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技術 » 原材料技術 » 正文

新型復合混凝土剪力墻結構體系研究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2-05-10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李洪國
核心提示:新型復合混凝土剪力墻結構體系研究
  摘要: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復合材料的應用已經越來越廣泛。在建筑結構工程中,為滿足不同的功能和受力需要,根據材料特性形成復合受力構件或體系,也將是一個必然的發展方向。作者在文章中將研究一種新型復合結構體系,即新型復合混凝土剪力墻結構體系。 

  關鍵詞:混凝土剪力墻; 復合結構; 構件 
   
   復合結構體系是一種全新的結構體系,研究它的初衷是為了替代磚混結構,達到節約能源,節約耕地的目的。任何一個新的住宅體系,從其創立到推廣,應用到發展,必須有充足的理論和試驗做支撐,必須解決從設計到施工中的一系列問題。文章將從新型復合混凝土剪力墻結構,復合結構體系的設計理念和 復合墻板的施工研究以及應注意的問題四方面,來研究新型復合混泥土剪力墻結構體系。 
   
  一、復合墻結構體系及新型建筑體系 
   
   (一)復合墻結構體系 

   復合墻結構體系屬于屬于剪力墻結構。復合墻結構體系是由復合結構墻體、裝配整體式樓蓋或現澆樓蓋、后澆邊緣構件連接而成的裝配整體式結構體系或整體現澆結構體系。復合結構體系適用于住宅建筑或縱橫墻較多的公共建筑。在8 度及8 度以下地震設防區建造時,房屋高度不宜高于36 米;在地震設防烈度為8 度的IV 類場地建造時,高度不宜高于25 米,層高不宜大于3 米。該結構體系可用底部大開間墻肢支撐上部小開間的墻肢結構。該體系房屋可以設置地下室,但是底部大開間墻肢結構應采取加強措施,復合墻板可設加強用的構造墻框柱和構造墻中柱。 
   
   (二)新型建筑體系--鋼筋混凝土墻體系 

   鋼筋混凝土墻體系一般用于高層建筑結構,以承受墻體平面內的水平荷載為主。它分屬于兩種結構體系--框架-剪力墻體系和剪力墻體系。框架-剪力墻體系由鋼筋混凝土框架和鋼筋混凝土抗側力墻體兩部分組成。前者主要承受豎向荷載,后者主要承受水平荷載。框架剪力墻結構體系最大適用高度,當地震設防烈度為6 度時限高130 米;當地震設防烈度為7 度時限高120 米;當地震設防烈度為8 度時限高100 米。適用做高層住宅及辦公樓。目前在高層住宅、辦公樓中采用較多,缺點是室內露梁、柱,而且要達到65%節能設計尚無可靠方法。剪力墻體系一般多采用橫墻承重方案,也可采用縱橫墻承重方案,在橫墻承重方案中縱向亦應有較為堅強的抗側力墻體,以抵抗縱向水平荷載,故一般將內縱墻按承重墻處理。同時,為了提高建筑物的抗側力強度與剛度,宜將所有抗側力墻體沿縱橫向對正、拉通。剪力墻體系中一個重要問題是開設門窗或其它洞口的問題。在抗側力墻上不可避免地要開設洞口,如果洞口的大小和位置不合理,會導致抗側力墻體乃至整個建筑物剛度的過大削弱。 
   
  二、復合結構體系的設計理念 
   
   (一)輕質高強理念。在住宅及辦公類建筑中,過去的傳統建筑80%以上采用磚混結構,其重量為180KN/㎡~200KN/㎡。而一般活荷載(使用荷載)僅為20KN/㎡,占全部建筑重量的1/9-1/10。這就意謂材料性能的90%,左右為自身重量所消耗,于是造成了材料極大浪費。而一般承重砌體常用Mu10 磚,M7.5 水泥砂漿砌筑。其軸心抗壓強度為1.79MPa,復合結構體系采用混凝土,其常用標號≥C25,以C25 混凝土為例,其軸心抗壓強度為11.9Mpa。是前者的7.5 倍,因此,必將大大提高材料的使用效能及安全度。 
   
   (二)焊接鋼筋網是國際上推行的做法,美國CAI 規范規定,凡采用焊接鋼筋網(光面或變形的)配筋率可以降低,其規定如下: 

   豎向鋼筋面積與混凝土毛面積之比的最小比值規定如下: 

   (1)對于規定的屈服強度不小于400 Mpa,號數不大于15 號的變形鋼筋,最小比值為0.0012; 

   (2)對于其它的變形鋼筋,最小比值為0.0015; 

   (3)對于不大于W31 或D31 的焊接鋼絲網(光面的或變形的),最小比值為0.0012。 

   水平鋼筋面積與混凝土毛面積的最小比值規定如下: 

   (1)對于規定的屈服強度不小于400 Mpa,號數不大于15 號的變形鋼筋,最小值為0.0020; 

   (2)對于其它的變形鋼筋,為0.0025; 

   (3)對于不大于W31 或D311 的焊接鋼絲網(光面的或變形的),最小比值為0.0020。 
   
  三、復合墻板的施工研究 
   
   復合墻板的施工可采取一側(較薄)預制一側現澆、兩側同時現澆、兩側全預制的施工工藝,研究它的施工工藝是確保工程質量的關鍵,每個工程都應抽取有代表性的墻板按照技術方案進行樣板試驗。試驗合格后方可正式施工。 
   
   (一)一側(較薄)預制一側現澆施工工藝如下: 

   (1)預制場地的平整、硬化; 

   (2)網架板混凝土較薄一側向上,水平置于預制場地中; 

   (3)保溫層的襯墊(防止保溫層位移)和邊模的支設; 

   (4)(低流動性)混凝土澆筑、養護; 

   (5)墻板邊緣構件(暗柱)鋼筋綁扎和安裝; 

   (6)預制板的吊裝、就位、節點連接錨筋綁扎; 

   (7)現澆側模板支設與預制側加固; 

   (8)墻板現澆側及其邊緣構件混凝土(自密性)的澆筑、拆模、養護。 
   
   (二)兩側同時現澆施工工藝如下: 

   (1)網架板兩側用以固定保溫層位置的卡具的制作與安裝; 

   (2)墻板邊緣構件(暗柱)鋼筋綁扎和安裝; 

   (3)網架板的吊裝、就位、 節點連接錨筋綁扎; 

   (4)模板支設; 

   (5)復合墻板兩側及其邊緣構混凝土(自密性)的澆筑。 
   
   (三)兩側全預制施工工藝如下: 

   (1)預制場地的平整、硬化; 

   (2)復合墻板兩側混凝土水平方式澆筑(可以同時進行,也可一側完畢后進行下一側); 

   (3)復合墻板緣構件(暗柱)鋼筋綁扎和安裝; 

   (4)復合墻板的吊裝、就位、節點連接錨筋綁扎; 

   (5)復合墻板緣構件(暗柱)模板支設及混凝土的澆筑、拆模、養護。 
   
  四、復合結構抗側力墻體的布置應注意以下問題: 
   
   1. 應使墻體的長度方向與水平荷載作用方向平行,并使墻體截面面積滿足抵抗水平荷載的要求。對于有抗震設防要求的建筑物,墻體應沿縱橫兩個方向布置;而在非地震區,矩形平面建筑物一般只在受風面大的橫向布置墻體。日本震害調查的經驗表明:對有抗震要求的建筑物,每㎡建筑面積中設有50~120mm 長的抗側力墻體是合適的。 

   2. 抗側力墻體宜布置在建筑物兩端、樓梯間、電梯間及平面剛度有變化處,同時以能使縱橫方向相互連系為有利,這樣可以增強整個建筑結構對偏心扭轉的抵抗能力。另外,抗側力墻體還應該布置的對稱、均勻。 

   3. 抗側力墻的間距 

   對現澆鋼筋混凝土樓蓋以ι/B=2~4 為宜;對裝配式鋼筋混凝土樓蓋以ι/B=1~2.5 為宜。其中,ι為抗力墻間距,B 為樓蓋寬度。所取ι/B 值的幅度與建筑物高度及抗震設防烈度有關。建筑物愈高,烈度愈高,ι/B 應取值愈小。 
   
  參考文獻: 

   [1] 王新玲. 《建筑結構體系概念和設計》, 黃河水利出版社, 2001年. 

   [2] 本格尼·S·塔拉納特. 《高層建筑鋼筋混凝土組合結構設計》,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1999年.
 
 
[ 技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田县| 招远市| 卫辉市| 名山县| 西华县| 聊城市| 杂多县| 格尔木市| 郯城县| 石景山区| 峨山| 竹北市| 开远市| 营山县| 永城市| 黄山市| 金平| 松溪县| 山阴县| 措勤县| 永顺县| 穆棱市| 澄城县| 石柱| 汉川市| 襄垣县| 兴义市| 林口县| 临朐县| 宜昌市| 和硕县| 扬中市| 临沧市| 磐石市| 雷山县| 自贡市| 沧州市| 汉川市| 平原县| 黄浦区| 新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