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雙贏 共創大陸水泥新紀元
(2007年6月14日) — 臺灣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臺灣水泥」;股份編號:1101)及嘉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嘉新水泥」;股份編號:1103 )宣布臺灣水泥之香港上市公司臺泥國際集團有限公司(「臺泥國際」;香港股份編號:1136)以換股的方式取得嘉新水泥之香港上市公司嘉新水泥(中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嘉新水泥(中國)」;香港股份編號:0699)股份。于換股完成后,兩大集團將成為華東及華南長三角及珠三角地區的領導水泥制造商之一。
源起
2006年,中國水泥年度產量為12.35億噸,水泥市場銷售情況良好,銷售收入達到人民幣3,100億元,較2005年成長18.85%。即使在市場宏觀調控的大環境條件下,中國水泥業仍然持續高速發展,包括水泥產量、銷售收入、利潤等各項指標與2005年同期相比都創下了歷史新高。由于業內兼并重組等整合動作頻繁,中國水泥前十強的排名,相較2005年有了明顯的變化,顯示許多全球性布局的跨國企業在中國的投資對市場格局起了作用。2006年12月,中國國家發改委更近一步公布了60家水泥重點企業,鼓勵大型水泥企業透過兼并、聯合、重組,快速提升生產規模,帶動水泥業結構調整,突顯中國水泥業間整并成功于否將成為市場決勝的關鍵策略。
臺灣水泥董事長辜成允表示:臺泥國際在2006年英德廠點火投產后,以穩健的華南市場策略深耕廣東、福建兩省,并積極布局廣西,在激烈的競爭中保持市場,并連續在2005及2006年蟬聯中國熟料產能排名第三的位置,必能完成原定2008年臺灣及大陸年產能超過3,300萬噸的發展目標。令人興奮的是,今天能與嘉新水泥(中國)全面合作,除了能更鞏固臺泥的華南策略外更必將加速臺灣水泥下一階段5,000至6,000萬噸年產能目標的達成。嘉新水泥(中國)為極少數質量達到外銷美國的大陸水泥業者, 對于未來外銷業務也必然有所幫助,此舉將可藉由嘉新水泥(中國)的成功經驗奠定雙贏的利基。”
嘉新水泥董事長張永平表示:“嘉新水泥(中國)在1998年江蘇鎮江京陽水泥廠投產后,陸續以穩健成長的理念,提升產能,加強長三角/華東市場之業務及物流的布局,現已列為2007年中國大陸發改委公布60家重點支持企業之內。在中國水泥市場激烈的競爭環境,以及大陸當局十一五計劃針對水泥行業之整合并提升規模的政策下,任何單一公司的實力均無法達到現時所需的超快速成長。目前大陸國企不斷迅速整合擴大,世界五大水泥集團加速進軍中國,皆以做大做強為目標迅速發展,嘉泥中國面對這樣未來的發展趨勢,更需要有積極相應的策略,來達到我們原本規劃3000萬噸目標。所以我們這次率先開啟了水泥業兩岸三地策略聯盟的概念,與臺泥國際的合作,使我們兩大集團立即成為中國大陸最具潛力領導水泥工業的大型水泥集團,以雙方的高效率生產能力、豐富的資源相互利用、最好的物流通路配合、最強悍的內外銷網絡及豐富的管理經驗,并且爭取在中國大陸最大的兩個市場的領導地位 — 長三角及珠三角(華東+華南=超過中國大陸70%GDP),為投資大眾創造更高的價值,并能持續成長與發展。”
關于臺灣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水泥創立于1946年,主要營業范圍包含水泥及水泥制品之產銷與預拌混凝土之產銷。臺灣水泥為全球水泥主要外銷廠商之一,其水泥之高質量在國際間富享盛譽,曾獲得包含美國加州洛杉磯市政府水泥認證在內的多項證書。
臺灣水泥現于廣東英德、廣西貴港、臺灣和平、蘇澳及花蓮均設有水泥廠,于安徽朱家橋、福建福州、廣西柳州等地也都有投資或設立粉磨站。在臺灣,臺灣水泥尚設有27座混凝土攪拌站及一座紙廠。
此外,臺灣水泥于臺灣桃園另設有研發中心,為其產品及生產過程的創新發展不斷投注心力。為實現臺灣水泥的環保理念,其陸續投入發電、廢棄物處理等事業,成為一個立足「水泥、發電、環保」的真正環保企業,積極履行企業公民的社會責任。 預計2008年全部建成投產后,臺灣水泥在華南地區可達到年產2,230萬噸的規模,加上在臺灣和平、花蓮、蘇澳等廠的1060萬噸的年產量,臺灣水泥可望長期保持中國前三大水泥企業的領先地位。此外,臺灣水泥更將達到華南地區30%的市場占有率定為長期發展目標,因而往后仍會持續致力擴大華南地區產能到年產4,000萬噸水泥的規模。
關于嘉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嘉新水泥創立至今已有53年,長年致力于水泥業發展,由于1997年臺灣西部采礦權的終止,當時決定將水泥的生產基地移往大陸,目前擁有京陽廠、聯合廠,及中轉、運輸等物流設備。水泥為區域性產品,受限于石灰石資源及運輸條件,而大陸幅員遼闊,市場區域明顯,因而物流體系更為重要;京陽廠有兩座5萬噸碼頭,充分運用水路運輸之便利,擴大銷售網絡,聯合廠的深水碼頭也已規劃完成,并在長江沿岸及東南沿海設立多處儲槽及成立車、船公司配套運輸,落實物流體系的完備。另嘉新水泥已在臺灣的北、中、南三大港口設有儲槽,去年取得臺北港第一散雜貨中心東13 - 16號碼頭的營運權,作為煤炭與砂石的裝卸碼頭,其中東13、16號碼頭為配合政府政策東砂北運第一優先靠泊碼頭,東14號碼頭為北部唯一公用卸煤碼頭,預定今年下半年發包興建,2009年初完成正式營運,海峽兩岸的物流通路體系初步完成。在水泥生產方面,俟京陽廠及聯合廠擴建完成,生產規模可達到1,000萬噸,往后計劃在長三角擴充年產量到3,000噸以上的規模,成為大陸水泥市場的領導廠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