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季度行業開局良好,投資增速過快需關注。經歷了兩年多的宏觀調控,進入“十一五”規劃的第一年,2006年第一季度工程機械三大類產品全面復蘇,增速都在20%以上,而一季度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過快也增加了近期會出臺相關調控政策的預期。綜合兩方面因素,我們認為工程機械行業已經進入新一輪增長期。
出口、“新農村”建設、“高鐵”建設成為本輪拉動行業增長的三架馬車。國外的巨大市場需求和國內工程機械行業的宏觀調控風險促使企業紛紛將注意力轉向出口,2006年1季度行業出口增速達38%。“新農村建設1200億元的公路投資計劃和9800公路的客運專線里程投資項目直接拉動了鏟土運輸機械和混凝土設備/旋挖鉆機/汽車起重機的市場需求,相關上市公司將從中獲益。
企業成本壓力不大、匯率波動對出口產生一定影響。國內鋼材價格2006年1月份開始觸底回升,截至5月底中厚板已經上漲了45%,但相比2005年3月底最高水平仍有近14%的差距,國內鋼材過剩已是不爭事實,長期來看,工程機械類企業成本壓力不大。從2004年開始國內工程機械類企業出口增速明顯加快,人民幣升值將會對那些出口占比較大的企業將造成匯兌損失,如人民幣升值3%以內對企業業績影響總體有限。
并購浪潮風起云涌,兼并重組孕育新的投資機會。由于看好國內巨大的市場和相對完善的銷售渠道以及廉價的人力成本優勢,外資紛紛進軍國內掀起收購熱潮,國內企業也加入了并購大軍。從價值重估和業務聯整合、提高技術研發能力和管理效率的角度來看,并購重組孕育著巨大的投資機遇,可長期關注。
行業投資評級給予增持建議,關注自主創新能力較強企業。本輪工程機械行業高速增長與上次不同,一部分企業已經初顯了較強的產品創新實力和市場開拓能力,企業已經從初期的粗放式增長努力向集約型增長轉變,對于那些一貫重視研發,走自主創新道路實現快速發展的企業應該給予估值溢價,重點關注G山推、中聯重科、G柳工、G三一和北方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