戰?
郭文叁:我們首先要把這個問題理清,它屬于產業結構調整,即強調淘汰落后產能,而海螺水泥這么多年來,始終是把握著國家產業結構調整的脈搏和一系列政策去做的。
海螺水泥沒有落后產能,我們全部是按照世界先進標準建設的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在布點的時候就綜合考慮了環保、資源、市場潛力和地方發展規劃等因素。整個產業結構調整過程中,海螺水泥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盡到大企業的社會責任,起到了領頭羊的作用。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14年水泥要淘汰4200萬噸,力度非常大的,對水泥行業的結構調整有很大促進作用。
記者:淘汰落后產能與削減過剩產能是有區別的,除去淘汰落后產能之外,中國水泥行業產能過剩問題也非常突出,您認為中國水泥產能過剩程度如何?
郭文叁:就水泥行業而言,落后產能與過剩產能兩者基本是重合的。也就是說,目前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的產能,基本上能夠滿足我國城鄉建設的需要。
去年,新型干法水泥的產能利用率是76%,也就是15億噸左右的熟料。而海螺水泥的產能利用率是90%。目前,國際上的水泥產能利用率只有70%至80%。比較來看,我國水泥行業先進生產工藝處在一個合理的水平。水泥行業的產能過剩是落后產能的過剩。
記者:對于水泥來說,由于產能過剩,“價格戰”、“價格協同”一直是業內外關注的話題,特別是對海螺水泥的一舉一動都非常關注,對此您如何看?
郭文叁:首先,我們從來沒有打過價格戰,第二,我們也從來沒有去和其他水泥企業搞價格協同。隨著水泥行業市場競爭日益充分,大家對市場的認識會趨于理性,會避免惡性競爭,當價格低于成本線的時候,就不會去生產了。去年整個水泥行業非常健康,包括海螺水泥、中國建材等許多企業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業績。
記者:您剛剛談到了水泥價格,記得中國建材董事長宋志平曾表示,國外水泥和鋼鐵的價格比是1:3,而國內卻是1:10,而目前水泥每噸200至300元,其合理價格應該在500至550元/噸。那么,您認為水泥價格多少是合理的?
郭文叁:“物競天擇、優者生存”,我認為現在的價格就是合理的。
記者:您對今年水泥產業前景怎么看?
郭文叁:對今年乃至今后幾年,我是充滿信心的。水泥行業的結構調整已經接近尾聲,我們將步入一個非常良性的發展時期。水泥行業今年的業績肯定好于去年。
我國水泥行業的發展將步入一個非常良性的發展時期,將步入一個黃金時期,這一天很快就會到來,只是時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