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施工現場廣泛的使用予拌混凝土, 從根本上改變了施工平面圖布置的原則, 本文就予拌混凝土的應用與施工平面圖的布置兩者之間的關系, 以大量工程實踐為依據, 提出了具體解決措施, 可供建設單位、施工單位、混凝土供應單位以及管理單位等有關技術人員參改。
關鍵詞:施工單位平面圖; 泵送混凝土; 布料桿泵車; 地泵
1 概述
過去在使用自拌混凝土時, 施工現場布置施工平面圖時, 要優先考慮混凝土攪拌系統的布置和垂直運輸設備(塔吊或龍門架) 的位置, 這也是多年來人們慣用的做法。隨著予拌混凝土的廣泛使用, 改變了混凝土生產工藝, 由自拌改為混凝土廠家供應, 因此施工平面圖也要根據新的施工工藝進行布置。大量工程實踐表明在施工平面圖布置中應優先考慮混凝土泵送設備的布置。因此使用予拌混凝土的工程在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時, 如果已經確定了混泥土供應單位, 應與供應單位共同研究, 根據具體情況確定泵送設備位置并寫入有關要求。
怎樣在工程施工中優先考慮混凝土泵送設備的布置, 是在予拌混凝土使用中, 各有關單位必須關注的重要問題。
2 施工平面圖布置中應優先考慮泵送設備的位置
2.1 布料桿泵車的布置
在平面布置中, 要優先考慮布料泵車的位置, 特別是基礎混凝土部分根據泵車布料桿的控制半徑R、控制高度H 和泵車停機位置綜合考慮。只澆筑地下部分時, 按R 控制澆筑; 控制地上一部分時, 則綜合考慮R、H 和停機位置三項, 即H 增大R 減小, 泵車的停機位置就要多。如果說場地不受限制, 泵車移動也不十分困難, 可多增加幾個位置,但對于在城市施工, 這種情況不多見。在場地十分狹小時,要盡量減少停機位置, 一般不易超過四個。如圖1 所示。
2.2 地泵的布置
除掉根據布料桿泵車的R 和H 能控制的范圍澆筑混凝土之外, 剩下的混凝土都要由地泵來完成。地泵的平面布置要與下水平管、垂直管和上水平管的布置統一考慮。影響施工平面圖布置主要有泵機位置和下水平管的布置。
(1) 混凝土垂直輸送管位置的確定, 根據現場具體情況首先要多設幾個主管位置, 將每層所澆筑的混凝土各部件分成幾個部分, 計算每個部分的Q×L 值:
Q———此部位的混凝土量( m3)
L———此部位的混凝土幾何中心到垂直管的水平距離( m)
對于每個垂直管的位置, 將所有Q×L 相加而得ΣQiLi,一般改變3- 5 個立管位置即可得出( ΣQiLi) min, 以此取得垂直管的位置為最佳方案。混凝土輸送管路, 垂直輸送管的位置確定之后, 根據此位置進一步布置地泵和水平輸送管。
(2) 地泵與下水平管的布置。
地泵與垂直輸送管之間要有一段下水平管路, 布置時著重考慮以下幾個問題: ①泵機出口至垂直管之間要有一定長度的水平管, 此段長度不宜小于泵送高度的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但在許多情況下, 由于場地限制很難保證此段長度,最小也不得小于H/5, 而且在水平面上不宜變換方向, 須做90°轉向時, 宜用曲率半徑大于1 m 以上的大彎頭, 盡量減少壓力損失。②泵機周圍最好能停放兩輛以上混凝土攪拌運輸車, 以保證泵送混凝土能連續運行。③多臺混凝土泵時進行澆筑時, 選定位置要使其靠近所承擔的澆筑部位。
2.3 場內交通運輸道路的布置
由于預拌混凝土的泵車和運輸車與一般汽車不同, 它的車體大, 轉彎要求高, 例如IDF—175 型混凝土布料桿泵車車體長9.47 m, 軌距1.84 m, 在施工平面圖布置中, 道路的寬度和轉彎半徑均應滿足泵車的要求, 否則會引發交通不安全事故發生。這一點也是施工現場在場地布置中所應考慮到的。
2.4 混凝土運輸車停置位置的布置
為了保證混凝土澆筑的連續性, 根據施工進度和澆筑強度的要求, 施工現場要有停放數臺混凝土運輸車的位置, 在施工平面圖布置中必須予以考慮。
3 施工平面圖布置中注意的幾個問題
(1) 建設單位應注意問題。在通常情況下, 建設單位( 或開發商) 在一項工程未開工前就已進入現場, 由于諸多因素沒有確定, 特別是對施工平面圖不十分重視, 不夠了解其內容, 在現場平面圖布置中的隨意性給工程施工帶來諸多麻煩, 甚者造成工期的拖延, 易出質量事故, 這樣的實例很多。例如: 在48 m×24 m 厚1.8 m 的基礎筏板混凝土澆筑施工中平面布置沒有考慮到從48 m 兩側供料, 只能從一側采用地泵澆筑, 另一側已建了兩層的簡易房和辦公室, 這樣就使進度拖后了近15 d, 帶來了諸多不應有的損失, 僅降水一項就多花了20~30 萬元, 具體布置見圖2。
還有的開發商, 根本不考慮施工平面圖的布置。在非常有利布置泵送混凝土設備的位置蓋上了售樓處, 嚴重地影響了泵送設備的布置, 拖延了工期, 增加了發生質量事故的概率。
(2) 對于有基坑維護的工程, 在施工平面圖的布置中確定混凝土泵送設備的位置, 特別是布料桿泵車, 是非常重要的, 因為在布置中為了增大泵機的控制面積, 泵車要盡量靠近基坑邊緣, 這樣停放泵車的位置, 基坑支護的菏載要有所增加, 基坑支護結構計算中要計入此項菏載, 結構構造也與其它部位有所差異。
(3) 在工程施工過程中, 施工單位不應隨意改變施工平面圖的布置, 以免影響工程施工的正常進行。例如: 在混凝土泵送設備的位置上和場地道路上堆放建筑材料, 嚴重影響混凝土工程的正常進行, 從而拖延了工期, 給工程施工帶來不應有的損失。
4 小結
對于應用預拌混凝土的施工現場, 施工單位在施工平圖的布置中, 要根據預拌混凝土的諸多特點和施工工藝, 優先布置預拌混凝土的設備, 以保證工程的順利進行。大量實踐表明, 在工程施工平面圖的布置和正常生產過程中, 施工單位和混凝土供應廠家經常發生矛盾。究其原因, 大量調查表明, 主要是當前在施工單位和混凝土供應廠家的技術人員, 普遍存在對對方的施工工藝和生產工藝不太熟悉的現象, 這樣就會出現互相配合差, 不能很好的為對方創造方便。因此而產生的拖延工期和出現工程質量事故屢見不鮮, 進而會產生互相推托、互相扯皮現象, 甚者要走上公堂付諸法律, 這些都是不該發生的。鑒于上述情況, 本規程就明確規定了: 生產和施工單位均應加強技術交底工作, 施工單位技術人員應了解預拌混凝土的特性及有關施工要點, 預拌混凝土生產供應廠家的工程技術人員應了解混凝土泵送混凝土工藝, 雙方應在技術質量控制方面密切配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