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技術 » 原材料技術 » 正文

改性聚丙烯纖維混凝土抗滲性能的試驗研究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5-10-17  來源:建筑技術開發  作者:姜雪潔 王書祥
核心提示:改性聚丙烯纖維混凝土抗滲性能的試驗研究
[摘 要]  通過對兩種不同纖維摻量的混凝土試件和普通無纖維混凝土試件抗滲試驗的對比研究了在混凝土中摻入不同摻量的改性聚丙烯纖維對混凝土抗滲性能的改善效果和影響規律探討了水泥基纖維混凝土的抗滲機理及性能特點。

[關鍵詞]  改性聚丙烯纖維纖維混凝土抗滲性能

    隨著社會的發展工業及民用建筑混凝土抗滲性能要求越來越高。目前改善混凝土抗滲性能的有效途徑有兩種。其一通過在混凝土中添加外加劑的方法即通過膨脹劑提高混凝土的密實性或加入憎水性有機材料提高混凝土抗滲性的方法達到改善混凝土抗滲性能的目的其二在混凝土中摻入纖維減少混凝土內部缺陷改善混凝土的品質提高其抗滲性能。添加外加劑易引起混凝土堿-基料反應或其它化學反應使得混凝土的耐久性難以保證。在建筑材料中摻入纖維的做法由來已久。早期主要是利用天然纖維在現在工程施工中常使用的是玻璃纖維和鋼纖維。由于玻璃纖維的抗剪能力差易引起混凝土堿-基料反應不宜采用。鋼纖維的比重大雖能改善混凝土的某些品質但增加結構負擔且對混凝土抗滲性能改善不明顯。隨著化學工業突飛猛進的發展,20世紀60年代以來國外已開始大量研究利用化學合成纖維摻入混凝土或砂漿中以便改善水泥基混凝土脆性高、抗拉強度低、抗滲性能差等缺點提高水泥材料制品的物理力學性能現已取得巨大發展和廣泛應用。該項研究擬通過試驗研究利用國產改性聚丙烯纖維改善混凝土抗滲性能的途徑和方法并就改性聚丙烯纖維對混凝土抗滲性能的影響機理進行探討。

1  方法及試驗結論

1. 1  試驗目的

目前國外在工程用混凝土或砂漿中摻入的改性聚丙烯纖維主要是單絲改性聚丙烯短纖維長度約為數毫米至數十毫米長纖維(也稱連續纖維),主要用于水泥材料制品。通常在混凝土或砂漿中摻入短纖維的體積率均較低摻入體積率約為0.01%0.3%,一般稱為低摻量纖維混凝土。纖維摻入體積率大于1%稱作高摻量纖維混凝土主要用于水泥材料制品。

試驗采用的纖維是天津市欣晟建筑纖維公司生產的改性聚丙烯纖維美國杜拉公司及天津欣晟公司生產的纖維單絲的各項技術性能指標對比情況見表1。對比表明天津欣晟公司生產的纖維其化學及物理力學性質都不低于國外同類產品。欣晟纖維改性工藝屬國內自主知識產權纖維具有良好的親水性和分散性。該研究擬通過對纖維摻入體積率分別為0%,0.1%,0.13%的混凝土的抗滲性能進行試驗研究。

1. 2  試件制作

試驗依據GBJ《普通混凝土長期耐久性試驗方法》的規定進行試件共分3每組6件試件。試件是頂面直徑為175mm底面直徑為185mm高度為150mm的圓臺體試件利用混凝土滲透儀進行抗滲試驗[1]

    制作試件的混凝土配合比水泥∶石子∶砂∶水= 3601065720205,該配合比符合P6 級抗滲等級要求。試件摻入纖維體積率分別為0%,0.1%0.13%(后兩組的纖維摻入量分別為:0.9 kg/m31.2kg/m3)。試件采用的纖維纖度為1517g/9000m。即直徑約為48μm長度為19mm。試件制作時為使纖維分布均勻纖維、砂、石骨料和水泥一同投入而后加水進行強制攪拌。

1. 3  試驗方法

試驗方法依據GBJ《普通混凝土長期耐久性試驗方法》實施。試件試驗齡期為28d。試驗采用HS24B型混凝土滲透儀。該儀器加壓范圍為04MPa ,每次試驗安裝一組試件(6)。試驗時由初始0.1MPa開始加壓加壓持續8h,如未發現試件出現透水或透水試件總數不超過3個試件時試驗壓力遞增0.1MPa繼續持續加壓8h,依此類推直至透水試件超過3個試件時試驗結束。

1. 4  試驗結論

3組試件的試驗結果如表2所示。

    試驗結果表明混凝土中加入改性聚丙烯纖維后可大幅度提高混凝土的抗滲性能。不僅抗滲時間大幅度增加并且耐受壓力也大幅度提高。以第二組試件為例纖維體積摻入率為0.13%其最高耐受壓力和耐受時間均提高了200%。可見在混凝土中加入改性聚丙烯纖維后可有效提高水泥基混凝土材料的抗滲能力。相關實驗還表明即使纖維摻量降低為0.05%混凝土的抗滲性能也有十分明顯的提高。試驗中將未產生透水現象的試件剖開進行觀察發現尚未完全透水的未摻入纖維的混凝土試件透水高度均達120mm以上而尚未完全透水的已摻入纖維的混凝土試件透水高度僅為5080mm左右且纖維摻量越高透水高度越低。

以上結果表明:在混凝土中摻入一定比例的改性聚丙烯纖維可以明顯改善混凝土的抗滲性能而且摻入纖維的比例越高抗滲性能改善越明顯而且由于聚丙烯纖維具有良好的化學穩定性摻入纖維不影響混凝土的化學性質。

2  摻入改性聚丙烯纖維對混凝土抗滲性能的影響機理

2.1  摻入纖維使混凝土抗慘性能提高的原因

試驗所用纖維纖度為1517g/9000m直徑約為48μm,長度為19mm試件纖維摻入量分別為0.9kg/m31.3kg/m3即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分布的纖維根數分別約為2.8×106根和3.8×106由于改性聚丙烯纖維有著良好的分散性因此從理論上講在混凝土內單根纖維間的平均間距分別約為1.87mm1.61mm。在數目眾多的纖維作用下混凝土抗滲性能提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a) 纖維能有效阻止混凝土塑性期裂縫的產生由于纖維在混凝土內呈現三維空間網絡結構起到支撐集料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粗、細集料的沉降同時也降低了混凝土表面的析水現象有效阻止由于混凝土表面迅速失水造成塑性期較大體積收縮從而抑制塑性期混凝土表面出現裂縫。塑性狀態的混凝土強度極低纖維在塑性狀態的混凝土中能承受由于干縮而產生的拉應力減少并阻止塑性狀態下混凝土內部裂縫的產生和發展。纖維的存在有效阻止了混凝土塑性期內部裂縫的產生和發展[2]

b) 纖維在硬化混凝土中可發揮的有效的阻裂作用。硬化的混凝土由于干燥收縮、溫度收縮及碳化收縮的存在常會引起混凝土內部產生各種收縮應力(拉應力),當混凝土結構內產生的拉應力超過混凝土的抗拉強度時混凝土就會產生大量裂縫。在混凝土中摻入纖維可有效降低裂縫尖端的應力集中而抑制裂縫的進一步發展從理論上講在三維分布纖維的作用下當開裂應力不大于纖維抗拉應力時混凝土內裂縫的發展不超過單根纖維的平均間距此值與摻入纖維的體積率成反比與摻入纖維長度成正比。在試驗采用的摻量時其間距為1.611.87mm。纖維有效防止微裂縫擴展并阻止微細裂縫的貫通[3]

c) 纖維摻量對混凝土抗滲性能產生影響。由于改性聚丙烯纖維在混凝土中無規則分布纖維在混凝土中呈棋盤狀均勻分布。在棋盤狀纖維間隙中可能存在著混凝土固有缺陷。這些缺陷是普通混凝土受到內部或外部應力作用時產生裂縫并最終導致混凝土趨于破壞的根本原因。根據彈性斷裂力學理論(Romualdi理論),由于纖維的存在使應力裂縫趨于閉合。據國外文獻報道[3]在混凝土中當纖維分布的平均間距小于7.6mm混凝土的抗拉或抗彎初裂強度就能得以明顯提高。摻纖維的混凝土在限制收縮的條件下因失水干縮而引發裂縫時由于纖維存在阻裂作用可顯著減少初始裂縫的數量有效抑制裂縫的寬度和長度并大大降低生成貫通裂縫的可能性。混凝土中摻入纖維的體積率達0.003%時就可使混凝土的裂縫被明顯細化當裂縫寬度超過自愈范圍后裂縫的漏水量與裂縫寬度的三次方成正比。混凝土中由于纖維的存在即使裂縫的總面積不變由于裂縫的細化混凝土的漏水量與細分后的裂縫根數成反比即單位混凝土體積內均勻分布的纖維根數越多裂縫寬度就越窄混凝土的抗滲性能也就越優異。

由于混凝土內均勻散布的短纖維起到了阻斷混凝土內裂縫毛細作用的效果對提高抗滲性也起到一定作用[4]

2.2  纖維混凝土與其它改善混凝土抗滲性能方法的分析與比較

在混凝土中摻加膨脹劑改變混凝土的配合比降低水灰比增加混凝土的澆注厚度或在混凝土中添加有機硅防水劑或防水樹脂等都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滲性能。但其增強效果和工作機理卻有著很大的區別。

a) 膨脹劑是在混凝土硬化過程中發揮作用對于混凝土塑性期產生裂縫的效果不佳。改性聚丙烯纖維在混凝土呈塑性狀態時即可減少和阻止混凝土裂縫的發生。因此纖維對混凝土抗滲性能的改善是全過程的。

b) 膨脹劑需有充足的水分才可發揮作用。如早期養護保濕不當或過早暴露于干燥空氣之中則膨脹過程便會停止從而失去作用。改性聚丙烯纖維不需要水的參與便可有效減少和阻止裂縫的發生。并且纖維還具有一定的保水性可改善混凝土的早期養護條件。

c) 膨脹劑存在與其他化學添加劑間的合理匹配問題。有的膨脹劑呈堿性可能引起或助長混凝土的堿2集料反應。改性聚丙烯纖維化學穩定性好可以與任何化學外加劑任意匹配且具有極好的阻裂效果不僅不會誘發反而有利于防止混凝土的堿2集料反應的產生。

d) 在混凝土中添加有機硅防水樹脂等憎水劑存在施工工藝復雜、成本高等缺點。改性聚丙烯纖維較其它改善混凝土抗滲性能的方法所要求的使用條件和施工條件更寬松使用過程更安全、更可靠而且其長期抗滲防水效果更佳。尤其適用于環境十分惡劣形狀十分復雜抗滲防水性能要求很高的場合。

3  試驗結論及建議

3. 1  試驗結論

a) 試驗研究發現摻入改性聚丙烯纖維后其抗滲性能的改善效果與纖維摻量有關在一定摻量范圍內摻量越大效果越佳。但考慮到性能改善與經濟成本雙重因素的影響在一般民用及工業建筑中摻入量的體積率以0.1%0.3%較為合理纖維長度以1930mm為宜。

b) 改性聚丙烯纖維能有效改善混凝土的抗滲性能但降低了混凝土的坍落度尤其對大坍落度混凝土影響更大。因此對于泵送大坍落度混凝土應適當調整減水劑的品種及用量滿足現場施工對坍落度的要求。

3. 2  幾點建議

a) 改性聚丙烯混凝土主要適用于如澆筑地下室的底板、側墻、頂板、各種建筑物的屋面板以及各種水池、化污池、游泳池、渡槽、隧道、地鐵、涵洞等各種要求混凝土抗滲防水場合。

b) 配制含纖維混凝土應在加入粗、細骨料與水泥時將適當用量的纖維一次性投入攪拌料中加水攪拌即可達到很好的分散效果。以采用強制式攪拌為佳。

c) 在混凝土中摻入的化學合成纖維應具有良好的親水性和分散性。由于普通化學纖維難以在混凝土中均勻分散在紫外線作用下會迅速老化因此在選用改性聚丙烯纖維時必須特別注意所選用纖維的物理力學性能、化學穩定性、耐老化性、親水性和水中分散性是否滿足工程需要以免影響混凝土的品質。

參考文獻

1  壟益沈榮喜李清海. 杜拉纖維在土建工程中的應用[M].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

2  戴建國劉明黃承逵. 聚丙烯纖維混凝土和砂漿的塑性收縮試驗研究[J]. 沈陽建筑工程學院學報,2000,(3):195-196

3  ALHOZAIMYA M,SOROUSHLAN P ,MIRZA F.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olypropylene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and the effects of pozzolanic materials[J]. Cement Concrete Composites,1996,(18):85-92

4  王志海李繼忠. 抗摻防裂混凝土研究與應用[J]. 中國建材科技,2002,11(5):49-52

 
 
[ 技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光山县| 赫章县| 毕节市| 清镇市| 峡江县| 突泉县| 鄂伦春自治旗| 慈溪市| 木里| 莱阳市| 南溪县| 错那县| 阿克陶县| 定日县| 西华县| 元朗区| 迭部县| 花莲市| 即墨市| 汶上县| 夏河县| 义马市| 招远市| 手机| 涿州市| 巍山| 南江县| 马山县| 萍乡市| 滨海县| 阳曲县| 延长县| 九龙县| 宁津县| 高淳县| 剑川县| 万州区| 安徽省| 高阳县| 广昌县| 辛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