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結合某煤矸石熱電廠汽輪機機座大體積混凝土高溫季節施工實例,針對形狀復雜、體
積大、環境溫度高等特點,采取多相技術措施,施工組織得當,保證了混凝土質量,成功預防了
溫度裂縫的產生。
關鍵詞: 汽輪機機座 大體積混凝土 澆搗孔 溫度控制
中圖分類號: TD22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6 - 0898 (2007) 01 - 0061 - 02
0 前言
在諸多項目的施工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工程情況,如復雜地質結構、復雜改造工程、復雜工程結構等,均會給施工造成困難。
某煤矸石熱電廠汽輪機機座幾何形狀復雜,梁柱斷面大( 柱斷面1 . 2m ×1 . 6m ,梁最大斷面2 . 3m ×3 . 9m) ,且梁柱配筋量大,梁筋最密處主筋凈距僅30mm ,混凝土強度等級C25 ,混凝土總量為238m3 。對此,必須采取多項技術措施, 妥善組織施工,才能做到既滿足設計要求,節省施工成本,保證工期,又保證混凝土澆筑質量,并成功防止溫度裂縫的產生。
1 工程特點
(1) 設計要求柱梁板混凝土連續澆筑,中間不留施工縫。
(2) 梁斷面大,混凝土內部溫度不易散發。
(3) 幾何形狀復雜,外形凹凸不齊,鋼筋布置緊密,給混凝土澆筑振搗造成很大困難。
(4) 機座予埋件、予留孔數量大, 精度要求高,必須采取有效的施工措施,并注意保護。
(5) 施工季節正值高溫雨季,故溫控技術措施、防雨措施必須周全。
(6) 施工地區距商品混凝土站距離遠,只能現場拌制混凝土。
2 施工方案確定
經對設計圖紙、施工技術要求及現場具體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制訂出了詳細的作業方案。
2 . 1 施工準備
(1) 配合比確定。在混凝土澆筑2 個多月前進行試配,經試配確定的配合比如下:
?、偎嗖捎盟療岬偷腜. O. 32 . 5 普通硅酸鹽水泥,粉煤灰采用Ⅰ級磨細灰,以減少水泥用量,減緩水泥水化熱釋放速度,改善混凝土和易性;
?、谕饧觿┻x用U EA 膨脹劑和UNF 高效緩凝早強劑,減緩混凝土凝固時間,并利用早強性和微膨脹性抵抗溫差應力;
?、酃橇纤槭綖?~20mm ,級配良好,中砂細度模數> 2 . 3 ,含泥量< 1 %;
?、芩涠纫?0~110mm。
(2) 鋼筋調整。梁交叉位置、梁柱交頭鋼筋過密的,采用粗鋼筋等強代換,或兩排變三排,相應增加鋼筋量(征得設計同意) 。
(3) 模板、予埋件檢查。澆筑前對模板、鋼筋、予埋件進行嚴格檢查,柱模板間隔1 . 5m 設置澆筑孔,距梁變截面處0 . 5m 設置活動模板,必要時將活動模板拆除作為澆筑孔。予埋件均掛線檢查并加固牢固,確保位置準確。
2 . 2 澆筑工藝
(1) 確定澆筑方案。垂運設備采用一臺16t汽車吊配合現場Q T80A 塔吊共同作業,設備提前檢修,確保運轉正常。澆筑順序: 由下至上按柱、梁、板順序澆筑,先澆兩端柱,澆筑兩端橫梁的同時澆筑中間柱和縱梁。控制澆筑速度,中間柱混凝土澆筑完90min 內縱梁澆筑到中間柱,以確保不出現冷槎。
(2) 澆筑方法。柱混凝土利用串桶從上部裝入,從側面澆搗孔插棒振搗; 梁混凝土采用“斜面分層、薄層澆筑、循序退打、一次到底”連續施工的方法。
(3) 振搗。澆筑柱混凝土時每棵柱布置兩條振動棒,分別從對面澆搗孔振搗。振搗手各自負責對面三角區的范圍, 振搗時相互照應避免漏振。澆筑梁混凝土時, 根據混凝土的流淌斜坡度,在每條澆筑帶前、中、后各布置一條振動棒。第一道布置在混凝土卸料點,振搗手負責出罐混凝土的振搗,使之順利通過面筋進入底層; 第二條設在混凝土的中間部位,振搗手負責斜面混凝土的密實; 第三條設置在坡腳及底層鋼筋處,因底層鋼筋較密,振搗手負責混凝土流入下層鋼筋底部,確保下層鋼筋混凝土的振搗密實。振搗手振搗方向為: 下層垂直于澆筑方向自下而上,上層振搗自上而下,嚴格控制振搗棒移動的距離、插入深度、振搗時間,避免漏振。
(4) 表面處理。由于混凝土塌落度較大, 表面水泥漿較厚, 故在混凝土初凝前進行二次振搗,然后用長木尺按標高找平,最后用鐵抹刀抹光閉合收水裂縫
2 . 3 防護措施
由于汽輪機機座面積不大,故采取搭設防雨棚的措施防雨。將立桿橫桿間距2m 搭設好,苫布提前預備好,一旦下雨即行苫蓋。為了降低混凝土的出機溫度,提前苫蓋砂砟,攪拌用水加入冰塊,溫度控制在5°~10°,混凝土出機溫度15°左右。
2 . 4 測溫監控與養護
(1) 測溫。利用智能溫度巡檢儀進行測溫,實行24 h 監控,監控期10d ,當內外溫差超過25°時及時對保溫層采取有效措施。同時,為了降低混凝土內部溫度,利用機座內預埋管、預留孔進行循環水冷卻,經測溫效果較理想。
(2) 養護。采用覆蓋草袋澆水養護的方法,對草袋噴水,24 h 保持草袋濕潤。養護時間不少于14d。
3 結語
本工程的汽輪機機座混凝土澆注施工技術措施,經審批論證是可行的。施工質量經驗收,未出現裂縫,混凝土觀感好,強度完全符合設計要求。施工技術措施及經驗值得總結和借鑒。
(1) 對于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只要施工措施得當,組織工作落實好,完全可以控制溫度裂縫產生。
(2) 混凝土內外溫差不僅低溫季節要控制,高溫季節因混凝土凝結硬化快,水化熱釋放快,容易對混凝土強度、觀感造成損害,高溫季節更應采取有效措施預防溫度裂縫的產生。
(3) 幾何形狀復雜的結構選取合適的澆搗孔,是保證混凝土振搗密實的關鍵。
(4) 巧妙利用實體本身預留管( 孔) ,采用循環水降低混凝土內部溫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5) 二次振搗能有效消除混凝土自沉降形成的表面裂縫。
參考文獻
[ 1 ] 王鐵夢. 建筑物的裂縫控制. 上??茖W技術出版社,1987
[ 2 ] 建筑施工手冊(第四版) . 中國建筑出版社,2003
[ 3 ] 現行建筑施工規范大全. 中國建筑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