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國際市場 » 正文

瑞士正探索3D打印金屬網格以創建高強度混凝土結構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08-01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3D打印天工社
核心提示:為探索3D打印技術在建筑領域的應用,瑞士研究機構Gramazio Kohler在2012年時啟動了一個名為Mesh Mould的研究項目,具體內容是用3D打印技術制造出網格狀結構以創建高強度的大型混凝土結構。現在,這項研究已經完成了使用聚合物材料的第一階段,正式進入了使用金屬材料的第二階段。

來自瑞士蘇黎世的Gramazio Kohler是一家專注于將增材數字制造技術用于打造非標準建筑構件的研究項目機構。他們主要通過分析和實驗來研究在引入了數字制造技術之后對于建筑生產要求的變化,換句話說,他們的興趣在于將數字技術與材料結合起來,以及由此導致的對于建筑設計和技術的影響。比如,該研究機構正在進行的Mesh Mould項目就是研究如何將模板與鋼筋統一到一個機器人制造材料體系當中。



據了解,這個研究項目主要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的重點在于開發一種3D機器人擠出工藝,并檢驗網格類型與混凝土流變行為之間相互依賴關系。



該項目的第二個階段則是在瑞士國家科研能力中心(NCCR)進行的,其中心在于數字制造——即如何將結構上很弱的聚合物擠出工藝轉化為具有完全承載能力的(金屬)建筑系統。據研究人員介紹,第二階段的研發預計將持續到2018年。


目前該項目團隊已經進行到第二階段,與第一階段主要使用聚合物材料不同,他們正在跟嘗試開發一種可以用3毫米鋼絲進行網格結構制造的自動彎曲和焊接系統。此項研究涉及到開發一種制造技術和明確了結構信息的網格類型,并在此基礎上跟敏捷與靈巧機器人實驗室(Agile & Dexterous Robotics Lab)的Jonas Buchli教授合作,協同開發一種專門的機器人末端執行器。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為該項目的研究伙伴,行業合作伙伴為瑞士著名建材生產商西卡(Sika)科技公司。


在第一階段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3D機器人擠出工藝


這個工藝檢驗了網格類型與混凝土流變行為之間的相互依賴關系


第二個階段則專注于將結構上很弱的聚合物技術工藝轉化為具有完全承載能力的(金屬)系統


可以看到這里使用的構建材料已經變成了鋼絲,研究人員正在開發一種可以用3毫米的鋼絲進行網格結構制造的自動彎曲和焊接系統


構建中


最終使用Mesh Mould工藝打造出來的結構(進行了混凝土澆筑)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庄浪县| 滨州市| 钦州市| 蒲江县| 望江县| 余干县| 荣昌县| 横山县| 靖边县| 临武县| 曲阜市| 绥德县| 常宁市| 焦作市| 伊金霍洛旗| 宁强县| 铜梁县| 上杭县| 抚顺市| 特克斯县| 定边县| 潢川县| 阜新市| 通辽市| 镇安县| 郸城县| 海兴县| 晋宁县| 红河县| 三门县| 临泽县| 广昌县| 台南市| 德州市| 普洱| 邵阳市| 玉门市| 扎赉特旗| 大方县| 富锦市| 洪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