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技術 » 應用技術 » 正文

三峽碾壓混凝土圍堰設計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8-05-30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中國混凝土網
核心提示:三峽碾壓混凝土圍堰設計
1 圍堰布置與特性

  三峽工程碾壓混凝土圍堰(以下簡稱RCC圍堰)由縱向圍堰和橫向圍堰組成。縱向圍堰全長分為上縱段、壩身段和下縱段3段。橫向圍堰布置在導流明渠內,與長122.0 m的上縱堰內段連為一體,在約4年的圍堰發電期與左岸大壩一起擋水,提前實現樞紐工程蓄水、通航和發電。三峽RCC圍堰斷面采用重力壩型,主要特性見表1,布置見圖1、圖2。

2 縱向RCC圍堰通水冷卻與接縫灌漿

  在碾壓混凝土中進行通水冷卻和接縫灌漿,在世界工程實踐中屬首次。縱向圍堰上縱堰內段高程75 m以下和壩身段高程72 m以下共24個灌區,總面積3 850 m2。其中堰內段8個灌區,灌漿面積1 190 m2。壩身段高程72 m以下設3層共16個灌區,單區面積為70~270 m2,灌漿面積2 660 m2。

2.1 冷卻水管及通水冷卻

  為滿足壩體接縫灌漿和削減夏季澆筑的RCC水化熱溫升,在RCC內埋設水管冷卻降溫,冷卻水管采用1英寸(2.54 cm)黑鐵管。經現場試驗3種埋設方法后選定了直接在RCC倉面上鋪設的方案較方便有效。采用此法施工時,振動碾和推土機等施工機械嚴禁直接壓在水管上。

  水管垂直間距同RCC澆筑升程,為1.8~2.4 m,水管水平間距為1.5~2.0 m。施工后通水檢查,通暢率97.6%。壩體采用通河水進行中后期冷卻,通水開始時間為9月下旬,每根水管通水流量控制在18~25 L/min。

2.2 接縫灌漿工藝設計與施工

  RCC結構的接縫灌漿尚處于探索階段。在RCC施工時,對橫縫兩側30~50 cm范圍內,采用加注水泥濃漿后用插入式振搗器振搗,簡稱為改性混凝土工藝,這樣RCC結構在橫縫兩側與常規混凝土接近,可以借鑒成熟接縫灌漿施工工藝。壩身段橫縫每層設6個灌區,每個灌區長度為17~21 m,單區最大平面面積為270 m2。6個灌區處于同一整體澆筑的結構上,灌區之間無縱縫相隔,因此在其中一個灌區施灌時,對兩側灌區產生的影響比常規混凝土結構的灌區要大得多。

  同高程灌區盡可能采用多區同灌,同灌灌區一區一泵,在灌漿過程中應保持壓力一致,同灌時相鄰灌區結束時間不得超過4 h。如采用逐區間歇灌漿,一個灌區結束間歇14 d以上才能灌相鄰灌區。同高程灌區先下游后上游。基礎層灌區施灌28 d后方可進行帷幕灌漿。確定的施工方法為:選擇一套通暢管路使用1∶1漿液定量(200~300 ml)灌入,作潤滑管道和縫面,之后直接采用0.6∶1漿液灌注,并按出漿次序依次關閉各管口。當排氣管管口的壓力或縫面增開度達到設計規定值,保持壓力灌注到縫面吸漿率等于零后延續20 min迸漿結束,迸漿時間不小于8 h。

3 橫向RCC圍堰設計

3.1 圍堰布置與結構措施

  橫向RCC圍堰按I級臨時建筑物設計,設計洪水標準為5%頻率最大日平均流量72 300 m3/s,相應水位135.4 m;保堰洪水標準按1%頻率最大日平均流量83 700 m3/s,相應水位為139.8 m。

  橫向圍堰為重力式壩型,平行于大壩,軸線位于右岸廠房壩段軸線上游114 m,堰頂全長約580 m。堰頂高程140 m,最大底寬107 m,堰頂寬8 m,最大堰高115 m。為適應圍堰快速施工主要采取了如下結構措施:①全斷面采用RCC;②盡量減少結構分縫,采用永久橫縫和誘導縫相間布置,不分縱縫通倉薄層連續澆筑;③下游側1∶0.75的斜坡面設計成臺階狀,部分采用預制模板;④壩體排水廊道頂拱及側墻采用預制鋼筋混凝土結構; ⑤在模板、預制廊道、埋設件、止水片、應力釋放孔、排水槽等周邊采用變態混凝土(加漿RCC)代替常態混凝土。

3.2 混凝土及溫度控制設計

  圍堰采用RCC澆筑而成,堰體迎水面防滲層采用二級配富灰RCC。水泥選用525號中熱硅酸鹽水泥,3 d和7 d水化熱分別不超過188 kJ/kg及293 kJ/kg。要求中熱525號水泥熟料含堿量不超過0.5%,水泥堿含量≤0.55%,配制的混凝土中總堿量不超過2.5 kg/m3,氧化鎂含量3.5%~5%。采用I級粉煤灰,最大摻量40~60%。骨料采用下岸溪人工砂石料。橫向圍堰RCC主要施工配合比見表2。

  橫向圍堰運行時間短(4年),尺寸大,運行期堰體不會降至穩定溫度,其溫度主要受外界氣溫和水溫的影響。經計算,第一個冬季(2003年11月)內外溫差較大,中心區域內部最高溫度達32℃左右,至2006年冬季其中心區溫度降至23℃左右,靠近邊界的溫度主要隨外界氣溫和水溫的變化而變化。至2007年,圍堰中心區溫度降幅約為9~11℃。

  分縫間距對內外溫差引起的溫度應力影響較大,分縫間距20 m及30 m上游面表面最大應力分別為1.13 MPa及1.61 MPa,橫縫間距由20 m增至30 m,內外溫差應力增加42%,因此分縫間距不宜過大,選為20 m。

4 橫向RCC圍堰快速施工

  橫向圍堰在4個月內需上升90 m,完成混凝土110.66萬m3,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實現快速施工就成為必須解決的問題。

  RCC橫向圍堰分高程施工方法為:高程85 m以下采用汽車直接入倉,平層澆筑;為減少道路填筑量,高程85~95 m部位混凝土采用胎帶機轉料入倉的方案澆筑;高程95 m以上采用皮帶機直接入倉,由倉內的自卸汽車轉運至澆筑點。

  橫向圍堰高效高質量完成得益于以下5個方面:①均勻連續快速上升;②高摻粉煤灰,高膠凝材料低VC值的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機口以1~8 s控制(據天氣等情況作調整),現場VC值以<10 s控制,以不陷碾為準;③上游面采用翻轉模板,下游采用預制模板以適應快速上升;④采用適應快速施工的分縫及堰體結構措施;⑤圍堰上部(高程90 m以上)采用兩條總長約1 500 m的混凝土專用皮帶連接兩臺塔帶機,直接從高混凝土系統將混凝土運至倉面,距離較遠的低混凝土系統則由汽車轉至集料斗至皮帶機,仍由塔帶機入倉,克服了入倉道路布置的困難。

  三峽碾壓混凝土圍堰通過合理分期,既加快了樞紐工程的施工進度,又有效降低了混凝土施工難度和澆筑強度,首次成功實現了在RCC中埋設冷卻水管和RCC結構內的壩體接縫灌漿。采取合適的結構措施和施工手段保證了橫向圍堰快速高質量的施工,在4個月內澆筑混凝土110.66萬m3,創造了日澆筑21 066 m3、月澆筑476 000 m3世界紀錄。為樞紐工程蓄水、通航爭取了寶貴時間。□

  作者簡介:翁永紅,長江水利委員會設計院副總工,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 技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玛沁县| 古浪县| 开江县| 凭祥市| 江陵县| 武宣县| 确山县| 四会市| 斗六市| 涿鹿县| 宣威市| 北碚区| 康乐县| 深州市| 铁岭市| 呼玛县| 长兴县| 万荣县| 杭锦旗| 河间市| 沿河| 尉犁县| 固原市| 噶尔县| 尚志市| 庆安县| 海淀区| 玉门市| 天全县| 新野县| 张家界市| 水城县| 崇左市| 平陆县| 禄劝| 织金县| 读书| 年辖:市辖区| 含山县| 巢湖市| 大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