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工程用超高性能灌漿材料的施工可分為陸上風電場工程灌漿施工和海上風電場工程灌漿施工。其中,陸上風電場工程灌漿施工為風機基礎灌漿施工
風電工程用超高性能灌漿材料灌漿施工應從作業人員數量、灌漿設備工作能力、灌漿材料備料數量、水電保障等方面合理組織,以滿足連續灌漿作業要求。
風電工程用超高性能灌漿材料灌漿施工后,應待灌漿體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0%以上,方可進行上部設備或構件安裝。
施工準備
風電工程用超高性能灌漿材料施工前應具備下列文件或資料:
陸上風電場工程灌漿施工前應收集或取得的資料:
施工詳圖和設計說明書、灌漿材料來源及進場資料、灌漿材料檢測報告。
灌漿質量標準和檢查方法。
灌漿質量標準和檢查方法。 風電工程用超高性能灌漿材料施工現場作業人員應符合下列規定:
1現場作業人員應具備相應的作業資格,灌漿團隊成員數量應滿足連續灌漿作業要求。 2現場作業人員應進行班前操作培訓和安全培訓。
3現場作業人員應熟知本人崗位職責、施工技術方案、設備操作規程及安全操作規程等。4現場作業人員應配備必要的勞動保護用品。
陸上風電場工程風電機組基礎灌漿施工設備應符合下列規定:
1制漿設備應采用強制式攪拌機。
2攪拌機攪拌軸轉速不宜低于30r/min,工作能力不宜低于0.5 m3/h。
風電工程用超高性能灌漿材料應符合下列規定:
1灌漿材料應進行進場驗收,進場驗收資料應包括產品出廠檢驗報告和合格證、產品使用說明書及第三方檢驗報告,海上風電場工程用超高性能灌漿材料還應包括產品認證證書。
2灌漿材料的檢驗批、取樣、進場檢測項目和檢測方法應符合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標準《風電工程用超高性能灌漿材料》的規定。
陸上風電場工程風電機組基礎灌漿施工前,應具備下列條件:
1灌漿空間內的混凝土基礎表面應進行鑿毛處理。
2灌漿材料接觸的錨板、模板、混凝土基礎表面應清理干凈,不得有松動的碎石、浮漿、浮灰、油污、蠟質等。
3外凸式灌漿設計應使用鋼質模板進行支模,并應對接縫處進行密封堵漏處理。 4 灌漿作業前24h應對基礎混凝土表面進行澆水潤濕,并在灌漿前清除積水。
3.2 制漿灌漿設備的布置宜靠近灌漿點。
3.3 灌漿材料應根據推薦的用水量進行拌合,用水量浮動范圍不應大于推薦用水量的5%。
3.4 灌漿施工應從上錨板的單側開始,向另一側連續推進,不得從兩側同時灌漿。
3.5 灌漿施工中宜采用灌漿助推器沿漿體流動方向的底部推動灌漿材料,不得從灌漿層的中上部推動。
3.6 外凸式灌漿中灌漿厚度達到設計值的±5mm時可結束灌漿;內嵌式灌漿中灌漿面高于上錨板底面時可結束灌漿。
3.7 外凸式灌漿中發生漏漿應及時對模板漏漿部位進行封堵。
3.8 灌漿完畢后裸露部分應及時用塑料薄膜覆蓋,待灌漿材料終凝硬化后應揭膜并加蓋土工布、草袋、棉被等,進行灑水保濕養護或噴灑養護劑,保濕養護時間不得少于7d。
3.9 施工環境溫度大于35℃時,應按高溫環境施工,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1應采取搭建遮陽網或濕簾的措施,防止制漿及灌漿部位受到陽光直射或其他熱輻射,灌漿部位溫度不應大于35℃。
2灌漿施工宜選擇早晨、傍晚或夜間氣溫較低時進行。3 灌漿材料漿體的入模溫度不應大于30℃。
4灌漿作業宜增加人員和設備配置,加快施工速度。
3.10日平均溫度低于5℃時,應按低溫環境施工,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1灌漿材料應提前置于有加熱設施的保溫封閉儲料室內備用。
2灌漿施工前可采取搭建暖棚措施預熱混凝土基礎表面,表面溫度宜在10℃以上。3 灌漿材料拌和可采用不超過55℃的溫水,漿體的入模溫度宜在10℃以上。
4 灌漿施工后可采用覆蓋棉被或電熱毯及搭建暖棚等方式進行保溫,灌漿材料受凍前強度不宜小于強度設計值的30%。
灌漿材料漿體制備應符合下列規定:
1灌漿材料用水量及攪拌應按產品使用說明書進行。
2灌漿材料漿體的初始流動度和表觀密度應符合產品技術要求和設計要求,現場取樣測試合格后方可澆筑。
5 質量檢查
陸上風電場工程風機基礎灌漿施工質量檢查應包括灌漿體外觀和現場留樣試件,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1灌漿體外觀應密實且無蜂窩、麻面。
2灌漿現場留置同條件養護抗壓強度試件每機組應不少于3組,且應采用鋼模留樣。