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技術 » 原材料技術 » 正文

科技扮靚生活:無機發泡混凝土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8-06-26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中國建設報
核心提示:科技扮靚生活:無機發泡混凝土
  科學援建,是安徽隊伍參與四川災后重建的一根重要主線。歷史上的“徽匠”,曾把建筑藝術發揮到極致,留下了不朽的徽派建筑遺產。而今,現代徽匠們用科學救災的理念,在援建中大量運用新技術新產品。“雖然是建設臨時過渡房,但也要提高群眾居住生活品質,同時注重節能環保。”新徽匠的目標是——用科技扮靚受災群眾的生活。 

  風光互補照明系統 

  道路、小型廣場上,安徽人安裝的一盞盞照明燈,驅散黑暗,為災區帶來光明和秩序。燈的電源動力來自哪里?來自太陽和風。 

  在安徽省援建的過渡房安置點,一批利用風能和太陽能蓄電的新型照明燈被安裝到道路、小型廣場等公共區域。這是合肥一家動力能源公司與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合作研制、去年剛投產問世的新產品。它集風光充電、自主蓄能、智能控制等5項創新技術于一體,利用風能和太陽能發電、蓄電,實現綠色節能環保照明。其最大特點是風力發電可與陰雨天氣太陽能缺乏相互補充,非常適用于多雨的山區和地震災區。 

  快速成型混凝土 

  一種特殊的混凝土,成型只需24小時,比普通混凝土成型時間縮短一半以上。這種高性能輕質混凝土產品,就是加快安徽援建速度的“特種武器”——無機發泡混凝土。 

  這種新型混凝土是合肥新型墻材有限公司依托中科大研發的。該產品對場地施工條件要求低,澆筑方式簡便,工效高,由于發泡混凝土中布滿氣孔,因而質地輕,具有良好的保溫及隔熱性能,澆筑和拆除都非常容易,尤其適合做過渡安置房的地坪。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化學成分接近中性,對環境不產生污染,是一種綠色環保的建筑材料。“我們蓋的是臨時建筑,但也是現代建筑,在節能環保上要與時代接軌。”一位技術人員評論說。 

  “救災不能光有一腔熱情,還要會動腦子。發揮科技的威力,一是要為受災群眾營建宜居環境,二是能緩解災區能源和經費緊張。”建設廳副廳長李建說出了安徽援建隊伍的心聲。
 
 
[ 技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桂林市| 镇康县| 靖远县| 华亭县| 图木舒克市| 嘉黎县| 贡山| 从江县| 新干县| 怀来县| 宜春市| 宿州市| 平顶山市| 叶城县| 榆中县| 武汉市| 凤翔县| 泽普县| 达尔| 临沧市| 峨眉山市| 柳江县| 柏乡县| 新邵县| 九龙坡区| 松溪县| 和静县| 白朗县| 黔江区| 天台县| 永康市| 华安县| 福建省| 共和县| 太白县| 合阳县| 芦溪县| 南平市| 临桂县| 神池县| 页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