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國際油價從33美元/桶再回到70美元/桶時,依靠原油副產品為原料的朗盛也許真的已經擺脫了石油的束縛,開始走向科技盈利的上升通道。
“我們不再懼怕油價的波動,公司完全有能力將上漲的成本轉嫁給下游用戶,”9月12日該公司CEO賀德滿博士在科隆的集團總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自信地說,“公司成立18個季度以來,我們一直在成功轉嫁成本。”
在他看來,目前化工領域呈現兩種趨勢:要么聯合起來成為巨無霸,要么按單元分拆出來專做某一細分市場。“郎盛集團在特種橡膠產品生產上擁有自己的優勢,我們將進一步加大研發投入,以鞏固自己的行業龍頭地位。”賀德滿說。
已公布的二季報顯示,朗盛集團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為1.12億歐元,環比增長70%;與此同時陶氏化學等化工巨頭仍深陷業績下滑的泥沼中,難以自拔。
據賀德滿介紹,2009年朗盛集團研發開支預算達到了1.1億歐元,較2008年提升了10%。在高投入的背景下,朗盛的生產工藝、所需原料等都有大幅提升;與此同時,該公司大宗化工品產量大幅下降,這使朗盛集團得以迅速從金融危機的泥潭中脫身。
“從長期角度看,原油的價格會不斷上漲,因此石化原料是寶貴的,我們需要更充分地利用它們,”賀德滿說,“在過去100年中,新型橡膠制造的輪胎使得汽車的耗油量明顯下降,要知道,汽車耗油量大小的決定因素中有1/3是橡膠輪胎決定的。”
其實,近年來德國化工業都在向高附加值產品轉型,據德國化學工業協會會長萊納教授介紹,2008年德國化工業用于研發的費用達90億歐元,這令當年德國化工業總銷售額達1800億歐元,其中出口額1400億歐元,成為全球排名第四、歐洲排名第一的化工大國。
“中國是一個增長型市場,目前其銷售額占公司總銷售額10%;但它的比重會越來越大,為此我們會集中資金加大對那里的投入,實現員工、研發的本地化。”賀德滿說。
但賀德滿同時表示,朗盛集團從未考慮將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生產工藝、配方等以許可證方式授權轉讓,一些核心生產裝置也暫時不會遷往中國。
有歐洲母親河之稱的萊茵河在科隆轉了一個彎,當地人稱由于河道的關系,貨輪從此順流而下,貨運量將大增;那朗盛集團轉型后呢?
“我們不再懼怕油價的波動,公司完全有能力將上漲的成本轉嫁給下游用戶,”9月12日該公司CEO賀德滿博士在科隆的集團總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自信地說,“公司成立18個季度以來,我們一直在成功轉嫁成本。”
在他看來,目前化工領域呈現兩種趨勢:要么聯合起來成為巨無霸,要么按單元分拆出來專做某一細分市場。“郎盛集團在特種橡膠產品生產上擁有自己的優勢,我們將進一步加大研發投入,以鞏固自己的行業龍頭地位。”賀德滿說。
已公布的二季報顯示,朗盛集團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為1.12億歐元,環比增長70%;與此同時陶氏化學等化工巨頭仍深陷業績下滑的泥沼中,難以自拔。
據賀德滿介紹,2009年朗盛集團研發開支預算達到了1.1億歐元,較2008年提升了10%。在高投入的背景下,朗盛的生產工藝、所需原料等都有大幅提升;與此同時,該公司大宗化工品產量大幅下降,這使朗盛集團得以迅速從金融危機的泥潭中脫身。
“從長期角度看,原油的價格會不斷上漲,因此石化原料是寶貴的,我們需要更充分地利用它們,”賀德滿說,“在過去100年中,新型橡膠制造的輪胎使得汽車的耗油量明顯下降,要知道,汽車耗油量大小的決定因素中有1/3是橡膠輪胎決定的。”
其實,近年來德國化工業都在向高附加值產品轉型,據德國化學工業協會會長萊納教授介紹,2008年德國化工業用于研發的費用達90億歐元,這令當年德國化工業總銷售額達1800億歐元,其中出口額1400億歐元,成為全球排名第四、歐洲排名第一的化工大國。
“中國是一個增長型市場,目前其銷售額占公司總銷售額10%;但它的比重會越來越大,為此我們會集中資金加大對那里的投入,實現員工、研發的本地化。”賀德滿說。
但賀德滿同時表示,朗盛集團從未考慮將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生產工藝、配方等以許可證方式授權轉讓,一些核心生產裝置也暫時不會遷往中國。
有歐洲母親河之稱的萊茵河在科隆轉了一個彎,當地人稱由于河道的關系,貨輪從此順流而下,貨運量將大增;那朗盛集團轉型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