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技術 » 生產技術 » 正文

雜散電流對廣州地鐵混凝土溶蝕性能影響的加速試驗研究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8-02-02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黃文新 李鐵鋒 殷素紅 文梓蕓 王果
核心提示:雜散電流對廣州地鐵混凝土溶蝕性能影響的加速試驗研究

 摘要 通過加速試驗方法研究了電流作用下砂漿的溶蝕性能,并建立了其與廣州地鐵工程混凝土在雜散電流下的溶蝕性能之間的關系。結果表明,當地鐵雜散電流為100mA/m2時,廣州地鐵工程混凝土抗雜散電流作用下溶蝕能力至少可以滿足50年的安全運行。采用SEM和EDS對電流加速溶蝕試驗后的砂漿進行分析,越靠近陰極部位的砂漿,其凝膠產物越松散,水化硅酸鈣產物的Ca/Si比越為下降;砂漿微觀結構越不密實,孔隙越多。溶蝕后的砂漿強度比基準砂漿降低了17.2%。

關鍵詞 地鐵工程混凝土,雜散電流,溶蝕,加速試驗,耐久性

中圖分類號:TU 528 571

0 前言

  與普通工程混凝土相比,地鐵工程混凝土由于所處環境的特殊性,影響其耐久性的因素更為復雜,其中雜散電流就為特有因素之一。地鐵雜散電流[1], 主要是指由采用直流供電牽引方式的地鐵列車在地鐵運行時,由于走行軌與大地之間的絕緣不良或不是完全絕緣,流經走行軌的電流不能全部流回牽引變電所的負極,有一部分電流會泄漏進入大地,就成為雜散電流。一般而言,鋼筋在雜散電流的作用下會加快其電化學腐蝕速度,不僅會縮短鋼筋的抗拉和抗剪性能,而且其產生的腐蝕產物所帶來的體積膨脹會在混凝土中產生應力,導致混凝土結構的破壞【2,3】。目前對地鐵雜散電流的研究國內多集中在對鋼筋電化學腐蝕,鋼筋腐蝕產物對混凝土所產生破壞,及如何提高混凝土本身的電阻和抗雜散電流耐久性等方面【4,5,6】,對混凝土在雜散電流作用下的溶蝕性能研究未見報道。

  實際上,地鐵道床與二襯混凝土仰拱形成的施工縫中往往為地下水飽和,地鐵道床混凝土長期處于地下水環境中。地下水流經對混凝土有溶蝕作用;地下水中含有的腐蝕介質還會對混凝土產生侵蝕作用,與普通工程混凝土相比,地鐵道床混凝土所處腐蝕環境更為嚴酷。而道床處的雜散電流最大,地鐵鋼軌與施工縫中的水就形成一個電解池,在這個電解池中道床混凝土孔溶液中的離子在電場作用下向外遷移,Ca2+不斷被溶出帶走,溶蝕速率將比一般地下水流經的溶蝕速率顯著加快。Ca2+的不斷溶出使混凝土中水化產物Ca(OH)2、C-S-H發生分解,孔隙率增加,強度下降,最終會導致混凝土破壞。前蘇聯的研究表明【7】,當混凝土中CaO溶出量達10%之后,混凝土的強度迅速下降,而且水泥石在混凝土中的狀況也不穩定,此時就認為混凝土已不在安全使用時限;李金玉研究認為【8】,當混凝土中CaO溶出量達25%時,混凝土強度將降低35%~50%,他以此作為一種極限指標來估算塑性防滲墻混凝土的安全運行壽命。

  本文通過加速試驗方法,研究了雜散電流對廣州地鐵混凝土溶蝕性能的影響。

1試驗材料及試驗方法

1.1試驗材料

  試驗用混凝土原材料與廣州市地鐵某線某區間實際工程混凝土一致,由廣州派安混凝土公司提供,水泥為廣東廣信青洲水泥公司生產的P.II42.5R水泥,其物理性能見表1。摻合料為II級粉煤灰,其品質見表2。細集料為廣東西江河砂,表觀密度2630kg/m3,細度模數2.6;粗集料為珠海花崗巖碎石,表觀密度2640 kg/m3,粒徑分布5-25mm;外加劑是由廣州市昌特公司生產的FDN-2緩凝高效減水劑,減水率為21.2%?;炷僚浜媳热绫?所示。

1.2試驗方法

  依照國家標準GB/T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學性能試驗方法》在實驗室配制混凝土,用方5mm孔篩篩除混凝土拌合物中的粗骨料,得到的砂漿攪拌均勻后成型直徑100mm,高50mm的圓柱型膠砂試件。試件標準養護60d后進行試驗。

  模擬混凝土在雜散電流作用下的溶蝕裝置如圖1 所示。采用惰性鈦網做兩電極,在電流作用下兩電極本身不發生反應,從而不會在溶液中引入其它離子。將試件安裝于試驗槽內,用密封膠密封,以確保不會滲漏。在裝置的陽極和陰極空間注入蒸餾水,兩極之間加上1.25A/m2的恒電流,將整個裝置放入20℃ 的水槽中保持恒溫。試驗進行后,每6天換一次水,并量得陰極水體積,抽取陰極的水樣用美國DIONEX公司生產的ICS-90/DX-80離子色譜測定其中的Ca2+濃度。取1組5個試件的Ca2+濃度平均值為最終結果,通過溶出的Ca2+濃度來研究混凝土試件在電流作用下的溶蝕狀況。

  64天齡期時取出試件,將試件沿從陽極到陰極的方向切割為4層,樣品真空干燥后表面鍍金膜,用Philips XL30型掃描電子顯微鏡觀察砂漿試件各層水化產物形貌和微觀結構,并用X射線光電子能譜測定砂漿各層水化硅酸鈣凝膠產物的鈣硅比,每層選5個部位的水化產物進行微區分析,取其平均值作為該層水化硅酸鈣凝膠產物的鈣硅比。

  通電后混凝土及水溶液中的離子遷移如圖2所示。

2.試驗結果及分析

2.1 不同齡期下砂漿中溶出的Ca2+離子濃度不同齡期下砂漿中溶出的Ca2+離子濃度C1的測試結果見表4。

  將不同齡期時測得的Ca2+離子濃度與時間的關系作圖如圖3,反映砂漿的Ca2+離子溶出速

率??梢钥闯?,砂漿中Ca2+離子溶出速率在28d齡期前較大,隨齡期延長,Ca2+離子溶出速率減慢,并趨于平緩;但一直有Ca2+離子溶出,使得從砂漿中溶出的Ca2+離子總量隨齡期延長不斷增加。

2.2 混凝土在同等試驗條件下溶出的CaO質量的計算步驟及結果

  通常水泥熟料中CaO含量為62%~67%,P.Ⅱ型水泥中混合材摻量小于5%,設其中CaO含量為60%。

  由表3混凝土配合比可知,1m3混凝土中的氧化鈣的含量M3為:

M3=280×0.6=168kg/m3

1m3混凝土中石子體積為:1082÷2650=0.408 m3,則砂漿占59.2%的體積,那么1m3砂漿中CaO的含量M2為:

M2=M3÷0.592=283.78kg/m3

  本試驗采用直徑100mm,高50mm的圓柱體膠砂試件,其體積V1為3.925×10-4m3,其中含有的CaO質量M1為:

M1=V1×M2=111.38g

  設單個砂漿試件累計溶出Ca2+離子濃度為C2(mg/L),單個砂漿試件的累計溶出CaO質量為m1(g),1m3砂漿試件在同等試驗條件下溶出的CaO質量 為m2(kg),1m3混凝土試件在同等試驗條件下溶出的CaO質量為 m3(kg),則它們之間的計算關系為:

m1=C2×V2×56/40

其中V2為所測陰極浸泡液體積,為189.6ml。

m2=m1/V1,m3=m2×0.592,t=m1/M1= m2/M2= m3/M3

計算結果示于表5中。

2.3雜散電流加速溶蝕作用下地鐵混凝土安全使用壽命預測

  將表5中1m3砂漿在同等試驗條件下CaO溶出質量 m2(kg)及1m3混凝土在同等試驗條件下CaO溶出質量 m3(kg)與通電時間的關系繪于

圖4和圖5中,并分別對其進行擬合。

由圖4和圖5可知,CaO的溶出質量與通電時間呈明顯線性關系。

砂漿中CaO溶出質量與通電時間的擬合方程為:

Y=0.18481+0.01978X

  推算出砂漿中CaO溶出量達到10%(28.38kg)在通電后第1425天(3.9年),達到25%(70.95kg)在通電后第3578天(9.8年)。

  混凝土中CaO溶出質量與通電時間的擬合方程為:

Y=0.10906+0.01167X

  推算出混凝土中CaO溶出量達到10%(16.8kg)在通電后第1430天(3.92年),達到25%(42kg)在通電后第3590天(9.83年)。

  根據電化學的一般原理,通電加速的過程實際是一個以砂漿試件為電解池的電解過程。通電時,陽離子向陰極流動,陰離子向陽極流動。在電解池中,導電的主要載流子就是離子,就是溶液中通過的電量與遷移離子所帶的電量是相等的,單位時刻電解池內流動的離子數與電流相同。即在t時刻,流動的Ca2++H++Na++K+=I,由于Na+與K+是相對較容易電離的離子,在開始的時候就富集到了陰極,故后來流動的Ca2++H+=I。

  假定溶蝕速度與通電庫侖量成正比,也就是對相同的混凝土鈣離子的溶蝕速度與電流的相對密度成正比。一般地鐵的雜散電流在10mA/m2~100 mA/m2范圍,取較大值100 mA/m2。那么在地鐵雜散電流條件下混凝土CaO溶蝕速度與試驗條件下的比值為0.08,那么地鐵工程的混凝土需要17875天(49年)CaO溶出量達到10%,需要44875天(122.9年)CaO溶出量達到25%。一般地鐵工程混凝土的設計使用年限是100年,那么也就是說在雜散電流較大(100 mA/m2)時,廣州地鐵工程所使用的混凝土單純的抗雜散電流引起的溶蝕能力至少可以滿足50年的安全運行。

2.4電流加速溶蝕試驗后混凝土水化產物和微觀結構的變化

  通電64d后取出試件,其中3個試件測定其抗壓強度,與標準養護相同齡期的同尺寸試件的抗壓強度進行對比。標準養護試件的強度是55.1MPa,通電試件的強度是45.6MPa,強度下降了約10MPa,降低了17.2%,表明電流加速溶蝕后,在CaO溶出量僅為0.52%時,就已造成砂漿強度較大幅度下降,這不僅與CaO溶出導致Ca(OH)2、C-S-H凝膠等水化產物分解有關,更重要的是在電流作用下砂漿孔溶液中離子的定向遷移導致孔隙率增大且形成連通孔,從而使強度下降。這從掃描電鏡觀察砂漿試件各層水化產物形貌和微觀結構的結果可以得到證實。

  由圖6可見,靠近陽極第一層的砂漿(圖6a)凝膠產物數量多,本身堆積緊密,與砂粒之間的粘結完好,界面區可見Ca(OH)2晶體,砂漿整體微觀結構較密實。 靠近陽極第二層的砂漿(圖6b)凝膠產物本身堆積變得不夠緊密,砂漿整體微觀結構有所疏松??拷枠O第三層的砂漿(圖6c)凝膠產物尺寸變小,本身堆積變得疏松,砂漿整體微觀結構密實度下降,孔隙增多??拷枠O第四層的砂漿(圖6d)凝膠產物自身為松散狀,砂漿整體微觀結構密實度進一步下降。

  在標準養護相同齡期的基準砂漿和通電64d后的砂漿各層中選5個部位的水化硅酸鈣凝膠產物用X射線光電子能譜進行微區分析,然后計算其鈣硅比,取5個微區水化產物鈣硅比的平均值作為該層水化硅酸鈣凝膠產物的鈣硅比,結果見圖7。

  基準砂漿中水化硅酸鈣凝膠的Ca/Si比是1.47,通電64d后靠近陽極第一層砂漿中水化硅酸鈣凝膠的Ca/Si比是1.38,第二層是1.07,第三層是0.80,第四層是0.76,均比基準砂漿的下降,其中靠近陽極第一層的下降得少,靠近陽極第四層(靠近陰極第一層)的下降得多。因為越靠近陰極,電場強度越大,Ca2+離子越容易電離,水化硅酸鈣凝膠越容易分解。與上述掃描電鏡觀察的越靠近陰極,砂漿的凝膠產物自身越呈松散狀、微觀結構越疏松的結果相一致。

3.結論

  (1)假定混凝土中CaO溶出量與電流密度成正比,當地鐵雜散電流為100mA/m2時,根據試驗所得的混凝土中CaO溶出量與通電時間的擬合方程計算得出:廣州地鐵工程在雜散電流加速地下水對混凝土溶蝕作用下,混凝土中CaO溶出量達到10%需要17875天(49年),CaO溶出量達到25%需要44875天(122.9年),即廣州地鐵工程所使用的混凝土單純的抗雜散電流引起的溶蝕能力至少可以滿足50年的安全運行。

  (2)與基準砂漿相比,電流加速溶蝕試驗后,越靠近陰極部位的砂漿,其凝膠產物自身越呈松散狀,水化硅酸鈣產物的Ca/Si比越為下降,砂漿微觀結構越為疏松,孔隙越多,導致電流加速溶蝕試驗后的砂漿強度比基準砂漿的強度降低了17.2%。

參考文獻

  1 Ahmad S, Reinforcement corrosion in concrete structures, its monitoring and service life prediction--a review[J]. Cement & Concrete Composites 2003(25):459–471.

  2 林江,唐華,于海學.地鐵迷流腐蝕及其防護技術[J]. 建筑材料學報,2002(1):72-76.

  3 賀麗娟.地鐵迷流對隧道襯砌耐久性的影響[J]. 現代隧道技術,2002(6): 29-34.

  4 周曉軍.地鐵雜散電流對襯砌耐久性影響及防護的探討[J]. 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07(3):522-528.

  5 杜應吉,馬少軍,蔡躍波等.地鐵工程混凝土抗雜散電流耐久壽命預測[J].水利與建筑工程學報.2003(3):7-9.

  6 賀鴻珠 史美倫 陳志源.粉煤灰對地鐵雜散電流的抑制作用[J]. 混凝土與水泥制品,2001(1):21-23.

  7 B.M.莫斯克文著.倪繼森,孫昌寶, 劉智靈譯. 混凝土和鋼筋混凝土的腐蝕及其防護方法[M]. 北京:中國建材出版社, 1984.

  8 李金玉,曹建國. 水工混凝土耐久性的研究和應用[M]. 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 2004.

 
 
[ 技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忻州市| 湖北省| 衡阳市| 宁乡县| 京山县| 龙州县| 白朗县| 临邑县| 维西| 泗洪县| 富源县| 扎兰屯市| 石嘴山市| 文昌市| 天峨县| 梓潼县| 弋阳县| 稻城县| 武安市| 宁海县| 孟津县| 武鸣县| 顺昌县| 津市市| 华池县| 明星| 晋城| 鸡西市| 依兰县| 霍城县| 松溪县| 滦平县| 衡阳市| 闽侯县| 泰安市| 高青县| 大兴区| 马边| 泾川县| 三亚市| 清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