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上午,40余名小記者走進洛陽中集凌宇汽車有限公司,該公司王大鵬經理給小記者講了到車間里要注意的事項,為了方便小記者提問,該公司王工程師主講,另外3名工程師全程陪同。
小記者們用了一個半小時了解了中集凌宇的發展歷史和現狀,看到車間里也有垃圾桶,但跟大街上不同的是,里面裝的是用不上的鋼板和腳料。知道了中集凌宇主要是生產罐裝車和攪拌車,當然也目睹了攪拌車的成型步驟。
神奇的攪拌車
□小記者姚友哲洛陽市東升第二中學
你見過攪拌車嗎?你知道攪拌車是怎么生產出來的嗎?你知道洛陽中集凌宇汽車有限公司嗎?現在就跟我去尋找答案吧。
雖然早上刮了風,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小記者的熱情,大家排著整齊的隊伍進入公司,開始參觀了解。
接待我們的是王大鵬經理,他告訴我們“中集凌宇”的簡稱是CIMC,這個集團主要生產攪拌車和高端油罐車。王經理帶領大家穿過一條停滿油罐車的馬路,他告訴我們,這些車的“標志”全用英文書寫,因為這些要出口到馬來西亞。給我們講了車罐體上熒光帶的作用及車頂寬處的燈都是為了夜間行車安全,告訴對方一個信號,車體大概有多寬,有多高。我們來到一個停車場,停放的有攪拌車,還有部分車架。王經理說這車架是他們買的,他們生產大罐子,再焊到車架上,攪拌車就合成了。從停車場出來,我們來到了焊裝車間,王經理告訴我們,那是一條生產流水線。工人先將一塊塊鋼板用機器焊接,再卷成圓筒狀。但筒狀上方要留一個洞,方便人進出。最后將圓筒兩頭密封起來,將圓筒上方的洞加蓋,在圓筒上方加上欄桿,下方加上底架。我們又來到了噴漆車間,這里面有許多大大小小的房間,王工程師說,那是噴漆房和烘干房。做好的圓罐都要在那里噴漆烘干,最后就是組裝了,在這里,工人們將做好的圓灌放到車架上,并將它們焊接在一起。就這樣一輛攪拌車生產完成了。
參加這一次活動我真高興啊!增長了見識,了解了攪拌車的“成長”過程。
有意義的上午
□小記者李仁玉洛陽市第56中學小學部輔導老師 馮鵬鵬
遠遠就能看到一排排藍色的生產車間。走進公司大門就看見道路兩旁整齊地停放著多輛攪拌車,有黃色的,黑色的,顏色都很鮮亮……王經理告訴我們,這些攪拌車上面和側面都有燈,這樣在晚上的時候,別的車輛可以看到這輛車的高度和寬度,有了這些燈的提示,就可以避免事故發生。
接下來我們又參觀了焊接車間,王經理說,在車間干活的時候,最重要的是安全,每個人都要戴上安全帽,做好所有的防護措施。走進車間,各種各樣的設備正在運作。
經過這次觀摩,使我又增長了很多知識,開闊了視野,對罐裝車的制造也有了一些了解,真是一個有意義的上午。
校園里美麗的梧桐樹
□小記者張茹姍
洛陽市澗西區實驗小學
我們的校園是幅風景優美的畫,畫卷里有許多景物:一幢幢嶄新的教學樓,一株株茂盛的樹木,一簇簇散發芬芳的花朵。
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兩棵參天梧桐樹,枝葉茂盛的樹冠像一把碧綠的大傘,為我們遮風擋雨。它們像兩個高大的巨人守護著校園,淺棕色的樹干十分粗壯,得有兩個人才能合抱住。
春天,樹上長出嫩綠的葉子,小鳥圍繞著飛來飛去,嘰嘰喳喳地唱歌。夏天,葉子多得像千萬顆綠寶石堆在一起,那翠綠的葉子閃閃發光,好像每一片葉子都有一只小精靈在跳舞。秋天,樹葉變黃了,像一只只調皮的蝴蝶在空中飛舞,有的同學在落葉鋪成的地毯上打滾,有的同學撿起一片葉子,夾在書里制成標本;冬天,雪花給梧桐樹披上了潔白的盛裝。
我愛梧桐樹,我愛這美麗的校園。
失而復得的三道杠
□小記者梁瑞璇
洛陽市直第九小學
“組織委員梁瑞璇……”當我聽到大隊輔導員段老師念到我的名字時,我激動得眼淚都快流出來了,我竟然競選上了大隊委員。當我從葛校長手里接過三道杠時,心里激動得沒法用語言形容,每天上學放學的路上,總把戴著三道杠的胳膊展示給行人。可是三道杠還沒戴上兩天,就神秘失蹤了。
那天中午,我在爺爺奶奶家午休后起床穿衣服,突然發現了那個醒目的標志——三道杠不見了,可嚇壞我了,我到處找可就是不見三道杠的蹤影。
馬上就要到禮拜五了,大隊委員要在當天下午到大隊部開會,如果我沒戴三道杠,那后果不堪設想,因為段老師十分嚴厲。星期五的中午,我緊張極了,不知怎么辦才好。告訴她吧,得受懲罰,不告訴她吧,照樣得受懲罰,到底該怎么辦呢?最后,我決定:我要用謊言對待這件事。我中午放學時告訴段老師,我的三道杠別針壞了,戴不成了。誰知段老師讓我拿壞的換好的。沒想到,我把事情越搞越糟——我拿什么去和段老師換呢?回家的路上,我不停地哭啊哭啊,希望上帝能給我一個壞的三道杠。可惜,我的美夢并沒有成真。下午,我哭著把實情告訴了段老師,但段老師并沒批評我,她告訴我:丟東西是很常見的,但是,不能說謊。她還給我講了一些做人的道理。
走出段老師的辦公室,我不僅找回了我的三道杠,還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必須實事求是,欲蓋彌彰只會使事情更復雜。
小記者們用了一個半小時了解了中集凌宇的發展歷史和現狀,看到車間里也有垃圾桶,但跟大街上不同的是,里面裝的是用不上的鋼板和腳料。知道了中集凌宇主要是生產罐裝車和攪拌車,當然也目睹了攪拌車的成型步驟。
神奇的攪拌車
□小記者姚友哲洛陽市東升第二中學
你見過攪拌車嗎?你知道攪拌車是怎么生產出來的嗎?你知道洛陽中集凌宇汽車有限公司嗎?現在就跟我去尋找答案吧。
雖然早上刮了風,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小記者的熱情,大家排著整齊的隊伍進入公司,開始參觀了解。
接待我們的是王大鵬經理,他告訴我們“中集凌宇”的簡稱是CIMC,這個集團主要生產攪拌車和高端油罐車。王經理帶領大家穿過一條停滿油罐車的馬路,他告訴我們,這些車的“標志”全用英文書寫,因為這些要出口到馬來西亞。給我們講了車罐體上熒光帶的作用及車頂寬處的燈都是為了夜間行車安全,告訴對方一個信號,車體大概有多寬,有多高。我們來到一個停車場,停放的有攪拌車,還有部分車架。王經理說這車架是他們買的,他們生產大罐子,再焊到車架上,攪拌車就合成了。從停車場出來,我們來到了焊裝車間,王經理告訴我們,那是一條生產流水線。工人先將一塊塊鋼板用機器焊接,再卷成圓筒狀。但筒狀上方要留一個洞,方便人進出。最后將圓筒兩頭密封起來,將圓筒上方的洞加蓋,在圓筒上方加上欄桿,下方加上底架。我們又來到了噴漆車間,這里面有許多大大小小的房間,王工程師說,那是噴漆房和烘干房。做好的圓罐都要在那里噴漆烘干,最后就是組裝了,在這里,工人們將做好的圓灌放到車架上,并將它們焊接在一起。就這樣一輛攪拌車生產完成了。
參加這一次活動我真高興啊!增長了見識,了解了攪拌車的“成長”過程。
有意義的上午
□小記者李仁玉洛陽市第56中學小學部輔導老師 馮鵬鵬
遠遠就能看到一排排藍色的生產車間。走進公司大門就看見道路兩旁整齊地停放著多輛攪拌車,有黃色的,黑色的,顏色都很鮮亮……王經理告訴我們,這些攪拌車上面和側面都有燈,這樣在晚上的時候,別的車輛可以看到這輛車的高度和寬度,有了這些燈的提示,就可以避免事故發生。
接下來我們又參觀了焊接車間,王經理說,在車間干活的時候,最重要的是安全,每個人都要戴上安全帽,做好所有的防護措施。走進車間,各種各樣的設備正在運作。
經過這次觀摩,使我又增長了很多知識,開闊了視野,對罐裝車的制造也有了一些了解,真是一個有意義的上午。
校園里美麗的梧桐樹
□小記者張茹姍
洛陽市澗西區實驗小學
我們的校園是幅風景優美的畫,畫卷里有許多景物:一幢幢嶄新的教學樓,一株株茂盛的樹木,一簇簇散發芬芳的花朵。
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兩棵參天梧桐樹,枝葉茂盛的樹冠像一把碧綠的大傘,為我們遮風擋雨。它們像兩個高大的巨人守護著校園,淺棕色的樹干十分粗壯,得有兩個人才能合抱住。
春天,樹上長出嫩綠的葉子,小鳥圍繞著飛來飛去,嘰嘰喳喳地唱歌。夏天,葉子多得像千萬顆綠寶石堆在一起,那翠綠的葉子閃閃發光,好像每一片葉子都有一只小精靈在跳舞。秋天,樹葉變黃了,像一只只調皮的蝴蝶在空中飛舞,有的同學在落葉鋪成的地毯上打滾,有的同學撿起一片葉子,夾在書里制成標本;冬天,雪花給梧桐樹披上了潔白的盛裝。
我愛梧桐樹,我愛這美麗的校園。
失而復得的三道杠
□小記者梁瑞璇
洛陽市直第九小學
“組織委員梁瑞璇……”當我聽到大隊輔導員段老師念到我的名字時,我激動得眼淚都快流出來了,我竟然競選上了大隊委員。當我從葛校長手里接過三道杠時,心里激動得沒法用語言形容,每天上學放學的路上,總把戴著三道杠的胳膊展示給行人。可是三道杠還沒戴上兩天,就神秘失蹤了。
那天中午,我在爺爺奶奶家午休后起床穿衣服,突然發現了那個醒目的標志——三道杠不見了,可嚇壞我了,我到處找可就是不見三道杠的蹤影。
馬上就要到禮拜五了,大隊委員要在當天下午到大隊部開會,如果我沒戴三道杠,那后果不堪設想,因為段老師十分嚴厲。星期五的中午,我緊張極了,不知怎么辦才好。告訴她吧,得受懲罰,不告訴她吧,照樣得受懲罰,到底該怎么辦呢?最后,我決定:我要用謊言對待這件事。我中午放學時告訴段老師,我的三道杠別針壞了,戴不成了。誰知段老師讓我拿壞的換好的。沒想到,我把事情越搞越糟——我拿什么去和段老師換呢?回家的路上,我不停地哭啊哭啊,希望上帝能給我一個壞的三道杠。可惜,我的美夢并沒有成真。下午,我哭著把實情告訴了段老師,但段老師并沒批評我,她告訴我:丟東西是很常見的,但是,不能說謊。她還給我講了一些做人的道理。
走出段老師的辦公室,我不僅找回了我的三道杠,還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必須實事求是,欲蓋彌彰只會使事情更復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